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電狂響》爆笑之餘引深思:現代人真的越來越離不開手機了嗎?

2018年12月29日,《來電狂響》趕在年末的尾巴上出現在觀眾的視野中,豆瓣評分6.0,累計票房6.25億,如果沒有看這部電影的話,我可能會覺得這麼低的分,電影應該不怎麼樣,但是看到一半的時候,我覺得這個電影值得更高的分。

《來電狂響》爆笑之餘引深思:現代人真的越來越離不開手機了嗎?

七個中年人,七部手機,展開了全片130分鐘的鏡頭,這部電影的主角應該是手機。全片圍繞手機在展開,一道鈴聲響起一個故事,引發一場矛盾,揭露一些現象。在快要結尾的時候,韓笑說的一番話讓我記憶深刻,創造手機的人原本是想讓大家的生活更加方便,卻沒想到生活越來越糟。原本是打發時間看的一部片子,最後卻讓我陷入了沉思,雖然沒有專業大佬那樣點評的本事,但是在這一百三十分鐘裡確實看見了很多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來電狂響》爆笑之餘引深思:現代人真的越來越離不開手機了嗎?

手機的使用是近幾年老生常談的話題,從早上醒來睜開眼睛,到晚上睡覺閉上眼睛,手機無時無刻不被攥在手上,不離開人們的視線。從來不否認科技進步帶來的發展,就像片中出現的外賣小哥,可有可無的角色,甚至連名字都沒有,但是它代表的是科技發展的優點,手機的更新換代和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為社會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崗位。還有劇中值班的護士,男朋友遠在英國,只能靠著手機互訴相思之情,主任臨走時說:“我們那個時代也有智能手機就好了。”另一方面,電影更多的是在無聲地控訴手機的弊端。在視頻軟件上看性感主播在線直播,在微信上和不認識的人聊天做遊戲,利用通訊功能遊走在幾個女人之間,被壞人用手機拍下不雅的照片,諸如此類。

《來電狂響》爆笑之餘引深思:現代人真的越來越離不開手機了嗎?

如果非要說這是一部喜劇,那也是有深度的喜劇,至少看完這部電影后會讓很多人進行反思:為什麼夫妻關係冷淡?為什麼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冷淡?這是誰的錯?手機嗎?音樂人李健現在還在堅持使用諾基亞手機,接聽電話,編輯短信,功能少之又少,若說他買不起手機,那簡直是大錯特錯,他也曾表示,自己並不想被手機束縛,不想被手機干擾。現在大部分人不正是被手機束縛著的嗎?

《來電狂響》爆笑之餘引深思:現代人真的越來越離不開手機了嗎?

春節將至,飯桌上看手機的問題肯定不日便會重登熱搜榜,一年忙到頭,一家人好不容易坐在一起吃飯話家常,卻一個個拿著手機,飯桌上除了冒著熱氣的菜,其餘都是冷清清的。以前就有過這樣的新聞,爺爺奶奶給孫子打電話,“家裡裝上網線了,你們回來吧。”老人說這話時心裡該有多難受。日常朋友聚會似乎也變成了一群人在一個桌子上吃飯,彼此之間沒有交流,偏偏到緊要關頭提議拍合照時,大家又像打了雞血,擺完pose,拍完照片,又各自回到座位上,更諷刺的是當面不說兩句話,卻在朋友圈裡點贊評論,現在的人啊,都活在了虛擬的世界裡,太可怕了。

手機的現象是這部片子最表層的表達,透過手機這個物質載體,從中折射出的是現代社會中愛情、婚姻和家庭的關係。

一、 中國式家庭

《來電狂響》爆笑之餘引深思:現代人真的越來越離不開手機了嗎?

