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經濟學2》(下)|擁有清晰思維的藝術

《魔鬼經濟學2》(下)|擁有清晰思維的藝術

下面我們來看下一個有趣的問題,毒販為什麼總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塊?聽了這個故事你基本就能看清列維特研究問題的思路和方法了。

我們知道列維特研究問題是全靠數據說話,通過數據來搞清楚這個問題的真相,那數據從哪來呢?有效的數據還真不是想找就能找到的,有時候得靠一些運氣。

這個故事要從一位叫文卡特斯的黑人小哥說起,這位小哥本來是芝加哥大學的一位學生,跟著自己的導師做研究,開始的時候,導師就給他分配了一個出去收集調查問卷的工作。有一天這位小哥就在芝加哥最貧困的一個黑人區裡亂轉,誤打誤撞進了一所廢棄的舊房子裡,結果裡面正好聚集著一幫人正在打牌,很明顯就是一個販毒的黑幫組織,當時這個幫派正處在和另一個幫派的火拼對峙時期,局勢特別緊張,所以這麼闖進來一個陌生人,說要做一份市場調查問卷,大家都不信,有個人槍都掏出來了,準備幹掉他,就在這個時候這個團伙的老大出來了,問他到底是做什麼的,他哆哆嗦嗦地把自己的調查問卷給那位老大看了一下,巧的是,正好這位老大以前也上過大學,一看就明白了,果然只是個做調查的大學生,就這樣把他給放了。

後來這麼一來二去,他和這位老大也混熟了,就提出了一個請求,要和他們一起做事,不過不是販毒,而是做研究,這老大一聽也樂了,還沒有哪個經濟學家要研究黑幫的,就同意了,就這樣他在這個幫派呆了6年,最後還是在一個機緣巧合下,他得到了一個賬本,裡面記著這些年幫派所有的交易記錄,因為都是一個學校的,這個賬本最後落在了這本書的作者史蒂夫·列維特的手中,最後才有了這篇關於毒販的研究論文,你看是不是很巧合?

這個賬本經過列維特的一番分析之後,就得出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結論,表面看毒販們之間的利益是錯綜複雜,但是本質上和麥當勞公司其實是一樣,都是做的連鎖店生意。列維特說如果把這個賬本和麥當勞的賬本放一塊你都分不清哪個是哪個。

那毒販的生意模式到底是啥樣的呢?和大多數的公司一樣,是一個金字塔的結構,最上面是董事會,他們這個幫派董事會有20人左右,下面就是各個分店的店長,有100多人,剛才說到的那位上過大學的老大就是這一百多人之一,他們每個人控制一片地方,控制哪片地方哪片地方的販毒生意就都歸他,當然還包括一些其他的收入,比如收雜貨店、出租車司機或是皮條客的保護費。每個老大下面有三個直接的下屬,一個叫司令官,負責保護幫派成員的安全,誰要被欺負了,或是他們要欺負誰就報他的名字,還有一個叫司庫,負責管理幫派的財務,列維特研究的那個賬本就是這位司庫整理出來的,最後一個是走私官,負責毒品的運輸工作。

這三名下屬再往下就是站在各個街角的街頭業務員,這些業務員負責毒品的銷售工作,就像麥當勞裡賣漢堡的銷售員一樣,這些人流動性很大,會根據毒品銷售的淡旺季來變化。比如秋天的時候是銷售旺季,人就多一點,夏天和聖誕節是淡季,人就會少一點,有點像臨時工的樣子。有意思的是這些處在最底層的街頭業務員大多數人最大的夢想就是晉升為地區負責人,和大多數公司一樣,如果想升職加薪,就只能靠個人能力了,做事靠譜、銷售業績好、能得到同行的認可,就有可能晉升。當然這個競爭也是非常激烈的,你想,站在街頭賣毒品能有啥技術含量,一天站在那就行了,買毒品的人會自己找上他,甚至連最基本的銷售話術都不用學,頂多看到警察來了跑得快一點。所以這個職業門檻是最低的,門檻低自然乾的人就多,薪資自然也就不高。

