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學生,高考仍然是你們改變命運的最大機會

農村學生,高考仍然是你們改變命運的最大機會

祝大家能夠金榜題名

經常有人問我,考大學有什麼用,現在大學生工資又不高。

作為高考戰爭的勝利者,我一直堅信,高考是農村孩子改變命運的最大機會。

我想講三個人的經歷。

01

第一個人是我姑父的二叔,帝都某大學,院士,一級學科帶頭人,長江學者。

我家鄉在農村,出這種大人物很了不起,到處都是他的傳說。

還曾經有個笑話,這個教授評上院士後衣錦還鄉,就回家探望鄉人。村裡跟他一起玩的幾個人也都老了,吃飯坐在同一席。這幾個老頭不知道院士是什麼‘官’,一起吃飯時都叫著他的小名(小名好像是“二柱”)聊天,隨和嘛,院士同志也沒有介意,聊得還比較嗨。

飯吃到一半,突然一個大車隊開進村裡,是我們地區的副市長帶著縣委書記看望院士(到目前為止,我們市只有4名院士),親切握手,噓寒問暖,一口一個“X老”,院士大人也不客氣,說了幾句勉勵他們好好建設家鄉的話。

副市長和書記走後,其他幾個老頭瞬間不淡定了,有一個老頭嚇的說話都哆嗦了,都不知道該怎麼稱呼院士同志。他們不知道院士多大,但知道副市長和縣委書記多大,看副市長的反應,院士比市長都要大!老人都拘謹起來,後來那頓飯吃的叫個尷尬。

這個院士的經歷非常勵志。出身甚至不能說草根,應該是極度貧苦。家裡四個男孩,排行老二,父親死得早,只有一個老母親辛苦撫養。

在我們那地方,70-80年代,四個孩子只有一個老媽的情況也是最苦。有一年實在拿不出學費,他媽讓他退學,班主任老師又心疼又珍惜,幫著掏了5塊錢學費才沒有輟學。

學習很爭氣,從小學開始就一直是全校第一,上了高中後,好多課都是他幫著老師講,因為老師已經教不了他。

高中沒畢業,家裡實在窮的開不了鍋,老媽尋死覓活讓他不去上學,不得不回家務農,當了一年農民。

他大哥作為兄長,也是未來的一家之主,為了給家裡增加勞力,讓他娶媳婦,在我們農村17、8就可以娶媳婦;家裡實在是窮,窮的全縣都出名,媒人都不上門,也沒人願意嫁給他們家,最後娶了個媳婦,是個禿子,可想而知他家有多窮。

過了一年這種生活,實在忍受不了,揹著家人參加高考,被石油大學錄取,當時上大學不收學費,還管伙食費用,家裡就攔不住了。上大學一年後,回家跟媳婦離婚(應該也不叫離婚,當時沒辦手續,就是農村請了飯)。

一直很優秀,後來又考研,讀研期間娶了他們學校校長的女兒;然後一直往上讀,在清華讀博,留校工作,海外交流,又回到石油大學當教授,沒過幾年又拿到長江學者、傑出青年等頭銜。

成果累累,前幾年評上院士。據他說評院士評了好幾屆,最終能評上要感謝現任領導人。因為前幾屆院士評選時都是各種黑幕,像他這種沒有背景、沒有關係的只能當炮灰,這屆政府整頓學術風氣,樹立典型,他才憑實力上了院士。

我跟他見過幾次面,很和藹很樸實(當然他老婆出身富貴,比較挑剔),他說:“現在所得的一切,都跟之前的經歷有關,所以不管是苦難還是幸福,我都感恩。”

有著很多好學生的通病,喜歡別人誇獎和奉承,估計這是貧苦生活給他留下的印記。

02

第二個人是我哥。

我哥比我大五歲,學習很好,也是經常考學校第一那種。我小時候家裡很窮,當然現在也不富裕,但我父母很開明,就認定讓孩子唸書。

我媽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倆孩子上學,是很花錢,但看著學習成績好,這錢花的舒坦。”

初三那年,我哥青春期逆反,跟人打架,談戀愛,中考沒有考好,差我們縣一中錄取線4分。一中規定,低於錄取線只能當自費生,多交5000塊,而且低幾分,再多交幾千。我哥這三分,在99年那個夏天,值9000塊。

我爸為了我哥能上一中,拿出家裡全部積蓄,又借了好幾家才湊夠,欠的債兩年才還清。

我爸借錢時低三下四的樣子都看在我們眼裡,我哥知道自己不對,高中學習老實多了。入校班裡排名40多,最後高考全班第一。

當然我們那教育水平不好,他這全班第一也只能上個不太好的一本,但總算改變了命運,成為我們村第一個本科生。在前文那個院士的建議下,來到北京某大學。

人努力了,天命也會眷顧,而且我哥屬於趕點非常準的人。

06年工作,07年拿到北京戶口,從2008年開始,北京全面收緊落戶政策,08年以後工作的本科生就很難拿到戶口;

09年經濟形勢不好,他所在的公司要支持不下去,很多人離職,我哥猶豫好久,膽子小沒敢動,突然國家要全面發展他們那個行業,北京政府入股做了股東,起死回生,待遇提了不少,而其他走的人都很後悔;

15年公司集資建房,比市價便宜一萬,緊衣縮食各種消費貸湊齊首付,買了套120平米的房子,房子下來後,2016年開始,北京房價瘋漲,那套房子就漲了300萬以上。

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自帶“錦鯉”體質。

這一切改變的起點,都是那個夏天的高考。

03

第三個人是我。

總體而言,我的求學之路比我哥順利,中考全校第一,高考全班第一全校第九,是我們村第一個重點大學大學生。一家兩個所謂的‘高材生’,我爸媽在我們那邊挺出名的。

後來我保研本校,然後又拿到美國名校的博士全獎。今年博士畢業後,在北京一家科研機構工作,帶戶口和事業編制。剛剛組建家庭,收入還不錯,雖然與北京房價比杯水車薪,但相比留在村裡的小夥伴們,命運有了巨大提升。

年少時思想激進,又在高考大省,高中時度過了非常艱苦勤奮的三年。那個時候,滿滿都是對高考的怨恨,覺得這種制度,把人的性格和能力都磨沒了,簡直‘摧殘人才’。

後來隨著個人成長,身邊很多同學同事出身官富二代,有著超出一般人很多的家境和環境。而我能跟他們在一個行列,沒有高考是不可能的。即使說我的某些性格和能力被高考磨掉了,相比我現在所得,代價仍然可以接受。

況且殘酷的高考也不一定會摧殘人的能力和性格。最近在看榜單“改革開放民營經濟100人”,榜單中馬雲、馬化騰、張朝陽等大佬,一半以上的人都是高考的勝利者,他們被摧殘了嗎?

所以高考,其實是國家對個人的饋贈。

04

這幾個人的經歷很個別,不具有代表性。但對於我們家族來說,高考,是改變我們命運的唯一機會。

如果沒有高考,我應該在某個城市當農民工,扛著瓦刀砌水泥;我哥應該在當地做小買賣,回家看著臃腫的老婆和膝下的兩個孩子,發愁明年的生活;院士同志應該老態龍鍾,坐在村口跟老太太鬥嘴,併發愁自己孩子的彩禮錢。

而現在,這三個農村人,獲得了高考巨大的饋贈。

我想不嚴謹的說一句,高考,仍然是農村孩子改變命運的最大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