劇中吳小江和李楠是一對夫婦,上有老人,下有小孩,是典型的中國式家庭,這場遊戲的開始就是因為李楠要看吳小江的手機。在之後的矛盾爆發爭吵中,暴露出了中國式家庭的難堪。吳小江埋怨李楠要把他媽送去養老院,接著說了一些很難聽的話咄咄逼人,大概意思就是他在外面辛苦賺錢養家,李楠在家裡當全職太太,不僅沒有照顧好小孩,還亂花錢買東西,現在甚至要趕他媽去養老院。對於全職太太這個問題,高中班主任曾語重心長地和我們說過,“女孩子將來即使嫁人生孩子了,也一定要有自己的經濟來源。”這個社會的現實告訴我們手裡有錢才硬氣,否則像吳小江說李楠時,李楠無力反駁,因為事實確實如此。但是李楠後面有一句話說得很對,“我出去賺錢,你在家養孩子,生活不一定比現在差。”似乎大部分的丈夫都是如此,覺得自己在外面賺錢很辛苦,妻子在家當全職太太非常輕鬆,這就導致一旦發生矛盾,這一點就成了男人們手中的把柄。

《來電狂響》爆笑之餘引深思:現代人真的越來越離不開手機了嗎?

我想說的是,一個女人能放棄自己的事業安心在家相夫教子,如果不是愛和信任,誰會下這麼大的決心做出這樣大的犧牲?當妻子覺得伸手找丈夫要錢是一種低下的行為時,那麼他們之間的關係就變成了張愛玲筆下‘長期賣淫的婚姻’。丈夫在外面掙錢養家不容易,妻子在家裡操持家務也同樣辛苦,吳小江覺得李楠不喜歡自己的媽媽,但是鏡頭中吳媽媽卻立下遺囑要把自己唯一的房子留給李楠,而不是自己的兒子,這一段也反映了婆媳關係。在中國式的家庭裡,婆媳之間的矛盾已經形成了一種特色,從古代延續至今,甚至有發揚光大的趨勢。

《來電狂響》爆笑之餘引深思:現代人真的越來越離不開手機了嗎?

另外要說到一點題外話,我認為吳小江的顏值配不上李楠,在我看來是李楠這朵鮮花插在了吳小江這坨牛糞上,然而幾年過後吳小江卻寧願面對手機裡的性感主播,也不願意多看妻子,這才是很多女人的悲哀吧。在微博上有過這樣一個話題,為什麼不找長得醜的男朋友?其中一條評論讓我印象很深刻:雖然他長得醜,但是他想得美呀!為了證明自己長得不醜,於是到處沾花惹草。李楠在微信上和陌生人聊天玩遊戲,那個男人接電話時說了一句:“又和你老公吵架了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恐婚,崇尚不婚主義,不是沒有原因的,愛情是兩個人的事,婚姻卻是三個家庭的事,後者比前者要複雜得多。

二、 職業女性的戰爭

《來電狂響》爆笑之餘引深思:現代人真的越來越離不開手機了嗎?

在這部電影裡,韓笑是一個典型的事業型女強人,從她那頭幹練的短髮就可以看出在職場是個狠人。從頭到尾韓笑似乎都比其他人要淡定,在這七個人中只有她一個人沒有婚姻戀愛,有一個鏡頭是韓笑的媽媽和她打電話,談話內容就是問她戀愛婚姻的問題。我一直都有一個疑問,為什麼男人三十歲不結婚,周圍的人會誇他在忙事業,而女人到了三十歲還是單身的時候,周圍質疑的眼光就全部投過來了:沒人要?性取向有問題?等等無聊的猜測。這也是女強人都會面臨的問題,到底要不要聽從家裡的安排找個人把自己嫁了,然後放下自己事業回家相夫教子?還是說不管不顧,堅定自己的想法?

《來電狂響》爆笑之餘引深思:現代人真的越來越離不開手機了嗎?

這不是一個容易解決的問題。在男尊女卑盛行了幾千年的中國社會,雖然說女性的地位自新中國成立以後突飛猛進,大有一種奴隸翻身做主人的感覺,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在每個行業,都存在著性別歧視,比如某些用人單位只招男性,招女性時會問及是否談戀愛、什麼時候結婚、什麼時候要孩子。電影中韓笑遭遇強姦並被拍下不雅照,目的就是擊垮她的事業。好在影片最後讓壞人遭遇了車禍,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韓笑將會面臨多方面的輿論與壓力。

三、金錢基礎上的愛情

《來電狂響》爆笑之餘引深思:現代人真的越來越離不開手機了嗎?

