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個神結局,我斷定「如懿」超越了「甄嬛」

播出了快兩個月的如懿傳終於是落下帷幕了,也許這部戲的基調一直都是喪,沒有延禧的大快人心,但也是一部不錯的作品。

《如懿傳》

因為這個神結局,我斷定「如懿」超越了「甄嬛」

剛開播時被"周迅公鴨嗓"、"周迅玻尿酸"、"太后米老鼠耳環"打了悶頭一棍的劇主,悄摸摸追完了大結局,終於敢硬起腰來,給《如懿傳》叫一聲好。

幾十集的悶氣,攢到後期一起爆發,情緒酣暢淋漓如水銀瀉地,周迅演技更是讓人擊節讚歎。

因為這個神結局,我斷定「如懿」超越了「甄嬛」

追下去的人很快發現,周迅霍建華的小年輕戲份結束後,《如懿傳》的美術火箭式飛昇,拍出了真正的電影高級感—

因為這個神結局,我斷定「如懿」超越了「甄嬛」

《如懿傳》大結局少見的大悲收場。

就算硬凹了奸妃魏嬿婉的悽慘死狀,看得也是悲憤鬱積,無限傷感。

畢竟,人家的兒子最後成了皇帝。

而如懿呢,血脈斷絕,心死神滅,一無所有。

因為這個神結局,我斷定「如懿」超越了「甄嬛」

帝后最後一面相見,薄情寡恩幾十集的弘曆,似有悔意,言語上放低了姿態,想著木蘭秋獮歸來,再續前緣。

如懿沒有答話,沒有落淚,甚至眼睛裡連淚光都沒一絲,她只是微微一笑,淡淡說道:

你知道蘭因絮果嗎?我少時讀的時候,只覺得惋惜,如今卻明白了,花開花落自有時。

因為這個神結局,我斷定「如懿」超越了「甄嬛」

連"臣妾"的稱謂都省去了,只剩"我"了。

此時,如懿身染沉痾,卻不再服藥,將褐色湯汁澆進那株早已死去的綠梅盆裡。

那是皇上早年贈送的,當時如懿還說:"綠梅難得,皇上的心意更難得。"

因為這個神結局,我斷定「如懿」超越了「甄嬛」

他一心要立她為嫡福晉,不成,也要把新婚夜留給她共度;

迫於規矩不能一同入畫,彼此各畫了對方小相,裱起同框;

她屢遭牽連,他說了很多"我會護著你,有我在,你放心";

終於立她為後,他信誓旦旦,

"我們同在畫中,相依到老";

因為這個神結局,我斷定「如懿」超越了「甄嬛」

最甜的時光,莫過於兩人偷跑出來,避開眾人,共遊蘇杭,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皇后,只是一對凡俗夫妻,屬於彼此的"娘子夫君"。

因為這個神結局,我斷定「如懿」超越了「甄嬛」

可惜,愛得多盛大,敗得就有多狼狽。

最傷人的愛情,莫過於蘭因絮果。

就因為念念不忘初時的美好,被猜忌傷害時也無法抽身離去,直至最後情傷肺腑,一敗塗地。

因為這個神結局,我斷定「如懿」超越了「甄嬛」

就像劇中的如懿,一直都很清醒,清醒地看著自己沉淪,就算抹去自己的一切痕跡,無愛亦無恨,終是無法自救。

因為這個神結局,我斷定「如懿」超越了「甄嬛」

皇帝說如懿不如孝賢皇后賢良,不如炩貴妃和順。如懿說皇帝剛愎自用、薄情寡性、自私虛偽。

因為太瞭解對方最在意什麼,所以最傷人的話,總是出自最愛的人之口。

用一句話來概括《如懿傳》的觀後感,是它——

"過於真實,引起不適。"

因為這個神結局,我斷定「如懿」超越了「甄嬛」

如今,《如懿傳》的豆瓣評分,也從6.6一點點升到7.4。

因為這個神結局,我斷定「如懿」超越了「甄嬛」

有人評價《如懿傳》是一部婚姻啟示錄。

撇開一切改編戲說,一個紫禁城裡的女人,在禮法森嚴的時代,放著皇后的寶座不要了,斷髮休夫,該是很愛很愛,又很痛很痛,最終才會一切算了吧。

但是作為現代女性,你一定得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事業,自己的小確幸,安放那一腔熱情、半世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