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2019年需補貼光伏項目具體政策將盡快出臺

1月28日,國家能源局在京召開新聞發佈會,會上發佈了2018年可再生能源併網運行情況和12398能源監管熱線投訴舉報處理情況,介紹了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建設進展情況以及光伏發電專項監管有關情況。

國家能源局:2019年需補貼光伏項目具體政策將盡快出臺

光伏發電建設與運行情況

2018年,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持續擴大,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不斷提高。截至2018年底,我國光伏發電裝機1.74億千瓦,同比增長34%。光伏發電177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0%。全年棄光電量54.9億千瓦時,全國平均棄光率3%,同比下降2.8個百分點。

針對光伏發電建設規模迅速增長帶來的補貼缺口持續擴大、棄光限電嚴重等問題,2018年,國家能源局會同有關部門對光伏產業發展政策及時進行了優化調整,全年光伏發電新增裝機4426萬千瓦,僅次於2017年新增裝機,為歷史第二高。其中,集中式電站和分佈式光伏分別新增2330萬千瓦和2096萬千瓦,發展佈局進一步優化。到12月底,全國光伏發電裝機達到1.74億千瓦,其中,集中式電站12384萬千瓦,分佈式光伏5061萬千瓦。

2018年,全國光伏發電量177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0%。平均利用小時數1115小時,同比增加37小時;光伏發電平均利用小時數較高的地區中,蒙西1617小時、蒙東1523小時、青海1460小時、四川1439小時。

2018年,全國光伏發電棄光電量同比減少18億千瓦時,棄光率同比下降2.8個百分點,實現棄光電量和棄光率“雙降”。棄光主要集中在新疆和甘肅,其中,新疆(不含兵團)棄光電量21.4億千瓦時,棄光率16%,同比下降6個百分點;甘肅棄光電量10.3億千瓦時,棄光率10%,同比下降10個百分點。

“2019年,我們將繼續貫徹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圍繞非化石能源佔能源消費比重到2020年達到15%和到2030年達到20%的戰略目標,把推進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作為根本要求,積極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無補貼平價上網項目建設,全面推行風電、光伏電站項目競爭配置工作機制,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新機制,結合電力改革推動分佈式可再生能源電力市場化交易,擴大可再生能源分佈式發電、微電網、清潔供暖等終端利用,全面推動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

2019年光伏發電建設總體思路

在記者問答環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李創軍就2019年光伏發電建設的總體思路進行了解答。李創軍表示,“經過這幾年的發展,2018年底我國光伏發電規模已經達到1.74億千瓦,居世界第一位。光伏發電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2019年,我們將以推進光伏發電高質量發展為主線,繼續推動光伏產業發展,保持光伏產業合理的發展規模和發展節奏。進一步完善光伏發電建設管理,根據產業發展實際,2019年光伏發展將分成兩大塊:一塊是不需要國家補貼的光伏發電項目,另一塊是需要國家補貼的光伏發電項目。按照這兩塊管理。

1、對於不需要國家補貼的光伏發電項目,在符合規劃和市場環境監測評價等管理要求、落實接網消納等條件的前提下,由地方自行組織建設,具體按《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家能源局關於積極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無補貼平價上網有關工作的通知》規定執行。

2、對於需要國家補貼的光伏發電項目,除國家政策特殊支持的項目外,原則上均應採取市場化競爭方式確定建設項目和補貼標準。具體政策,目前國家能源局正和有關部門抓緊研究,將盡快出臺。

如何開展平價上網項目

近期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了《關於積極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無補貼平價上網有關工作的通知》。企業如想申報平價上網項目,應如何開展工作呢?

李創軍表示,根據《關於積極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無補貼平價上網有關工作的通知》規定,風電、光伏發電平價上網項目和低價上網項目由省級能源主管部門組織實施。企業可按要求向省級能源主管部門申報平價上網項目,不需要向國家能源局申報。

為統籌協調推進平價上網和低價上網有關工作,現階段我們請各省(區、市)能源主管部門將擬開展的平價或低價上網試點項目信息報送國家能源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將定期發佈平價上網項目和低價上網項目名單,協調和督促有關方面做好相關支持政策的落實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