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美康作品:“天籟之音”藝術培訓中心的玻璃門

“天籟之音”藝術培訓中心的玻璃門║樊美康

樊美康作品:“天籟之音”藝術培訓中心的玻璃門

從“天籟之音”藝術培訓中心外走過,透過半開的玻璃門,看到裡邊聚滿打麻將的人,弟弟回過頭笑著對我說:“渭南人真幽默,一處打麻將的地方,活生生叫做天籟之音藝術培訓中心!真幽默——”

是的,渭南人的確幽默而悠閒。

我生活的地方楊劉村位於樂天大街之北,是典型的城鄉結合部,魚龍混雜,閒人多,麻將館的生意任何時候都不錯。“天籟之音”藝術培訓中心以前是否從事藝術培訓我不清楚,但從我入住這裡以來這裡華麗轉身了,變成了麻將館,玻璃門裡時時人滿為患——裡邊幾個桌子早已坐滿了人;桌子與桌子之間臨時加上了凳子。這些“臨時的凳子”們或者看牌,或者閒聊,或者“釣魚”,或者吃零食,和此刻正在打牌的人們一樣忙碌,一樣專注。頭頂的風扇“呼呼”轉動,但這裡仍然充斥著煙味兒、蒜味兒、屁味兒、零食味兒和腳氣味兒。“久居鮑魚之肆”,加之二餅、二條深入而纏綿的吸引,人們絲毫不覺得空氣惡劣,更不會因為空氣質量差而抗議示威,樂此不彼,該幹嘛幹嘛。門外那些“支桌腿兒”的人時時準備推門進來替換室內的人,玻璃門不斷打開,不斷合上,引得室內的人很不滿:“要進來就進來,要出去就出去。不停地開門,外邊的熱氣全進來了!”斥責歸斥責,仍然不斷地有人推門伸頭進來,看著室內沸騰的人,聞著惡劣的空氣,猶豫盤算著自己是進去還是離開呢?

一臉福相而略顯疲憊的老闆娘在 桌子間穿插,為積滿茶垢的空茶杯續上茶水。有人招呼的時候,她就一臉汗水地從人縫裡接過錢,去外邊的超市為這裡忙碌的人買菸,買啤酒,買方便麵。一邊接錢 ,一邊笑著嘮叨:“整天打牌,都快打死了,還要我這七老八十的人為你們買東買西——氣死我了!” 打牌的人聽她的嘮叨早已習慣,卻忍不住回過頭嗆她:“妓女還嫌嫖客來得稠啊?!”老闆娘就“呵呵”直笑,出門購物。

每天到吃飯的時候, “天籟之音”藝術培訓中心的玻璃門就開開合合得很頻繁,有人進來,有人出去,該回家吃飯的回家吃飯,該去飯店吃飯的去飯店吃飯,該給飯店打電話要求服務員送飯的就一腳門裡一腳門外卡在玻璃門上打電話,眼睛的餘光卻還在警惕地掃視著桌上的風雲變化。過不了不久,玻璃門又一次次被打開,夾餅、餃子、炒麵、涼皮從門縫裡塞進來,油烏的零錢遞給玻璃門外黑瘦的大手。吃過飯的人一邊摸牌,一邊打著飽嗝評論著吃飯者的餃子個頭太小,岐山老陳醋不夠地道;飯沒有到場的人一邊嚥著口水一邊發著牢騷,埋怨今天的飯這麼慢,一碗炒麵又不是山珍海味鮑魚龍蝦啊!

樊美康作品:“天籟之音”藝術培訓中心的玻璃門

一扇玻璃門隔著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真好。

有一天“天籟之音”藝術培訓中心的玻璃門被人砸了。緣故如下:某甲,男,楊劉村村民,蹬三輪車為生,嗜好打牌。某乙,女,楊劉村村民,炸油條為生,亦嗜好打牌。嗜好打牌者遇到嗜好打牌者,其興趣扶搖而上,頗有共同語言,時日一久,自然感情曖昧。一日,聞訊某甲在“天籟之音”藝術培訓中心打牌,而某乙亦在這裡打牌,某甲妻嫉恨不已,尋蹤而至。透過玻璃門盯視良久,見某甲打牌,某乙伏在某甲的肩膀上看某甲打牌,二人不顧尊嚴,仰人鼻息。某甲妻怒火中燒,高聲叫喊某甲滾出來。某甲猝不及防,看到矮胖的妻子砸在門口,怒目相向,頗覺狼狽,感覺在麻友們尊嚴蕩然,自然不肯回去。妻怒曰:“每天蹬車沒掙死,還有精力打牌哩!打啊,打啊,打得都黏到一起啦!”某甲惱羞成怒:“吱吱個球呢,你避——”妻返身在地面上找尋磚頭,大喝一聲:“你立馬跟我往回走——打牌打得和別人的婆娘亂鑽了!你敢再出一聲,我拍死你!”麻友們連忙起身,一半相勸,一半拱火:“要打架回去打,不要誤傷了咱們!”麻友們從某甲妻手中奪下了磚頭,扔在門外。某甲妻又拾磚在手,被人拉住而不能發動有效進攻,便“咣”“咣”“咣”幾下,把玻璃門砸得粉碎。老闆娘趕出來,指著某甲妻大罵:“臭婆娘,你憑什麼砸我的玻璃門?我的玻璃門招你惹你啦?”某甲妻毫不示弱:“我就砸了,咋了?你這裡容留一對狗男女,你這裡作成了西門慶和潘金蓮的好事,我憑啥不砸你王婆的門啊!”某甲從人空裡擠出來,被妻子揪住,一磚砸在頭上,鮮血流淌,眾人急忙撥打了120。某乙沒有說一句話,擠出人空揚長而去。

120急救車接走了某甲。“天籟之音”藝術培訓中心裡的人們又搓起了麻將。老闆娘氣咻咻地喝罵道:“我的玻璃門都被砸了,還打個屁——修業,歇業三天!”眾人起身,感慨打牌有風險,偷情須謹慎——以後再來這裡打牌一定要瞞著自己的老婆,如果想弄一點花花綠綠的事情就得戴上頭盔,舉著盾牌,三三兩兩走出去。一臉福相而略顯疲憊的老闆娘罵道:“要打牌就打牌嘛,幹嘛非得乾花花綠綠的事情,搞得我的玻璃門遭殃!”眾人回頭笑道:“我們早就發現那對狗男女粘到一起了,我們提醒你注意你不當回事,我看你這王婆是存心要作成潘金蓮和西門慶的好事哩!”

老闆娘沒好氣地叫罵:“我是吃飽了撐得,我一天能掙狗大五毛錢,我換一個玻璃門多少錢?以後要胡成去外邊開房吧,不要連累了我,我這裡再折騰不起了——”

樊美康作品:“天籟之音”藝術培訓中心的玻璃門

樊美康,1978年生於安康市白河縣。號清泉居士,筆名長安在望。現任教於渭南高新中學,陝西省作協會員。棲身小說、散文及詩歌,多篇(首)散文、詩歌分佈於各地的期刊報端,其中發表於《國際藝術在線》的《懷念伯父》、《眺望白鹿原》等作品膾炙人口,傳播久遠,深受賈平凹、朱鴻、安黎等名家讚譽與好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