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大學外網傳播力排行榜出爐,哪所大學在海外知名度最高?

本篇文章,一讀EDU將圍繞中國大學在海外網絡傳播力排名榜,為大家提供更多的分析、解讀,敬請期待。

2018中國大學外網傳播力排行榜出爐,哪所大學在海外知名度最高?

1月8日,《2018中國大學海外網絡傳播力報告》(下稱《報告》)正式發佈,這也是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連續第5年發佈《報告》。然而,今年《報告》的排名結果卻著實讓外界感到“意料之外”。

報告發布之後,有為母校榮登排行榜前十位而歡呼雀躍者,也有為學校排名不甚理想而打抱不平或遺憾惋惜者;一方面,《報告》所做的努力和貢獻得到了傳播學界和高校的肯定,另一方面自然亦不乏批判和質疑之聲。

一讀君全程參與了此次《報告》的發佈會,今天將為大家帶來《報告》詳細解讀和現場專家的精彩點評。

(若無特殊說明,以下全部數據和統計結果均來自《2018中國大學海外網絡傳播力報告》)

2018中國大學外網傳播力排行榜出爐,哪所大學在海外知名度最高?

發佈會現場(來源: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網站)

01、排名結果一覽

在對《報告》展開評析之前,讓我們先一起看一下2018年度中國大學海外網絡傳播力的排名結果。

中國141所內地高校海外傳播力總排名:

2018中國大學外網傳播力排行榜出爐,哪所大學在海外知名度最高?

細心的讀者很快就能看出這份榜單的“端倪”——排在清華北大之後、分列第3名和第4名的是中國美術學院(第3名)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第4名),與不少人的心理預期並不相符。這樣的結果也就不禁讓眾多讀者感到驚訝。

沒有對比就沒有反差。接下來,一讀君將帶著大家對比一下近五年來內地高校海外網絡傳播力的排名變化。

2018中國大學外網傳播力排行榜出爐,哪所大學在海外知名度最高?

從上圖可以看出,近5年來,排在前兩名的一直是清華和北大這兩所高校,其中,清華曾連續4年位居榜首,直到2018年被北大超越。然而,第3-8名高校的變動就比較大了:除清華北大之外,連續五年位居前10名的高校就只有復旦大學。

因此,總體而言,雖然傳統綜合性高校依然在海外網絡傳播上發展較好,但一些有特色優勢的高校近年來也異軍突起,在海外網絡傳播上形成了自己的優勢。

案例:

以2018年排名第3的中國美術學院為例,該校社交平臺基本都實現了官方運營。在本輪中國大學海外網絡傳播力測評中,其Twitter指數更是位列內地高校第一位。

中國美術學院官方Twitter賬號日均發送推文1.76條,推送頻率較高,能夠及時將學校信息在Twitter上進行發佈,而推送內容則以發佈校園生活、發佈展覽預告、普及美術知識、展現學校發展成果四項內容為主,且每條推文都配以圖片或者視頻,內容豐富詳實,便於受眾充分獲取相關信息。

可見,儘管中國美術學院並非傳統的綜合性強校,但卻通過海外社交媒體向世界展示了學校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

02、放眼世界,內地高校表現如何?

整體而言,一方面,內地高校普遍忽視海外網絡社交平臺建設,在海外網絡傳播力的整體水平上落後於日韓高校,更遠不及北美名校。

但另一方面,近年來,內地高校也在不斷努力縮小差距。

將每年內地高校的第一名與哈佛大學、日韓參照高校第一名、港澳臺地區高校第一名的得分進行對比後可發現,內地高校的海外傳播力已有明顯進步,甚至成倍數提升,在2018年超越港澳臺地區高校、日韓參照高校(包括東京大學、高麗大學、京都大學和首爾大學),並不斷縮小與美國參照高校(包括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耶魯大學和麻省理工大學)的差距。

2018中國大學外網傳播力排行榜出爐,哪所大學在海外知名度最高?

03、網絡傳播力和學術傳播力、大學排名有何關係?

《報告》以ESI數據庫為依據,統計高校學術傳播力。ESI數據庫整合了高校在2008-2018年期間發佈的論文數量、論文被引次數、論文篇均被引次數以及TOP區論文數。

結果顯示,中國內地高校的學術傳播力和海外網絡傳播力排名呈顯著正相關,即學術傳播力排名越高,高校的海外網絡傳播力也相對越強。

此外,《報告》還分析了高校海外網絡傳播力排名和QS世界大學排名之間的相關性。依據2017年6月8日發佈的QS世界大學排名數據進行分析可發現,高校的海外網絡傳播力排名也與QS排名呈顯著正相關。這說明高校的QS世界排名越高,海外網絡傳播力也越強。

04、高校海外網絡傳播力排名的指標體系

《報告》通過6個維度分析中國高校海外網絡傳播力,分別是Google新聞搜索、維基百科英文詞條、Twitter、Facebook、Instagram和YouTube。每個維度又下設具體指標。具體指標和權重採用專家法確立,共包含6個維度和25個二級指標。

與此前四年發佈的《報告》相比,本次《報告》繼續完善了指標體系:

  • 新增YouTube平臺作為衡量維度,並加入學術傳播力(ESI數據庫數據)作為參考指標;
  • Twitter、Facebook和Instagram三個維度只抓取高校官方認證賬號的數據,若沒有官方認證賬號,則選取其中粉絲量最大或活躍量最高賬號的數據;
  • 加入斯坦福大學、耶魯大學、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四所美國高校作為研究參照對象。
2018中國大學外網傳播力排行榜出爐,哪所大學在海外知名度最高?

