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在公司裡混不下去?

01

這幾日在內蒙古做諮詢項目,每天雄赳赳氣昂昂的狀態讓銀行領導甚是好奇,經不起疑問,逮著我終於問了一句“你這麼努力不累嗎?”。

一時語塞,竟找不到合適理念來表達內心感受。

幸好有本書《堅毅》,算是比較完整回答了這個問題。

真的不累。

為什麼你在公司裡混不下去?

堅毅是什麼?堅毅等於激情加上毅力,也就是說一個人有一個長遠的目標和一個持續的動力。

激情和生活滿意度是什麼關係?堅毅和生活滿意度是高度相關的。

簡單來說,你越是專注一個宏大的激情和方向,並且持續地去自我提升、刻意練習,你就會感覺到越多的幸福感。短期的隨心所欲,也會獲得明顯的生活幸福感快速上升,但是它上升一點點就到頭了。所以只有選擇真真正正的持續的自我塑造,人才可以獲得持續長久的幸福。

現在要反問:

你過得這麼喪,不累嗎?——每天關心著別人的想法,猶豫著房子買還是不買的,成天看老闆的眼色,然後回家刷劇,別人笑你也笑,別人不笑你也不笑……不累嗎?

“喪”才是真正的累。

暢銷書《拆掉思維裡的牆》作者古典說過一句有意思的話“

如果你不去花時間去創造一個未來,遲早你會花更多時間去應付生活給你的shit。”

生活把屎盆子扣你臉上的時候,你花的功夫一點都不比你去創造未來少。

但是前者處於快樂和幸福,後者則完全處於恐懼和焦慮。

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用你的自我去碰撞一些更高、更強、更厲害的東西,讓自己不斷的啟動,不斷自我突破。

02

對生活有所求,自然就願意傾盡自己地激情。這個時候你會發現每個階段定下一個“有意思,合理的目標”該有多重要啊。

這就跟我們玩基金定投一樣,一定要學會“停利不停損”,而停利最大動作就是在投資之前要有目標收益率,當基金收益達到目標值毫不猶豫贖回落袋為安。

我有個同行前輩,從認識到現在,印象中的他一直都是積極地存在,甚至從我們後輩眼中,已經是嚴重透支,拿命在博的狀態,但他自己依然樂在其中並沒有我們認為的“痛不欲生”。一次飯局,他告訴我,每年都給自己設定一個必須達成的目標。前年是成為某諮詢公司首席,去年是在上海買房, 18年是賺100萬。

不置與否,今年的他肯定還是我們眼中拼命三郎的存在,從過往行動中可以肯定的知道,他一定能達到自己的目標,而是是用自我和解的方式實現。夠堅毅。

03

找到一個自己舒服的姿勢奮鬥特別不容易。前輩採用的方式對我來說也能用,但就是效果沒他來的明顯,總覺得自己跟一臺實現夢想的機器一樣,一個又一個,索然無味,想想都覺得累。

於是,在試錯中,我給自己找到了一個帶方向指引性的方式來激勵自己不懈怠,打起精神,親測不錯。

這個方式就是“榜樣的力量”。

我搜羅了我們諮詢行業,自己高度認可並想比肩的榜樣人物。他們是好玩有趣又幽默的琢磨先生;是作家是婦科大夫又是企業高管的馮唐;還有即是景觀設計師又是說書人的成甲;具有天才般智慧又具有高度專業精神的大前研一。

這些榜樣人物,不是自己一時興起的偶然關注。而是長期跟蹤甚至一起成長的精神產物。

像琢磨先生,在他還沒大火之前,看過他的一本職場小說《培訓師》,那時候他微博粉絲量也就5000左右,後來一步步看著琢磨先生通過“三國微博體”等傳播載體一路開掛成為全民先生。

為什麼你在公司裡混不下去?

這幾年過去,我更加欣賞先生的為人和價值觀,他“活的趣味”“幽默隨性”。所以他的諮詢課堂永遠都充滿了歡聲笑語,寓教於樂的情景教學真讓人讚歎不已。

透過先生,我知道,無論做培訓還是諮詢並不是苦逼的存在。如果苦,那是因為你還沒掌握“如何讓自己變得快樂和讓學員快樂的方法而已”。

04

還有馮唐,放蕩不羈愛自由。看他那本隨筆《活著活著就老了》,驚為天人。怎麼有人可以把乏味的生活和工作寫得如此栩栩如生。他寫公文包,他寫酒店,還寫錢包。那感覺就好像每次一個人的出差都帶著一個隱藏的老朋友一樣,聊著,喝著,一起並排坐著。

他的另一項神奇功夫也是讓人撒撒發抖。按理說,在麥肯錫,大部分時間用於工作,畢竟諮詢是沒有明確時間投入的黑洞型工作。

那他是如何做到既做好本職又能夠不耽誤如此高產的寫作事業,甚至是創作連貫性高,人物複雜的小說作品呢?

透過馮唐,最起碼,我知道了一個可能性。那就是“我沒時間”絕對是謊言。不應該成為束縛自己突破極限的攔路虎,有前輩的實操成果展示,再去找藉口就不太能說的過去了。

為什麼你在公司裡混不下去?

談到時間管理,不得不提另一個自己欣賞的顧問師,成甲。他是得到APP《成甲說書》專欄的主理人。他本職是一家景觀設計公司的合夥人,同時還在經營著一個說書頻道,你要知道得到專欄是對質量要求很高的,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成甲在完成本身天南地北繁雜的諮詢工作同時居然也可以做好說書這事。再一次突破了我的思維認知,心想,如果自己再找藉口說“工作忙沒時間,我就狠狠地抽自己幾個耳光子”。

找個自己欣賞的偶像當榜樣,不是想“成為誰誰第二”,而是以榜樣為方向指引,策略完善努力成為“自己第一”。

一個人走的快,但一群人才走的遠。未來路,很漫長,且行且珍惜,且行且質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