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鸡血到鸡汤,我们还需要冷静地看待国足

九点半的中韩“大战”如期而至,零比二的结果不出意料。

从鸡血到鸡汤,我们还需要冷静地看待国足

“大战”是为了迎合赛前媒体的渲染被打上了引号。当打开国内某知名足球论坛的时候,所有“置顶”和“深度”都是关于中韩之战,360度无死角地对于国足的吹嘘,也有挖苦韩国黑历史的,反正都是一个意思:我风头正劲,好好干你。

从鸡血到鸡汤,我们还需要冷静地看待国足

从鸡血到鸡汤,我们还需要冷静地看待国足

(接连击败第一次参加亚洲杯的吉尔吉斯斯坦和菲律宾后,我们的球迷喊出了这样的口号。赢球很高兴,我们的球迷也很可爱,但还是要冷静面对事实)

而在昨天的公众号上,“老球皮”发表了一篇像是“唱反调”的文章——想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来评价分析一下双方的情况,这和铺天盖地的吹嘘格格不入,

上海人有个一直被人诟病的特点:两人“干架”只动嘴,不动手。昨天大致也是这一个样子,动嘴的是媒体。

从鸡血到鸡汤,我们还需要冷静地看待国足

(从信心爆膨到差距较大,媒体人带着我们坐了一次过山车)

昨天的国足并非是“最强”,个中理由,可能是为了避免红黄牌,也可能是为了避免伤病,也可能是为了锻炼。比赛过程不多赘述,大致就是国足像个哑铃,而韩国队就像是捏着哑铃的手——节奏被韩国队牢牢掌控。

从鸡血到鸡汤,我们还需要冷静地看待国足

零比二的比分,很合理,也达到了里皮的“目的”。

盲目的乐观和勇气,来自于小组赛前两场。国足从逆转到大胜,显然在一个“上升通道”,而韩国两个一比零,尚处在“盘整”阶段。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所有的媒体都觉得多少年来的委屈,会在这一战中“发生裂变”,但可惜,最终还是在积累“量变”。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勇气,显然不是梁静茹。

从性质来说,这只是一场小组赛。如果考虑到比赛的实际意义和两队已经出线的情况,这一小组只需要进行吉尔吉斯斯坦和菲律宾的比赛就行了。猜个拳也能达到一样的效果,这只是一场决定名次的“表演赛”,不需要太过于重视。

从比赛本身来看,虽然结果不理想,但还是让人欣慰。中国队进行了非常大的尝试和轮换,在最大程度上进行了阵型的改变。金敬道出任边锋、张呈栋出现在了左边后卫,刘洋大幅度前提作为左边锋,于大宝不出意料地首发,刘奕鸣担任中卫。无论是从防止黄牌停赛的角度,还是处于锻炼轮换的角度,里皮都布置得很细致。

从鸡血到鸡汤,我们还需要冷静地看待国足

(老爷子还是相当厉害的)

如果说一开始,里皮只是把“锻炼”作为这一场比赛的目的之一的话,那换下郑智则充分把“锻炼”变成了唯一的目的。里皮是老辣的,至少目前是。在一场“关注度极高”的比赛中,并没有倾尽全力。这是一种对自我的保护,也是对队员的保护。在保护的同时,还用一场高强度的比赛达到了“以赛代练”的目的:金敬道26岁,刘洋23岁,刘奕鸣23岁,如果韦世豪可以上场,他也应该在其中。这些都可能是未来几年内和下一届冲击世界杯中的重要球员,他们需要这样的比赛去锻炼。

输也输了,生活还得往前看。我们以小组第二出线,16强将面对泰国队。对这个对手,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场1-5,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6年,而在那场惨败后,我们接连两次击败过对手。但对于一向把东南亚足球视为“大礼包”的国足来说,那道伤疤和它之后引发的事情,很难在短时间里消除掉。

从鸡血到鸡汤,我们还需要冷静地看待国足

泰国属于典型的东南亚足球风格,小技术出色、速度快、灵活。我们和他们的比赛,有点像老甲A时代的北派足球Vs南派足球,很难说哪种风格更加优势,关键就看哪支球队可以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虽说东南亚足球发展迅猛,但我们的实力应该还在泰国之上,并且相较于身体强壮、技术不差的中西亚对手来说,泰国还算一个很好的选择。

从鸡血到鸡汤,我们还需要冷静地看待国足

(老球皮,侬确定伐,吾范大将军闲话白讲的喽)

只是输给韩国,掉到小组第二,即便国足淘汰了泰国,八强战极大概率将遭遇伊朗。这一届伊朗实力强大,历来又是我们的苦主,想要再进一步,真的很困难。

罢了罢了,结果是舆论导向的基础。昨日一败,“媒体们”已经开始把先前的“鸡血”换成了今日的“鸡汤”。倘若国足真的捧杯,吹嘘里皮明智的“战略放弃”又会涌现;而一旦国足淘汰赛发挥失常,又会怪罪里皮的“轮换”让主力失去了状态。

其实大可不必,中韩大战结果根本无需在意,就像我们昨天的推文想表达的一样——看点多,但并不是那么重要。也许部分媒体和球迷的“逻辑基点”就是结果,但是事实上,就像勒庞在《大众心理学》中说到的那样,群体往往看到的只有“G点”,没有逻辑。

纯粹的竞技,不需要附着太多无意义的情感。对于国足,爱也好,恨也罢,赢也行、输也了,我们永远支持着他们,就行了!

从鸡血到鸡汤,我们还需要冷静地看待国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