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期」辯詞荒謬,反證業務模式不合理

「第858期」辩词荒谬,反证业务模式不合理

上週四,網傳熱文《基金券商都炸鍋!公募股票交易佣金要猛砍75%降為萬二?最關鍵問題其實是……》在圈內很轟動,一個深受廣大基民詬病的歷史問題終於有了得以解決的曙光。其實,我之前也有過多次撰文,最近的一次是2017年4月11日的公號文章:《基金買賣股票,萬八費率太高》。

當年可行,並不等於現在正確。參看上週的熱文,對於此次佣金極有可能會從萬八降到萬二,傷及券商的既得利益,減少了券商的奶酪,券商方面給出的辯解理由主要如下:

(1)針對公募基金這樣的機構客戶,除了收取交易佣金外,券商還提供了研報、基金銷售、場內基金流動性支持、研究支持等打包服務。

(2)會影響證券公司的股基交易量,進而影響證券公司的基金銷售模式和賣方研究模式。

(3)在整個股票市場基礎建設不到位的情況下,基金銷售必然經常面臨週期性困難,找券商銷售的難度會進一步加大。

(4)會限制基金公司股票投資策略的多樣性,主題投資的風格會受到限制。

(5)基金公司成本負擔更大,基金公司也會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向投資人轉嫁成本。

(6)對股票市場的影響也很大,現在交易已經非常不活躍,將來市場活躍度會進一步降低,流動性不好了,產生的惡劣影響將是一連串的。

對於券商方面的上述六條辯解,給人以氣急敗壞、強詞奪理、蠻不講理、威脅恐嚇的感覺,其中的錯誤主要在於:

(1)認購費、申購費等本來就都是全部給渠道的,地球人也都知道有個銷售服務費。

(2)不合理的東西,本來就早已沒有了存在的必要。

(3)典型的胡亂嚇唬人。券商的基金銷售,一直就不大,近些年的佔比還在不斷下降。

(4)胡言亂語,無法理解。

(5)同上。基金公司的事情,不需要他們操心,更不需要惡意猜測。

(6)又是在典型地恐嚇。股票二級市場的交易活躍,需要用基民的資金來攪動嗎?

公募基金行業已經規範、茁壯發展了20年,並且成為了中國資產管理行業裡的標杆。未來,公募基金主動權益類投資管理能力的提高,必由之路之一,就是自身研究能力的提高。現在來看,已經到了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關鍵時點了。

「第858期」辩词荒谬,反证业务模式不合理

往期精選文

「第858期」辩词荒谬,反证业务模式不合理

王群航

■ 中國專業研究基金時間最長的人;

■ 重點、系統研究FOF最早的人;

■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外聘教師;

■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專家講師;

■ 新華社瞭望智庫30成員之一;

■ 中國基金行業最高獎項“金牛獎”和“金基金”獎的評委;

■ 中央電視臺特邀嘉賓;

■ 中國證券網特聘專家;

■ 參與過全國基金從業人員資格考試教材《證券基礎知識》、《證券投資基金》、高校教材《個人理財》、《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發展報告》(2014)的編寫工作;

個人著作:

《初買基金必讀》

《基金精選100》

《基金投資必讀》

《基金精選2008》

《基金精選2009》

《私募證券FOF:大資管時代下的基金中基金》

《王群航選基金》系列叢書等

「第858期」辩词荒谬,反证业务模式不合理

排版:北京德盛天下諮詢有限公司 媛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