05、如何提升高校的海外網絡傳播力?

一方面,高校是我國國際傳播力的重要載體之一,另一方面,傳播力決定影響力,話語權決定主動權。

所以,推進內地高校海外傳播力建設,不僅是高校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的加速劑,也是大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提升國家話語權影響力、增強國際文化軟實力的重要一環。

為了進一步提升內地高校的海外網絡傳播力,《報告》提出如下五項政策建議:

  • 將海外網絡傳播力建設納入高校國際化戰略;
  • 實現高校海外傳播形象的品牌化;
  • 海外網絡傳播平臺建設矩陣化;
  • 運營團隊的專業化;
  • 海外傳播可視化。

06、專家怎麼看?

本次發佈會除了《報告》自身搶眼之外,更有多名重量級專家學者出席。

發佈會由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喻國明教授主持,光明日報副總編輯陸先高、北京師範大學國際交流與合作處處長程紅光、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曾曉東、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副總編輯張毓強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新聞中心主任顏梅、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萬安倫等作為互動專家,對《報告》作出精彩點評和分析。

下面,一讀君將為大家系統梳理以上專家對於本次《報告》的點評。

2018中國大學外網傳播力排行榜出爐,哪所大學在海外知名度最高?

與會人員合影(來源: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網站)

《報告》的核心優勢和價值如何?

傳播力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在場”,衡量標準是一個國家在互聯網場域中的出現頻率,操作化定義為提及率;第二個層次是評價,即“在場”內容是正面還是負面,需要得到關注和討論;第三個層次是承認,即互聯網世界對一個國家傳播內容的價值承認程度,海外傳播應該努力達到的現實目標就是“雖然不同意但承認”。

《報告》就是從第一層次的“在場”維度出發,來考察我國高校在互聯網英文世界中的傳播力。而在傳播力的三個層次中,“在場”恰是基礎。

從國家角度看,《報告》所反映的高校海外網絡傳播力是我國公共外交的組成部分,“海外”體現了國際化,“網絡”也早已被納入當今媒體的主戰場。從某種程度而言,高校的海外網絡傳播力在信息時代愈發重要。當中國文化走出國門,中國高校也應該有能力走出去,在世界舞臺上用自己的傳播力講好中國故事。

從《報告》的指標體系看,所選擇的考察維度幾乎覆蓋了最有影響力的瀏覽器、百科網站和網絡社交平臺,指標體系簡明清晰,符合傳播力衡量的基本要求,5年來既有增刪調整,具有一定的動態性,又能夠在評價中保持相對的穩定性。

從《報告》結果來看,中國人民大學新聞中心主任、新聞發言人顏梅對排名結果背後所反映的結論進行了深層挖掘:

  • 一是落差。即便是中國海外網絡傳播力排名最高的高校,與國際一流高校相比,仍存在巨大落差,說明我們雖有進步,但尚需不斷努力,向國際一流高校看齊。
  • 二是反差。本次《報告》的排名結果讓人略感“意料之外”,一些傳統的綜合性強校並未排在前列,而一些獨具特色的高校卻拔得頭籌。這也啟發高校在網絡傳播力建設中要加強對校園特色文化與優勢的關注。
  • 三是溫差。不同類型的高校在提升海外網絡傳播力方面所依賴的優勢和特色不同,而同類型高校之間可以相互借鑑、互相促進。只有抓住自身特色,才能更有效地提升傳播力。

《報告》還有哪些可以改進之處?

一是增加對國內自身英文平臺的考察。

考慮到一般情況下,《報告》所選取的谷歌、Facebook、YouTube等指標平臺在國內是無法登錄的,從某種程度上說,這種指標設定就為高校的海外網絡傳播帶來了“天然障礙”。因此專家建議,未來可將國內自身英文平臺納入考慮範圍。

二是加強對數據的精細化分析。

專家建議,在現有統計結果的基礎上,《報告》可以考慮增強數據的精細化分析,如利用爬蟲技術對相關網站的具體發帖內容進行分析,從而可以精細化剔除不符合統計需要的數據;

再如,在思考ESI學術數據庫與當前指標體系的切入點時,除相關分析外,還可以進一步深入挖掘。這些均有助於在接下來的研究中,增強《報告》的深度和說服力。

References:

  • 《2018中國大學海外網絡傳播力報告》
  • 張洪忠, 方增泉, 祁雪晶,等. "雙一流"戰略背景下中國高校海外網絡傳播力分析[J]. 情報工程, 2017, 3(5):21-32.

本期作者

方略研究院北京研究分站 石琬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