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如果人人都理解你,你該是有多平庸

劉強東:如果人人都理解你,你該是有多平庸

開心點吧朋友們,人間不值得

說到劉強東將不被起訴,就突然想起李誕之前說的人間不值得,事件之後,小編將繼續關注此事,我會把手中的筆注入正能量形象,文體兩開花,弘揚中華文化。

“人間不值得”這是一句前陣子非常之火的“梗”。

許多人奉若至理,猶如冬日裡一縷陽光劃破嚴寒。

人間為什麼不值得?

當理想與現實差距過大時,要明白:世界有它自己的運行邏輯。

每個人都是趨利避害的。當這麼多趨利避害的人聚成一個社會,自然有它體現這一特點的方式。

適度改變理想,這或許有點犬儒,但是對精神健康有好處。

生命的本質是荒謬。群體會本能排斥不同。如果過於執著於意義、理想,面對現實,可能會導致抑鬱。

比起抑鬱,適度改變理想顯然划算得多。將理想改變成與現實更和諧的樣子,才能更長久地堅持下去,直到實現。

人間本就是這樣,它不值得你難過,先照顧好自己吧。

——以上回答出自一知乎用戶

劉強東:如果人人都理解你,你該是有多平庸

當李誕被問及為什麼人間有這麼多不值得,他是這般說的:

這個問題也和朋友討論過,歸因於一點,就是創造。人有了智力不滿足於只是生活,不滿足於只滿足自身的慾望,想通過這份智力去創造,在這個世界上憑空描繪出一些東西 ,以此給自己帶來更新鮮的快樂,那種快樂是獨特的。

以上都提及了一點,那就是關於生活的意義。

前者認為如果太執著於意義或理想,會被現實所體現出來的差距打擊得遍體鱗傷。

後者認為,生活的快樂在於創造出一份憑空的獨特。

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

喬伊斯有一篇《阿拉比》。

講的是一個青春期的小男孩,如何暗戀鄰居家的女孩。週末小男孩邀請女孩去集市約會,女孩卻因為有事而不能前往。男孩便一心只想前往集市為女孩捎點東西回來,他克服阻礙,終於在集市結束前趕到那裡,但是集市已經臨近關閉了。想為女孩買個禮物,最後卻沒有買成。

文章最後寫道:“不久集市將要熄燈,大廳的上半部現在已經完全暗了下來。他覺得自己像一隻被虛榮心驅使與嘲弄的可憐蟲,他感到了深深的痛苦。”

劉強東:如果人人都理解你,你該是有多平庸

或許有人不解故事的結尾,這不就是那種可惡的求而不得麼。

男孩執著於為女孩購買禮物,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為了前往集市是多麼具備毅力,孤身前往需要有多少的勇氣,所見識到的集市的繁美,這些遠遠要比禮物本身更有意義。

泰戈爾有幾句詩這樣寫道:

孩子,我忘了聚精會神玩耍樹枝與泥餅的藝術了,

我尋求貴重的玩具,收集金塊和銀塊。

你呢,無論找到什麼便去做你快樂的遊戲;

我呢,卻把時間與氣力都浪費在那些我永遠不能得到的東西上。

我們把生活的當成是完成任務,而任務完成,會有下一個任務,永無休止。

只有陽光灑在肩頭,才像一個自由人。

人間不值得難過是荒謬的。因為世上的歡樂幸福,總結起來只有幾種;而難過,卻有千種不同的疼痛。

遇上難過的幾率就跟買彩票沒有中彩一樣。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又會因什麼而難過。

堅持自己所想,才會是歡樂的源泉,但堅持所想,不是為了得到所想。

如果人人都理解你,你該是有多平庸

堅持自己所想,如果不能被別人理解,那是一件多麼難過的事?

朋友A是一名業務員,但是他很喜歡閱讀和寫作,據他所說每天基本會抽出一點時間看看一些古典著作,諸如《莎士比亞戲劇》、《神曲》這類風格。他的口語能力很出眾,但是總是喜歡說一些“箭射中了目標,離了弦”這樣令人摸不著頭腦的話。

說句不好聽的,這人彷彿在裝逼!

除了閱讀,他同樣喜歡寫詩,經常在朋友圈更新一些看了一臉懵逼的新詩。

這種操作好像逆著社會的潮流,在主流意識裡面,“詩人”就像是吟遊在世間的另類。

劉強東:如果人人都理解你,你該是有多平庸

有次一起喝了點酒,我問他:你每天說一些別人聽不懂的話,會不會很累?

想起來這樣的話貌似有點過分。

他卻斯條慢理的說道:“如果人人都理解我,我該是有多平庸。”

我瞬間面紅耳赤,臉上這股熱度分明不是酒精造成的,而是發於內心的慚愧。

人生的本質是孤獨,所以人與人之間才會努力聚攏在一起,去相互理解,去用熱鬧去裝飾自己。

人與人之間,可以說很投機,但是永遠不能對他人真正感同身受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所在。

你可能很酷,所以你的生活很嘻哈;

你可能很文藝,所以你的生活很安靜;

不用哀求他人的理解,做自己,就是最有價值的事。

瀑布流淌:自由之後,才有歌唱

這是一首泰戈爾的詩,原翻譯是:瀑布歌唱道,我得到自由時便有了歌唱。

後來被馮唐重新翻譯成瀑布流淌:自由之後,才有歌唱。

這句話的大意是:

河流平時流淌的時候是枯燥無味的,只有遇到陡崖峭壁,才算是真正的自由,直衝底谷碰撞發出響亮的聲音。

人生的路程不可能是跌宕起伏的,而是平緩之後,遇到驚喜,這驚喜也只是短暫的,而後又歸於沉寂。

劉強東:如果人人都理解你,你該是有多平庸

作為馮唐好友的李健,是對這句詩最有力的證明。其因10年的一首《傳奇》,慢慢走進大眾視野,而後參加歌手、好聲音等迅速走紅。

可誰知道在《傳奇》之前,李健退出“水木”後的足足7個年頭裡,即使中間仍獲過“最佳創作獎”,但仍發不出什麼聲音被人提起。

李健形容:7年的時間足夠可以讓自己沉澱下來,習慣一些孤獨和不解,做自己喜歡的事。總會有一些作品,一些音樂,能給自己很多的安慰。

有多少所謂的閃光,就會有比它多上千萬倍的灰暗時刻,偉大都是用卑微換取的。

對於年青人來說,我們目睹了發生過的事情,那些時代的豪言壯語,並非是為我們而說出口的。對於我們而言,人間那有那麼多值不值得,挺住就意味著一切。

說在最後

作者並不是媒體人物,寫寫文章只是作為生活愛好。

也喜歡跟不同意見評論交流,所以基本每條評論都會回覆。

文章的內容和回覆的評論儘量做到客觀公正,多寫一些值得思考的東西。

若有喜歡的可以點個關注,給大家帶來更多精彩內容,在此感謝!

劉強東:如果人人都理解你,你該是有多平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