賈迪和嬌嬌,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的軟飯男和富家女組合,只不過嬌嬌後面的變化確實讓我有些吃驚,果然看人不能只浮於表面。身邊是一個貌美如花的富家女,賈迪卻仍然勾搭著別的女人,甚至讓她懷了孕,不得不說,他是渣男的典型代表。在現實生活中,拜金女、鳳凰男並不少見,加上互聯網的發達,網紅成了一種趨勢,金錢的誘惑吸引著更多的年輕漂亮女孩走上這條不歸之路。近期又有一名人設崩塌的男明星,原因是親手將自己的小三給告了,年輕的女孩不僅賠上了自己的青春和名譽,而且可能面臨著數年的牢獄之災,在感嘆老男人的渣時,還替這位小三覺得可悲。

《來電狂響》爆笑之餘引深思:現代人真的越來越離不開手機了嗎?

建立在金錢上的愛情,大概就是兩個人在心知肚明的情況下陪著對方演戲,至少我覺得在這部劇中賈迪和嬌嬌兩個人就是這樣的。再回到手機互聯網上來說,這些年越來越多的聊天工具出現,陌陌、soul等,讓約炮、炮友等一些新名詞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以前車馬很慢,一生只能愛一個人,現在網速很快,一秒可以綠幾個人。虛擬世界不僅意味著身份的隱藏,還意味著身份可以隨意塑造,今天的職業是醫生,沒準明天就變成了律師,虛擬的網絡世界讓很多東西都變了味兒,比如愛情,現在的我們很少再能見到那種純粹的感情了,更多的是裡面糅雜了各種欺騙和隱瞞,讓所有人都霧裡看花、捉摸不透。

四、 婚姻的無奈

《來電狂響》爆笑之餘引深思:現代人真的越來越離不開手機了嗎?

影片放到一半之後才知道文伯和代代早就離婚了,那兩個人為什麼還要住在一起,身邊的朋友還不知道呢?文伯給出的理由是:女兒還小,兩邊的父母還在病中。不知道有多少家庭是因為類似於這樣的原因而苟延殘喘地支撐著。在中國人的眼裡有四句話堪稱絕句:來都來了、孩子還小、大過年的、死都死了,這是絕對的道德綁架。當發現配偶出軌時,有多少人是選擇離婚,又有多少人是選擇原諒?有人說感情好可以選擇原諒一次,那如果屢教不改呢?很多家庭都是為了孩子著想而在苦撐,我記得《青春派》裡有這樣一句臺詞,“想要離婚的,等孩子高考完了再去領證。”連高考都成了要考慮的因素。

《來電狂響》爆笑之餘引深思:現代人真的越來越離不開手機了嗎?

還有電影中文伯接女兒電話的那一幕,我不否認他的那番話很有道理,路怎麼走怎麼選擇,女兒要為自己負責,但是完全尊重女兒的意思真的是對未成年少女的負責嗎?可能會說成年人看事物的眼光和角度都帶有顏色,但是在晚上男生提出讓你去他家時,這是無論在哪個年齡段都應該拒絕的事情,而女兒喬喬卻欺騙父母。喬喬覺得代代侵犯她的隱私,管的太多,言語裡表達的都是對母親的不滿,甚至一點也不在意父母已經離婚的事實,這折射出的是一個家庭中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影片最後喬喬看見了坐在出租車上的代代,她給代代發消息說她等會回家,看到這裡為女孩鬆了一口氣,不以最惡意的想法揣測別人的行為,但是女生應該保護好自己。

《來電狂響》爆笑之餘引深思:現代人真的越來越離不開手機了嗎?

從一部電影裡看出很多細枝末節的小問題,有人可能會說這不過是我個人的想法罷了,沒準導演編劇當時拍電影的時候壓根就沒往這方面想呢,也不是沒有可能。但是還是要說,這部電影值得一看,不知道為什麼只有6.0 的評分,可能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吧。每一部藝術都是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有的地方一笑而過,有的地方牢牢記在心中,總有一天會經歷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