據那個賬本上記載的,這個幫派一個月的流水大概有3萬美金,去掉毒品批發的成本5000美元,給董事會上交的5000美元,僱用臨時打手的1300美元,購買槍支子彈的300美元,其他的雜費2400美元,剩下大概不到1萬5千美元了,這些錢里老大拿多一半,剩下的錢才給手下平分。最後能分到多少呢?和麥當勞賣漢堡的業務員差不多,如果除去保險呀之類的東西,他們能拿到的工資還不如一個賣漢堡的銷售員,很多這樣的人都是把賣毒品當做一個兼職。所以為啥這些毒販大多數都和自己的母親住在一塊呢?因為窮啊,他們根本租不起房子,他們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一群人。

《魔鬼經濟學2》(下)|擁有清晰思維的藝術

那你可能會奇怪了,既然販毒根本賺不了什麼錢,為啥還有很多人要幹這行呢?難道身在這個行業中的人不知道隨便一個其他的工作都比這個掙得多嗎?他們當然知道,只不過每個人心裡還都存在一個幻想,就是有一天當上老大,那就平步青雲一飛沖天了。我們說的毒販都很窮是指大多數站在街角賣毒品的,這個行業的高層,比如那20多個董事會成員,那可是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香車美女榮耀,想要啥有啥,這是所有毒販都在追求的生活。

不過話說回來,這些董事會的成員雖然錢是賺得多,但是風險也大,動不動就會被抓然後被判個終身監禁,只要一被抓,立馬會有下面的人補上,所以整體流動性還是蠻大的,這就給了很多底層毒販一個幻想的空間。就像很多二三線的小明星、臨時演員在娛樂圈希望一夜成名一樣,只要在這個行業裡,再苦再累也還就有一個幻想、一絲希望,可一旦出了這個行業,對這些沒技術沒文化的毒販來說,連幻想的空間都沒有了,那生活還有啥奔頭呢?據那位上過大學的老大透露,他身邊的人最常找他的事就是希望他託關係幫忙找一份門衛的工作,一個門衛的職業在這些人眼裡就是上等的正經工作了。所以對這些底層貧民窟裡的黑人來說,儘管這個行業賺得少、名聲又差、又很危險,但是還有很多人願意幹。

我們經常在電影裡看到,這些黑幫動不動就要火拼,今天我把你的地盤佔了,明天你把我的地盤搶了,你可能會覺得奇怪,毒品銷售嘛,就是一門生意,大家安安靜靜地各賺各的錢不好嗎?幹嘛整天打打殺殺呢?真有那麼大的仇嗎?這些販毒真的就天生這麼暴力?還是說他們本身文化素質低,情緒控制能力差就個個都不愛講理?答案都不是,真正的答案是,打打殺殺這個事不是上面能控制的,是一個黑幫內部自然而然產生的一種行動傾向。

為什麼會這樣呢?你可能覺得是老大都太愛鬧事了,動不動就要秀一秀自己的肌肉,找其他的幫派幹上一架。其實不是,這些毒販的老大其實都很低調,他們特別希望安安靜靜地做生意,能不惹事就不惹事,能和平解決就和平解決,只要能通過談判解決的絕對不要舞刀弄槍的,他們根本不像電影裡那些傢伙一樣,一句話不合就找對方殺個你死我活,為啥呢?一方面他們也是人呀,雖然看起來二一點但是誰都只有一條命,誰沒事把腦袋系在褲腰帶上做生意呢?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其實是他們是既得利益者,他們不需要變動,只要保持現在的狀態自己就能過著不錯的日子。按照賬本上的記錄,最下面站在街角的那些人一個月的收入換算成人民幣大概兩三千塊錢,但是稍微是個小頭目一個月大概有個兩三萬,再往上一點大概一個月十幾萬。所以對各個不管大的還是小的頭目來說,目前的情景就算離最後的窮奢極欲還有一段距離,但是總體還能接受,最好安安穩穩地一步一步爬升。

