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環之下的危機:迪拜經濟衰退的前因後果

說到迪拜,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富有”二字。棕櫚島、哈利法塔、帆船酒店……迪拜人不僅富,而且富得張揚,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摩天樓,向世人宣告著迪拜的財富。

光環之下的危機:迪拜經濟衰退的前因後果

世界第一高樓“哈利法塔”

但誰能想象,這樣富有的迪拜,曾經窮到連10萬英鎊的工程款都掏不出來?

時間退回1958年,迪拜還只是以打漁和珍珠出口為主業的村落。老酋長謝赫拉希德決定將城內的運河迪拜河加寬,方便大型船隻進出,拉動貿易。

這項工程預算是10萬英鎊,然而當時迪拜經濟拮据,掏不出這筆錢。謝赫拉希德向英國和科威特借錢均遭拒。不得已,最後幾個本地商人拼拼湊湊,才使工程得以啟動。

誰能想到,不久之後,這個小酋長國便時來運轉。迪拜於1966年發現石油,1969年輸出第一桶原油,1975年石油經濟佔GDP54%,通過“黑金”完成了原始資本積累。

進入21世紀,迪拜並未因石油減產而導致經濟衰敗,正是歸功於在油元經濟高峰期完成的基礎設施推動了多元化經濟發展。從2000年開始,非石油經濟已經佔到迪拜GDP總量的90%。

不過,迪拜的高速基建模式也並非牢不可破。

2009年11月25日,迪拜酋長國宣佈﹐將重組其最大的企業實體迪拜世界(Dubai World),這是一家業務橫跨房地產和港口的企業集團,著名的棕櫚島、帆船酒店均隸屬其旗下。迪拜還宣佈,將把迪拜世界的債務償還延遲6個月。

2008年金融危機的陰影尚未消散,迪拜世界債務償還推遲的消息一出,立即在全球市場引發了恐慌。26號的歐洲股市重挫,作為迪拜債權人的各大歐洲銀行股也遭到拋售。迪拜最高財政委員會主席發表聲明,表示明白巿場,特別是債權人,關注迪拜主權投資基金,迪拜世界,要求暫停還債,但強調必須採取果斷行動,處理債務問題。

光環之下的危機:迪拜經濟衰退的前因後果

迪拜世界的LOGO

車廠可以癱,投行可以垮,連政府也可以破產,金融危機下唯一還在大張旗鼓,宣傳奢華大搞建設的地方,便要屬沙漠裡的希望綠洲迪拜了。可如今,欠債近六百億美金的迪拜政府企業迪拜世界正式宣佈,無法按時償還馬上到期的三批總額57億美元的債務,要把償還日期延長到明年5月底以後,綠洲成為海市蜃樓,評級機構迅速調低迪拜政府相關資產評級,穆迪更將部份相關企業降至垃圾級別。

幸運的是,這一次,最糟糕的情況最終沒有發生。由於負債金額不算過於巨大,加上迪拜政府積極尋求各方支援,在阿聯酋七個酋長國中的“老大”阿布扎比的幫助下,迪拜最終平安渡過了這次債務危機。

探究迪拜能夠平安渡過危機的原因,主要是由於迪拜世界的債務相當透明,而且並沒有介入過於複雜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債務違約造成的乘數有限;此外,儘管跨國銀行可能會遭遇較大沖擊,但發達國家政府不會再度讓雷曼破產的悲劇重演,在政府各種支持下,跨國銀行和迪拜世界最終達成了債務重組協議。

不過,2009年的危機還是狠狠地挫了一次迪拜的銳氣。雖然世界第一高樓哈利法塔在2010年順利完工,但迪拜另一個雄心勃勃的工程“世界島”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它在金融危機中被拆分賣掉,之後徹底淪為一個“爛尾工程”。直到現在,規劃中的300多個島嶼只建成了9座,而其他島嶼的開發依然遙遙無期,真是苦了當初高價買下這些島嶼的投資者。

光環之下的危機:迪拜經濟衰退的前因後果

迪拜世界島。這些人工島早已建成,但開發卻遙遙無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