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小伙每月往返2400公里,一辆摩托车骑行了近十年,风雨无阻


从闽侯廷坪乡溪坪村大垅自然村到福州市区,100公里的路程,其中有70多公里是崎岖不平的山路。这段路,李申利一个人、一辆摩托车,走了近十年,风雨无阻,每月行程达2400公里。用李申利的话说,这是他的“求生之路”。

李申利34岁,是个80后小伙,18岁高中毕业后,为了追梦,他背上行囊,踏上了去往福州城区打工之路。2007年5月,他的身体出现了严重状况,去医院一检查,被诊断为:末期尿毒症。2008年开始做腹膜透析治疗,2010年底,治疗失败,只好转做血液透析治疗,“每周一、三、五,都要去福州市区的一家医院。”李申利已经被尿毒症折磨得双肾萎缩,平时几乎没有尿液,肾脏的功能完全由透析机替代。

李申利每周做三次透析,一次就要在床上躺4个小时,对此李申利只有无奈地接受。每每想到同龄人正在外面风风火火地闯荡打拼、风风光光地回家时,他就倍感伤心、失落和孤寂。因为尿毒症,李申利失去了劳动能力和经济来源,于是,他不得不中止打工生涯,重回深山老林生养自己的小村子里。


昂贵的治疗费用很快掏空了李申利的多年积蓄和父母的家底,以至于债台高筑。为了救儿子,大字不识几个的父母只好双双走出大山,到闽侯县城做环卫工挣钱,月薪只有2000元。

李申利的家背靠土坡,泥巴地上爬满了青苔,空旷的木屋几乎与大山融为一体。大垅村全村仅有三位村民留守,除了他,另外两名是鬓发斑白的老人。李申利每天有空闲时都会出门转转,和他们闲聊几句,以此打发无聊难过的时光。因为生病早,李申利至今依旧单身。

做完透析治疗后,夜幕已经降临,李申利大多会选择搭公交车赶到闽侯县城,等到翌日再骑摩托车回到大垅村。熟悉的行程、孤独的身影,来来回回、风风雨雨,只为心中强烈的求生欲望和未尽的孝道。

小村子所处的乡镇,每天往返县城的中巴线路很少,赶不及透析。为了节省费用,李申利每次要骑两个多小时摩托车,从村里到闽侯县城,再坐一个多小时公交车到福州市第一医院,做完再原路返回。用他的话说,这是他的“求生之路”。10年的透析经历让李申利对此流程轻车熟路、习以为常,每次做透析在他这儿都显得特别云淡风轻。

其实,每次做完透析后,李申利都感觉非常疲惫,很想休息一下,但是没有办法,哪怕是县城最便宜的旅馆,在他看来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骑摩托车走的基本都是山路,有时遇到下雨天,加上人晕晕乎乎,滑倒摔伤是家常便饭,甚至好几次险些没命。”李申利叹道。

10年来经历1560余次透析治疗在他身上留下的针眼逐渐淡化,长成了一个又一个的肉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这就是他的人生!什么都做不了的生活也曾让他万念俱灰、情绪跌落到冰点,一度陷入绝望的深渊。

但一想到为了给自己攒医疗费,年迈的父母还在外面吃糠咽菜、苦苦打拼,李申利心中又是多么的不甘和愧疚啊!他咬牙告诉自己:“我的人生现在只有一件事,就是努力活下去。我还要尽孝!让含辛茹苦的父母过上好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