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給了“咪蒙”法外特權?

誰給了“咪蒙”法外特權?

2016年,咪蒙在《現在為什麼流行睡醜逼了?!》中給高曉松、黃渤、張一山等人貼上“醜逼”標籤被公眾投訴侮辱他人,行文風格盡顯頑劣。2017年,咪蒙又發了《嫖娼簡史》以及《我有個春夢,你和我做嗎》,用黃色擁抱視線,以色情刺激減少公共道德意識水平,大尺度捏造大學生嫖娼生活的內容不堪入目並且嚴重涉黃,而其的千萬粉絲卻多為缺乏自我判斷力和控制力的青少年,彼時用“毒咖啡”去形容咪蒙團隊的工作價值已不為過。

任何社會變遷都會帶來各種深入思考,其中有喜也會有憂,而某些憂慮卻被咪蒙團隊長期利用,豐富了現代躁鬱症的傳統歷史,炮製出了一杯又一杯的“有毒咖啡”,將公眾注意力從本該肯定社會進步、反思過去不足的正常思考軌道一次又一次的導向了懷疑社會進步、放大過去不足的錯誤思考軌道,此時的咪蒙團隊已有嚴重的思想問題。

咪蒙團隊在寒門出狀元的話題基礎之上設法利用“新聞”情緒炮製一篇滿口胡話、沒有任何事實依據的《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肆無忌憚挑釁社會的道德底線、戲弄公眾的精神世界,從一開始就知道會引起憤怒和仇恨,在沒有目的意圖的情況下,任何一個心智正常的人都不會寫下這樣的事情,沒有編輯會在沒有說明上述內容的情況下炮製這些材料。然而,它發生了。

事發之後,咪蒙團隊先以所謂自查自糾和真誠道歉為自己緊急洗脫錯誤,再通過主動關停微博和停更微信留下遮羞布去吸引更多粉絲的選擇性寬容,然後撒嬌耍賴般的逃脫監管懲罰,從新舊爭議的每一個邏輯意義中消失,戲精的雜耍表演引得社會輿論一片譁然。

而在此之前毒害學生的煽動文章已經司空見慣,例如《我為什麼支持實習生休學》。時至今日,《狀元之死》是對監管底線和媒體秩序的赤裸踐踏,其“煞費苦心”營造的思想色彩已經帶有震盪社會的不良動機!一個正常發展的國家既不會有紙牌屋,也不會提倡撕裂社會的精英文化,更不會鼓譟咪蒙“負能量經濟”的吃飯工具,給社會思潮播下惡意!因此咪蒙絕對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傳道解惑的公號,而是一個小隊,是一個負能量交織的陰謀小隊。

長期以來,咪蒙團隊鑽研媒體平臺的監管漏洞、寄生社交媒體的粉絲經濟,文章植入廣告動輒數十萬元,在自媒體的精神價值觀與公眾責任觀的規範初期就一路扶搖直上,完成了粉絲資源的爆發性積累,這是媒體行業的發展不幸,更是精神價值的重大隱患,正確的偽君子總擅長譴責不誠實行為並做最可恥的事,少數人佔了便宜,損害的卻是公眾利益。

咪蒙這個公眾號屢次被封,又屢次解封,從涉黃文章飄到了女權類文章,再從“有毒咖啡”膽打變身“震盪社會”,更有帶病水軍為其洗地稱之為“思想也應像文字那樣百花齊放”,那些揮舞黑暗勝過光明的人是誰?這種的文字生產與方向是媒體秩序的一個危險信號。

媒體不是法外之地,咪蒙沒有法外特權。對於充滿朝氣的媒體行業,熱點女王和錢都不重要,但沒有咪蒙很重要。新一年的淨網行動又是否將此類公號納入到了嚴打對象?打不打?如何打?社會上的公眾罵聲已是沸反盈天,監管的雷霆之怒應該也已上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