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衡一號”一歲啦!

如果說,數十年的準備是孕育,那麼2018年2月2日“張衡一號”衛星的成功發射,就是中國首顆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的誕生日了!

“张衡一号”一岁啦!

“張衡一號”是我國第一個地震立體觀測天基平臺,標誌著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擁有在軌運行高精度地球物理場探測衛星的國家之一。

前情回顧:這次,我們把“張衡”送上天了

“张衡一号”一岁啦!

“張衡一號”飛上太空,是帶著六大科學任務去的。一年過去了,一歲的“張衡一號”也獲得了許多成果,還產出了中國首幅全球地磁圖。是不是很棒!

“張衡一號”六大科學任務:

☑獲得電離層中的電磁場、等離子體、高能粒子等全球數據,特別是中國上空的實時數據;

☑ 監測和研究地震活動特別是破壞性地震伴隨的電離層擾動;

☑ 監測和研究近地空間環境及人類活動對其的干擾;

☑ 分析地震電離層擾動特徵,探索利用衛星觀測數據進行地震短期預報的可能性和新方法;

☑ 支持地球物理、空間科學、無線電科學等研究;

☑ 向國際組織和科學機構提供數據共享服務。

“张衡一号”一岁啦!

在發射成功後不久,“張衡一號”就開始了緊張的工作。2018年4月23日—28日,“張衡一號”就第一次完成了全軌道觀測週期的數據採集,隨後陸續產出了全球地磁場和大氣電場分頻段波形和頻譜數據,電離層原位電子和離子的密度、溫度、離子漂移速度及高能粒子沉降數據,電離層等離子體2維和3維結構探測數據......

有點暈,看不懂?

“张衡一号”一岁啦!

Emmmmmm...反正超級厲害就是了~

“张衡一号”一岁啦!

尤其是產出了中國首幅全球地磁圖,填補了中國在全球地球物理場獲取能力方面的空白。

嚴肅學術時間

這就是咱們中國的全球地磁圖了!

“张衡一号”一岁啦!

圖中給出了一段時間內高精度磁強計載荷地磁場總場以及南北向、東西向、垂直向三分量分佈結果。從圖中可以看出,地磁場值在赤道附近最小,而在高緯地區最強,磁場極小值位於南大西洋異常區附近,約為20000 nT;南北向磁場在赤道附近方向為正,值最強,而在南北極為負,值最弱;東西向分量在地磁場3個分量中值最小;地磁場地向分量以赤道區域為界限,北半球磁場為正,指向南向;而南半球磁場為負,指向北向。

對比同時期歐洲太空局Swarm的B衛星以及CHAOS模型全球分佈圖,三者得到的地磁場分佈趨勢和主要特徵完全一致。張衡一號,棒棒噠!

“张衡一号”一岁啦!“张衡一号”一岁啦!

“張衡一號”衛星填補了我國全球地球物理場自主獲取能力空白,地磁場和電離層模型從依賴西方、千公里時代進入完全自主、百公里時代。工程研製取得“圓滿成功”。衛星數據達到國際同類衛星同期水平,部分指標優於歐空局SWARM衛星和美國DMSP衛星。

“张衡一号”一岁啦!

等“張衡一號”兩歲、三歲、四歲......通過觀測積累大量的數據和震例之後,又會帶給我們哪些獨家數據和驚喜呢?

一起期待吧!!!

“张衡一号”一岁啦!

部分資料摘自:遙感學報《首秀丨張衡一號衛星數據初步結果分析》

“张衡一号”一岁啦!

你點的每個好看,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