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然地安住於當下

全然地安住於當下

你有壓力嗎?你是否忙於前進到未來,因而把當下貶低為達成目標的手段?壓力的產生,是因為你身在此地卻想要到彼處,或是身在此刻卻想要前進到未來。這個分歧將你的內在撕裂了。

過去的事是否佔據你大半的注意力?你是否常常談論想著過去,無論是正面的或負面的?例如你過去的豐功偉業、你的冒險歷程或經驗,或是你身為受害者的故事和發生在你身上的可怕事情,又或者是你對其他人做的事?

你在想著過去時,是否感到內疚、驕傲、怨恨、憤怒、悔恨或自哀自憐?如果是,你就是在你的心靈中不斷累積過去,藉以強化虛假的自我感,同時還加速了身體的老化。你可藉由觀察周圍那些喜歡抓著過去不放的人,來驗證此言真假。

每一刻都對過去說再見,你並不需要它。只有在過去跟當下絕對有關的情況下才去引用它。感受當下時刻的力量及本體的圓滿俱足,感受你的存在。

你憂慮嗎?你是否經常想到“如果……的話”?這樣就是與心智認同。心智把自己投射到一個想象的未來情境中,進而創造出恐懼。你無法應付這樣的情境,因為它不存在——它是一個心理上的幻影。

只要尊重、認可當下時刻,你就可以停止這個損害健康和生命的瘋狂行為了。

去覺察你的呼吸,感受進出你身體的氣息,感受內在的能量場。在實際生活中(相較於心智投射的想象),你需要應付、處理的,不過就是此時此刻。

問自己“此刻”有什麼問題,不是明年、明天或五分鐘以後,就是現在這一刻,你有什麼問題?

你可以應付、處理“現在”,但是你無法應付、處理“未來”——你也不需要。解答、力量、正確的行動,或是資源,都會在你需要的那一刻出現,不是之前,也不是之後。

你是一個慣於等候的人嗎?你生活當中有多少時間是花在等待上面?在郵局排隊、困在車陣中、在機場候機、等候他人到來、等著把工作做完,等等,是我所謂“小規模的等待”。而“大規模的等待”,就包括了下一次的假期、一個更好的工作、孩子快快長 大、一份真正有意義的親密關係、成功、賺錢、成為重要人物、開悟等。有些人等了一輩子都還沒好好開始生活,這也是很常見的。

等待是一種心智狀態。基本上,它意味著你要的是未來,不要此時此刻;你不要你擁有的,要的是你沒有的。無論何種等待,都會讓你無意識地在兩個狀況之間創造內在分歧:一個是此時此地(你不想待的地方),另一個是投射出的未來(你想要去的地方)。這樣以來,你會失去當下,也大大降低了生活質量。

全然地安住於當下

例如很多人等待發財、豐盛,但它不會現身在未來。當你尊重、認可,並全然接納你當下的實相——你所在之處、你是誰、你此刻在做什麼——當你能全然接受你所擁有的,你會對擁有的這一切、對現狀、對本體感到感激。而對當下和生命此刻的圓滿感到感激,才是真正的豐盛。它無法在未來現身,然而隨著時間的演進,那份豐盛會以不同的方式顯現出來。

如果你對自己擁有的覺得不滿意,或是對你現在的欠缺、不足感到挫敗或憤怒,這可能會激勵你去追求財富,但即使你真賺到了幾千萬,還是會繼續經歷內在匱乏的感覺,內心深處還是無法感到滿足。你或許會有很多金錢可以買到的刺激經驗,但它們來了又走,總是留給你空虛的感覺,反而會讓你感到需要更多**或心理上的滿足。你不曾安住在本體之中,因此也無法感受到此刻生命的圓滿——光是這份圓滿就是真正的豐盛了。

放下“等待”這種心智狀態。當你逮到自己又陷入等待之中時,趕緊撤離,轉而進入當下時刻。然後停留在當下,並且享受那個存在的狀態。如果你處於臨在狀態,就根本不需要等待任何事物。

所以下次有人跟你說:“抱歉,讓你久等了。”你可以回答:“沒關係,我沒有在等。我只是自己站在這裡享受——在我自己的享受之中。”

全然地安住於當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