2018年黑龍江省深化機關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綜述

原標題:以過硬作風重塑投資營商新環境 2018年全省深化機關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綜述

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牽動,政務服務更加便捷。以攻堅群眾最反感、市場主體最困擾、制約發展最突出問題為導向,一些堵點難點問題逐步解決。以強化教育引導、強力警示震懾為主要手段,幹部能力素質不斷提升。以上下聯動、系統延伸為推進方式,營商環境持續向好。

2018年以來,在省委的堅強領導和強力推進下,各地各單位堅持把整頓作風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攻堅任務,突出問題導向,聚焦優化營商環境,用“鋼牙”啃“硬骨頭”,集中解決不作為亂作為、政府失責失信、弄權勒卡、流程不優、能力不足等突出問題,苦練內功、增強本領,優化環境、服務發展,整頓作風優化環境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堅持整體推進強化統籌指導協調

省深化機關作風整頓領導小組在開展工作中,堅持橫向分級負責,縱向系統延伸。抓精準指導,將全年工作細分為“思想發動和方案制定、開展集中攻堅、考評驗收”三個階段,統籌制訂全程指導計劃和任務分解清單,一對一審核97家省直單位、13個市(地)實施方案,反饋修改建議600多條。開展千家企業調研,確定18家省直單位作為整頓重點,督促公開承諾、全程跟蹤指導。

同時,抓協調推進,召開巡視整改專題會議,逐條研究措施、逐項落實任務。召開省市兩級對接會議,專題研究“只跑一次”、網上辦事等重點改革工作,解決問題81個。協調稅務、電力、消防等中直單位整改企業反映突出問題,合力優化營商環境。

此外,抓壓力傳導,省市縣三級全部建立作風整頓領導機構,省抓市、市抓縣、省直抓系統,層層傳導壓力、落實責任。全覆蓋分專題對各地各單位開展工作督導,發送提醒函93件次,定向反饋問題221個、已完成整改164個。

著眼機制優化 大力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

對標國內先進,按照“小前臺大後臺、少審批多服務”的方向,試點先行,全面跟進,集中發力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

推進流程再造、壓縮時限。市縣兩級事項由96459項歸併整合為9371項,共減環節36171個、減前置件38654個。大慶市以為企業群眾“辦好一件事”為標準梳理優化部門聯辦事項124項,鶴崗市不動產一般登記業務辦理時限壓縮到4個工作日。

推進網上辦事、社會公開。建立完善全省數據共享交換體系,分級分批向社會集中公佈“跑一次、網上辦、馬上辦、就近辦”事項。齊齊哈爾市加強數據共享、業務協同,調用國家部委數據量全省最高。省公安廳211項政務服務事項中已實現“最多跑一次”198項、“網上辦”84項。

推進“四零”延伸、大廳升級。集成設置服務窗口,全面推行“一把手”走流程、處(科)長坐窗口,設立網上評價投訴監督平臺,大廳事項平均進駐率達到60%。雙鴨山市行政審批中心推行綜合窗口受辦模式,354個事項可“一窗”辦理。牡丹江市經開區辦事大廳按照國家標準規範化管理設置,服務水平明顯提升。

推進試點先行、示範引領。哈爾濱市深入再造流程、推進數據共享、清理“奇葩”證明,全力實現線上“零跑路”、線下“跑一次”。發佈市縣兩級“最多跑一次”事項12583項、佔95.3%;與省政務服務網等20個業務系統對接,“網上辦”事項達11133項。

聚焦集中攻堅開展專項清理整治

緊盯企業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集中開展7個專項整治。

開展機動車特殊號牌集中整治。採取清查底數、社會公告、提示告知、上門催繳、路檢路查等措施,收回特殊號牌1393副,全部完成整治任務。

開展窗口服務突出問題集中整治。規範服務標準,普及服務即時評價系統,全省窗口服務水平有效提升。國辦反饋的28個問題已全部整改到位,各地各單位自查問題1909個、完成整改1802個。

