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装懂,逛一逛安岳石窟

恕我无知和孤陋寡闻,以前真是压根儿听都没听说过安岳石窟。要不是之前网上流传的那个涂鸦神像,然后顺藤摸瓜找到八庙卧佛再又顺及其他,这才有此一行的说。

不过,安岳石窟藏在深山人未识也不是没有原因。第一就是石窟分布太散太远,几乎遍布各个乡镇。第二就是景点实在太小,小的小到就只一两窟,再怎么精看细瞧磨洋工也花不了半个钟。游客难得去还留不住,所以无论从形制和规模来说,确实没法与大足石刻相比。第三,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护不力。石窟还好一点儿,运气好的话还保存有那么几个,摩崖石刻那就基本全废,大都风化到面目全非加之还被人为损坏。所以安岳说要打造旅游强县,我貌似并不看好。不独是我,当地人也都如是说。不过,庶民何言议政?更是与我外人无干。只想说的是,考虑如何开发倒不如考虑优先保护。毕竟老祖宗留下的玩意儿不多,毁了就没了。复刻作伪再逼真那也是赝品,完全不是一回事。

基于以上以及网友攻略,我圈了几个目标,但为路途和时间考量,最后木门寺和茗山寺没去成,所以实际就去了卧佛沟、圆觉洞、华严洞和毗卢洞。都算保存相对完整,不考虑时间成本性价比的话还算是不虚此行,呵呵。

不懂装懂,逛一逛安岳石窟

不虚此行是视觉意义上的总结。像卧佛沟其实我的体验并不是那么美好……离县城二十几公里,就这么一个卧佛和对面两三处摩崖藏经洞,还铁将军把门。虽则早有心理准备,何况本也觉得这卧佛工艺不咋就是来打个卡,但是屁大一个景点,一老汉和老妪分两处摆摊,除了推销香烛纸钱还卖书(就是安岳各处石窟概览简介那种,30块一本)。不是信众也非土著的,试问一般游客谁会有兴趣花这冤枉钱嘛?只要不是强买强卖其实也没啥,关键老头嘴比较碎,你不买他就在身后念叨,云云:“重庆来的居然不烧香”之类的,实在有点儿惹人烦!

不懂装懂,逛一逛安岳石窟

不懂装懂,逛一逛安岳石窟

华严洞的那位大姐就好得多,待人热情还服务周到,因为到得晚还主动打开大门方便我借光。遇有不懂不识之处,也主动上前给我提示讲解。只遗憾华严洞仅有两窟,边上二楼的大般若洞更是因为无灯而漆黑,左右两边十八罗汉又全被敲掉了脑袋,也就没啥看头。尽管也是成于两宋之际,但其实因为不信教,对于像我等凡夫俗子,什么三教合一,什么华严三圣以及诸位高僧大德座中到底是谁又是谁?所谓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又求的是什么法?不知所谓也无所谓,我就粗粗地看一眼,除了啧啧称奇赞一句漂亮之外,好像也无需多言。不都说了嘛:“两个人字颠倒颠,认到了你就是活神仙”,哈哈。

不懂装懂,逛一逛安岳石窟

到了圆觉洞同理,不求佛法教义只专注于佛像本身。三身佛像本就黢黑,洞子又深了点儿,没带脚架又不能打闪光的话破相机的高感画质渣到我想哭(虽则不信但也该有所惧,座前不打闪光这点基本道理和虔诚我还是懂的)。倒是回过头来觉得洞口左右的圆觉和菩萨座像工艺也还不错,呵呵。

不懂装懂,逛一逛安岳石窟

不懂装懂,逛一逛安岳石窟

不懂装懂,逛一逛安岳石窟

圆觉洞门票最贵。但其实亮点不在洞内而在洞外,洞口分立三窟:莲花观音、释迦牟尼和净瓶观音,俱都慈眉善目身形宏伟(个个身高七米左右),而且衣着华丽显得工艺十分考究精湛。三窟都开凿于北宋时期,实属难得精品!从视觉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圆觉洞景区唯一亮点吧?毕竟,诚如前面所述,南面的摩崖石刻大都缺手断脚面目全非,若非考究的话真没什么观赏意义。而像下面的陈抟墓更是该有非议,哪怕是衣冠冢我都定假不疑。不懂考古,但也知道陈抟出生地本就存疑,何况传说其仙逝华山,甚至于即便有争议的普州崇龛县也属于今天的重庆潼南区。当然,古今殊同,非要牵强附会也无不可,至少比那韩国普州太后故里要靠谱一些。旅游嘛,搞活经济嘛,像桃花源似的套路大家都懂,而且各地东施效颦的多了去,我老家不也这样,所以咱也就无需太较真。以至于山顶上的葛仙井似乎就更没什么可说道了。

不懂装懂,逛一逛安岳石窟

要说推崇或者说惊艳的,还得是毗卢洞的紫竹观音像。也是成于北宋,虽然体形比圆觉洞三窟小得多,但其工艺明显更加考究。观音戴华冠,踩青莲,衣袂飘飘,仙气是跃然壁上。百度百科更是不吝誉美之辞:

