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陽:一個貧困縣的“百城提質”

宜阳:一个贫困县的“百城提质”

新年伊始,為期兩天的全省百城建設提質工程暨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推進會在洛陽召開。會議還利用一天半的時間,對洛陽市和宜陽縣、新安縣、孟津縣4地融合實施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和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情況進行現場觀摩。

此次觀摩,由省政府主要領導率隊,觀摩團成員包括省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工作領導小組全體成員單位主要負責同志,18個省轄市市長、宣傳部部長,百城辦主任、文明辦主任,各縣市區長等。

洛河宜陽段風光旖旎,亭臺軒榭井然有序,城在山水間,人在畫廊中。

在集“公共體育場、體育館、城市展示館”多功能於一體的文體中心,宜陽美好新時代濃縮在巨大沙盤上,現代文明的芬芳惹人流連……

觀摩中,大家不僅對宜陽縣的文體中心、洛河宜陽段生態治理工程、濱河公園四期及戶外體育中心等建設成效紛紛給予好評,更為非百城提質試點縣宜陽的“自我加壓、主動作為、緊隨而上”精神而點贊。

宜阳:一个贫困县的“百城提质”

宜陽縣在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摘帽任務的同時,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圍繞省委常委、洛陽市委書記李亞調研宜陽規劃工作時提出的要求,規劃引領、主動作為、統籌謀劃,做好“以綠蔭城”“以水潤城”“以文化城”“以業興城”四篇文章,2018年實施了總投資27億元的39項工程,著力打造現代化的山水宜居之城。

強化規劃引領,明確發展定位,優化“近山不擋、濱水不爭、疏密有度、顯山露水”的城市空間格局,大筆勾勒一河穿城、兩山輝映,五渠相連、八湖貫通、城水共融的大線條,工筆細繪生態宜居、管理精細、書香飄溢、風尚文明、產業興旺的現代新城新風貌。

宜阳:一个贫困县的“百城提质”

按照“規劃見綠、見縫插綠、提質優綠、協力植綠”,打造“點、線、面相結合”的城市綠地系統;實施“一山、二河、兩帶、三產業、九廊道”的“12239”國土綠化工程。

構建三級黨政領導主抓、主幹、主責的河長體系,實施“洛河為軸、5渠為輔、10條水街、8個人工湖”的“1518”環城循環水系工程,著力打造“一水潤城,五渠連通,十街共建,八湖共融”的山水宜居城市水系景觀,讓濱水區成為“風景區”,靈動城市韻味。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文明是城市的方向。宜陽縣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著力打造“書香宜陽”,構築縣鄉村三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組織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催開最美文明之花。

宜阳:一个贫困县的“百城提质”

“俺們家鄉大變樣啦!”這是宜陽人近兩年來的共同感受。

“洛河東西貫穿、湖渠南北對流”的環城循環水系和洛河65公里生態景觀帶,洛邑水鄉、七彩花海、蓮花公園等親水文化景區,國家級皮劃艇激流回旋及靜水面比賽基地,讓居民足不出城,移步換景。

總綠化面積近5萬畝的香鹿山森林公園、錦屏山生態園成為宜陽的城市“後花園”,25公里洛河宜陽段景觀帶、52個城區綠地遊園建成投用,城區幹道、高速公路、快速通道沿線形成綠色長廊。城區綠化覆蓋率42.9%,群眾“開窗見綠、出門進園”,15分鐘內即可享受到清新的綠地廣場、優美的街頭遊園。

城市公共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近年來,宜陽新建改建擴建了南環路、北環路等19條城鄉道路,實施了220.73公里農村公路項目,新建靈龍、龍泉、龍興3座跨洛河大橋,全縣形成五縱六橫、四通八達的交通路網。建成換熱站34座,鋪設供熱管網85.6公里;建設了20萬平方米海綿城市、10座汙水處理廠、60座公廁、55.6公里汙水管網,保證了“一河清水送洛城”。

宜陽抓交通秩序“治堵”,新建15個公共停車場,新增停車位3200個,新增6條公交線路;抓市容衛生“治髒”,提升改造60條背街小巷,機械化清掃率達85%以上;抓生態環境“治汙”,優良天數居全市前列;抓公共服務“治差”,命名21個“文明服務窗口”,帶動黨員幹部落實“首問負責、全程服務、委託代辦”等制度,營商便民環境不斷優化……

宜阳:一个贫困县的“百城提质”

想要感受身邊文明新風?宜陽建成5座城市書房、353個行政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持續開展“弘揚新思想,文化惠民生”等系列演出活動,連續舉辦“濱河之聲”廣場文化活動17屆,年受益觀眾達20餘萬人次;開展“宜陽人讀經典書、誦李賀詩”“文明單位職工讀書月”等活動,以讀書提素質;組織“傳文明家風,過祥和春節”活動。

建立125支、共9.8萬人的志願服務隊伍,開展“鄰里守望”“暖冬行動”“我為宜陽作貢獻”等主題志願服務活動,尤其是2017年宜陽承辦第十三屆全運會賽事期間,1126名優秀志願者的文明服務,充分展示了城市文明形象。

宜阳:一个贫困县的“百城提质”

“一河清水,一條經濟帶,一個產業鏈,一道風景線”。

宜陽把百城建設提質、文明城市創建作為“點睛之筆”,加快推進以業興城、產城融合和脫貧攻堅。

優美的城市環境、優良的文明服務,吸引了客商紛至沓來。中基華夏醫藥產業園、天津紅日藥業、德航科技航空航天零部件製造、中天地鐵盾構管片、洛邑水城、新大牧業等一批投資強度大、產業關聯度高、成長潛力好的項目落地、投產,有效推動了經濟發展提質增效、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包含規劃館、體育館、體育場的“文體中心”項目的建成投用,不僅為大型賽事、文化活動、商貿服務等提供了良好平臺,而且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品質,滿足了廣大群眾的需求,還將有力促進體育、文化、旅遊、商貿、教育等第三產業發展壯大,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宜阳:一个贫困县的“百城提质”

以百城建設提質、文明城市創建為契機,宜陽將以“文”化城、樹立文明新風尚的落腳點放到文化扶貧工作上,連續開展了兩屆道德模範評選,表彰了1573名道德模範,教育引導貧困群眾立志脫貧;脫貧故事被編排成群眾喜愛的河洛大鼓、豫劇小品、快板書、三句半等文藝節目,巧借“三下鄉”“百場戲曲送農民”等活動,在田間地頭歡快地響起來;設立了“孝心基金”,為70歲以上老人發放孝心基金2004萬元;建立“一約四會一講堂”,破除陳規陋習,弘揚新風正氣,助推鄉風文明。

2018年6月22日,全省文化扶貧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推進會在洛陽召開,與會人員現場觀摩了宜陽縣文化扶貧工作、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對宜陽工作成效給予肯定。

目前,該縣形成了公共文化設施覆蓋“縣鄉村”,群眾文化活動提振“精氣神”,鄉風文明建設滋養“新風尚”,換傳統思想觀念扶出“脫貧志”,促貧困群眾增收走上“致富路”的良好格局,譜寫了新時代文化扶貧新樂章,為百城建設提質、文明城市創建交響曲增添美好音符。(來源:河南日報 通訊員宋會傑 張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