但是這個穩定局面對誰不好?對他們的手下是最不好的,你想,所有人都想爭老大的位置,這是他們呆在這個行業的主要原因,誰願意一整天站在街角拿著那麼低的工資還幹那麼危險的活?所以想要在這個行業往上爬就得惹事呀,通過不斷地惹事來攪亂這種穩定的格局,最主要的還要通過惹事證明自己的能力,有了這些混亂的局面自己才有往上爬的機會和空間,不然大家安安靜靜地做生意,上面的老大和董事會幾十年都不換一下,那下面的手下還奮鬥個什麼勁呢,你說是吧?下面的人惹事了,做老大的自然要出來擺平,血債血償殺人償命,一來二去的這個行業自然就充滿了戾氣。

你看,表面上看這些底層的毒販好像整天沒腦子的惹是生非,但是要是聚焦到一個具體個體的自身利益,這樣看似無腦的舉動是不是也是理性的呢?經濟誘因在這裡對這個行業的老大和手下就起著完全相反的作用,這也印證了我們說的設置激勵機制的複雜性。每個人都是在自己的格局下做出自認為理性的選擇,但是所有選擇放到一個整體裡面就構成了相互矛盾的混亂局面,所以這個世界根本不是傳統經濟學家幾個公式幾句話就能說清的,它本身非常的複雜,這才是世界的真相。因此想要成為一個聰明人,就只能像頂級的象棋選手一樣,一次往後多想幾步,多考慮幾層,不要用簡單的因果關係去替代相關性,這樣才能慢慢接近真相,而不是被腦袋中那個想象的世界所迷惑。

我們前面說了毒品生意其實和麥當勞的生意差不多,既然都是做企業,那明星產品就至關重要,每個公司都想製造出一個爆款產品,每個行業也都在等待一個明星爆款產品。毒品行業也是一樣,在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這個行業出現了一個現象級的超級爆款產品,叫做“快克”,它是可卡因的一種精煉產物。原來可卡因特別受那些高端的吸毒者歡迎,為啥呢?因為可卡因特別貴,只有高端人群才能玩得起。但是快克很便宜呀,一點點可卡因可以生產出很多快克,稍微有點商業常識的都知道,這種把高端產品普及化的商業模式肯定大受歡迎,就像以前電腦是大公司才有的,喬布斯把電腦放進了每個人的家裡,這樣的商業產品肯定會大獲成功。快克也一樣,自發明以來就大受歡迎,這後面就帶來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先是毒品行業開始變得繁榮了,以前站在街邊那些販毒的,賣到二十七八歲發現自己永遠沒有上升的可能,幻想破滅之後就退出了,開始找其他正經的工作。

以前到了這個年紀還在混幫派的要麼已經成為大頭目,要麼就在監獄坐牢了,要麼已經掛了。但是現在不一樣,因為這個毒品的利潤很豐富,銷量也好,很多本來應該退休的人發現靠賣這個可以養家餬口了,因此大量的人開始進入了販毒行業,接著引發的反應就是暴力活動開始急劇增加。據說就這一個產品讓黑人這個族群的發展水平倒退了10年,城市黑人青年的殺人率開始翻了兩番,犯罪學家都覺得美國不可救藥了,沒有人能阻止這種趨勢,甚至他們還預測青少年犯罪馬上就要迎來一場腥風血雨。但是過了幾年大家發現,媒體大肆傳播的那種民不聊生、生靈塗炭的情景並沒有發生,相反,幾年間所有的犯罪率開始神奇地持續下降,所有的指標都開始變得越來越好,整個社會迎來了一個欣欣向榮的景象,這是怎麼回事呢?怎麼真實的情景和媒體預測的完全相反呢?那些罪犯都跑到哪去了?是警察把他們都抓起來了還是他們突然都改邪歸正了?列維特給出的答案是,那是因為罪犯被他們的母親在肚子裡的時候就殺掉了。

列維特怎麼得出這個結論的?明天的《魔鬼經濟學3》為您解答。故事同樣非常精彩,歡迎繼續關注。

-END-

歡迎關注我們的頭條號,更多文學、歷史、心理、經濟、哲學書籍下次和你見面,我們不見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