侧身跷脚坐在莲台上的紫竹观音,背倚浮雕紫竹和柳枝净瓶,头戴装饰华丽的宝冠,身披短袖纱衫,坦胸露肘,璎珞象盘曲而下的金色瀑布,翠环网坠胸腹,下身蓝色彩带扎着一条薄如禅翼的绣花长裙,裙角褶纹飘逸自然而有风韵。看她那一双秀丽的赤脚,右足跷起,左足踏在莲花蕊上,凤眼下视,好像在观赏水中涟漪, 表现出一种悠闲、妩媚的表情,宛如一位丰姿绰约、温柔潇洒的妙龄女郎。既具少女的妩媚,又具女神的仪貌,世俗风味极浓。难怪人们又称她为跷脚观音、风流观音、水月观音、“东方的维纳斯”。

呃,书生就是穷酸,哈哈。换我直白一点儿就俩字:漂亮。

这“东方的维纳斯”的称号由来倒是值得一说。既是维纳斯那自然是因为断臂咯,如今外行看不大出来是因为已然修复过。说是破四旧的时候,当地某人挥锄打掉观音膝上之右手,然后没过多久某人劳作的时候也就被砸断了手,再没多久也就活够,据说死得也算年轻才六十几岁。这便也是观音显圣之一说(都是一个老大姐告诉我的,嘿嘿)。

说了不是信徒也不懂艺术,咱这外行其实也无所谓什么女身(童身)男相(女相),但也知道转来转去的端详,表情是有所不同,但老实说我没看出含羞、微笑、沉思、庄严五个表情这么多来,哈哈。但是单凭此一像,绝对堪称集大成之作,安岳石刻之于大足石刻所特有的承前启后的作用更是突显得无出其右。

不懂装懂,逛一逛安岳石窟

不懂装懂,逛一逛安岳石窟

不懂装懂,逛一逛安岳石窟

紫竹观音背后才是毗卢洞,毗卢遮那佛虽然自带主角光环但还是被我忽略,就觉得边上的十八罗汉表情各异憨态可掬更加吸引我一点。还有就是罗汉座下一排排的女施主头像有点搞不明白何意,当时旁边无人出来居然也忘了问……如果说就是善男信女供奉者众,那也没个男头像啊?所以我有时候常常觉得,不独佛教,所有的宗教教义其实都是自欺欺人,你既已断欲绝尘那座下还分什么男女?更不要说什么教奴、性奴,说到底还是六根不净啊,呵呵。

不懂装懂,逛一逛安岳石窟

不懂装懂,逛一逛安岳石窟

不懂装懂,逛一逛安岳石窟

不懂装懂,逛一逛安岳石窟

毗卢洞还有一景那就是“柳本尊十炼修行图”,所谓十炼是指通过以炼指、立雪、炼踝、剜眼、割耳、炼顶、舍臂、炼阴、炼膝十种苛苦修行来宣扬密宗教义。雕像本身或悦目或狰狞,技艺自是不如紫竹观音,可褒亦可贬。我所感兴趣的还就是十炼,诚如之前所不屑,这种需要剜目割耳断手烧阴种种来自残修炼的宗教信条实在是无论如何也感化不了我这化外之人啊。更莫说所谓修行,救人之后安然接受一家人侍奉,所修何为?那又何苦之有?虽则丘家盟誓在先,虽则本尊是为居士好像无需教条,但诚如所记“一日遇女于途,遂与之归,未几成家……”好像是挺率性而为。再者后话说“葛布浸油自裹其阳,烧之,经一昼夜……”真的,想想都挺蛋疼!

不懂装懂,逛一逛安岳石窟

不过,这一窟塑像当中,我就觉得丘大官人之夫人雕工最好。看来我心下也是男女有别的,哈哈。

善哉,善哉斯言。为免责难攻讦,必须声明前面所有的调侃都是基于我个人,一个井底之蛙的不求甚解或者说不懂装懂哈,对于任何宗教我端无不敬,但我还就是不信。佛说:“心念一弹指间三百二十兆个念头,念念成形,形皆有识。”所以这信有信的自由,不信有不信之自由,这才叫天赋之人权和众生相。

不懂装懂,逛一逛安岳石窟

不懂装懂,逛一逛安岳石窟

叨逼叨这么多,两天里风尘仆仆,走马观观花的逛上一圈,我也就该撤了。一个人的旅途就在于可以信马由缰可以天马行空,怎么做怎么想那都是自由。至于我可能会喜欢或者不喜欢一个地方,甚至说我可能会被欢迎或者不被欢迎,其实也都不打紧,可说可不说的,反正一般我去过的地方很少会再去第二次,除非风景与人绝佳到让人难以自持自禁。

不过,安岳这地方,没来过的还是一定要来一趟。什么时候都为时不晚,哪怕就是各种保护不力不复当年,但至少也能从残存当中看出当年气魄或是工艺技巧,也算涨姿势。毕竟,整个大四川西南一隅,在历史遗迹方面确实本就有太多缺失缺憾的。

不懂装懂,逛一逛安岳石窟

不懂装懂,逛一逛安岳石窟

不懂装懂,逛一逛安岳石窟

末了开个玩笑,虽然安岳这么多窟这佛那佛的,但如今这世道真格信佛的还是少之又少吧?我倒是宁愿相信人心向善,但县官不如现管,还是觉得民间更笃信土地多一些。佛前可能烟火冷清,但土地庙前那可就是所求者芸芸众生,信仰永远是大不过生计的,呵呵。

图为华严洞土地庙前,当地村民刚做完一场法会,所求好像是为家中小孩学业还是健康?散会后要与人分享供品,见者有份,这才是有理由又最简单的人心向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