開展政府失信違諾專項清理。分級調查摸底並建立失信違諾事項清單和工作臺賬,全面清理招商引資政策。市縣共排查出涉嫌政府失信違諾事項666件,已整改完畢209件。

開展機構編制專項清理。結合黨政機構改革推行大處(科)室制,基本完成省級“三定”工作。已印發和正在送審省直部門事改方案39個、佔48%,精簡事業機構36%,精簡事業編制22%,超額完成精簡目標。

開展司法執法環境專項整治。集中開展“雷霆行動”、聯合懲戒,督促各地整治司法不公。共清理涉企積案2413件,打掉侵害民營企業黑惡勢力16個,處理幹警1997人。

開展不作為亂作為專項整治。著力解決慵懶散拖、失職瀆職、以權謀私等7類突出問題,全省共查處不作為亂作為問題824個、責任追究992人。

開展公職人員勾結“黑中介”專項整治。重點盯住服務大廳、辦事窗口,嚴厲打擊工作人員與“黑中介”相互勾結、非法謀利等行為,共清理非法中介機構198個,查處公職人員勾結“黑中介”違紀問題43個、責任追究88人。

打牢能力基礎苦練內功增強本領

堅持把學習教育、提高能力貫穿作風整頓始終,搭建載體平臺、嚴肅督學督考,引導幹部多形式苦練內功、常態化增強本領。

圍繞提升理論水平,指導各地各單位建立“基本理論+”題庫,將基本理論、憲法法律知識納入幹部教育網絡學院必學內容。組織96家省直單位22%的幹部參加考試,平均84.1分,公開通報成績,嚴肅約談16家考風不正、成績不佳單位。

圍繞強化專業能力,要求省直單位列出崗位職責清單、編輯業務知識手冊、建立“基本業務+”題庫,督促各地各單位加強教育培訓、技能比武、業務練兵,培養專業能力、專業精神。省自然資源廳開展“國土處長講業務”“自然資源大講堂”活動,全系統同步學習、共同提高。

圍繞力避“跑粗”問題,將“解決不細不實、能力不足問題”作為全年整頓重點,並納入省直機關主體責任目標考評內容。共查出“跑粗”問題695個,取消1家省直單位2018年度考核評優資格,各地因作風能力“下”的幹部202人。省委辦公廳97項工作全部形成流程圖,省商務廳做細做實限上商貿流通統計監測工作,受到省委主要領導肯定。

強化警示震懾從嚴監督問責通報

堅持對敗壞作風、破壞環境的人和事“零容忍”,倒逼廣大幹部自覺改作風優環境。

拓寬舉報渠道。在各級媒體公佈當地投訴監督電話,在實體大廳設置投訴箱和監督崗,共受理來信來電問題線索920件、辦結485件;網上受理投訴293件、處理255件。哈爾濱、黑河等地創建“隨手拍”即時投訴舉報平臺,佳木斯、綏化等地選聘作風監督員定期反饋問題。

常態明察暗訪。省級成立專門暗訪督查組5個,各市縣成立暗訪督查組682個,採取暗訪大廳、現場檢查、模擬辦事、訪談群眾等方式,集中查處多起典型案件。省級共開展7輪次明察暗訪發現問題線索301件、辦結172件;市縣共發現問題線索5166件,辦結4812件。

嚴肅問責通報。對企業群眾反映強烈、線索具體的問題直查快辦,對查實的問題嚴肅問責、公開曝光、絕不姑息。省級先後公開曝光部分窗口單位政務服務不暢等典型案例12批,各地共問責6843人。

集中警示教育。省委召開萬人警示教育大會,播放明察暗訪專題片、公開通報典型案例32起,全省幹部受到觸動、引以為戒。會後第一時間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各單位嚴格“五深查五對照”,統一發放“一書一片”(會議材料彙編、暗訪專題片光盤)1.5萬份,確保會議精神傳達到個人、體現到窗口、落實到基層。

強化媒體監督。開設“黨風政風熱線”專場,組織省直重點整頓單位現場接受質詢,全程督促整改,共播出15期,受理問題3342件,辦結2053件,廣受社會好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