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錢”看齊

準確地說,過去五年的休賽期,只有89名受限自由球員成功的簽下了續約合同。

向“錢”看齊

認真研究過每一份續約合同和每次續約的不同情況——比如續約的等待時間,合同的長度和大小,有幾個問題表現得特別明顯。

第一,續約之前至少等待了10天的球員,通常會面對新合同價值大幅下跌的慘劇。

從2013年夏天到2017年夏天,7月10日之後(也就是每年自由球員市場開啟的十天後)簽約的34筆合同中,有17筆總價為1000萬美元或更少。與此同時,55筆在7月10日前達成的續約合同中,有21筆的總價至少為5000萬美元。

對於賈巴里·帕克,馬庫斯·斯瑪特,羅德尼·胡德這些即將在明年夏天成為受限自由球員的人來說,這應該是對他們最重要的一份數據統計。

儘管非母隊向受限自由球員發出報價合同,逼迫母隊匹配的情況並不少見,但過去五個休賽期簽下的兩筆最大合同,卻並非這種情況。

過去五年最大的一筆受限自由球員續約,是安德烈·德拉蒙德與活塞達成的五年1.3億美元合同。數額第二高的,則是布拉德利·比爾與奇才的五年1.28億美元合同。這兩人都沒有與非母隊簽報價合同,這意味著活塞和奇才的報價完全取決於球隊本身對球員的價值評估。

總體來說,自由球員市場開啟後十天內簽下合同的球員,平均能夠拿到3.6年4190萬美元的合同。

與此相對,十天後再籤的合同,合同總價會出現大幅跳水:平均只有2.4年1720萬美元。

如果以自由球員市場開啟後五天為分界點,差異就會變得更大。

五天內完成簽約的球員,平均能拿到4.1年5240萬美元的合同。而五天後完成簽約的,只能拿到2.6年2130萬美元。

當然,那些能夠立刻完成簽約的,通常都是母隊迫不及待想要留下的巨星坯子。

當然,這其中也有例外。

比如2015年的特里斯坦·湯普森,在和騎士僵持了113天后,拿到了五年8200萬美元的大合同。和湯普森擁有同一個經紀人——勒布朗·詹姆斯好友裡奇·保羅的埃裡克·布萊索,在2014年和太陽僵持了85天后,拿到了五年7500萬美元的大合同。

換句話說,沒有足夠的實力,或者沒有一個詹姆斯背景的經紀人,為了經濟上不受損失,受限自由球員還是儘快續約為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