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看輕的小罐茶(二)

被看輕的小罐茶(二)

01

在上篇文章描述的市場中,讓你去創業,你會走什麼路線呢?

我以前琢磨過,還跑了幾乎所有主要的茶葉產區。

1. 建立一個品牌 ,來創造溢價。

2. 重新定義喝法。

3. 要創建一個強力的渠道。

4. 創建一個標準。

想是想得挺好的,但後來我算了一下,這事沒得做。因為:太燒錢。

看不到的成本太多,多到嚇人。就拿小罐茶的那個罐子來說,你找供應鏈打聽一下就知道,從原創設計到開模再到量產,沒有500萬,搞不定。

所以制約中國茶行業老玩家的還有一個現實而骨感的條件,大多數茶企,就是小作坊,沒有資本。

比如福建南平,就是武夷山那裡。從高鐵站到山腳下,幾十裡連綿不絕的都是小廠,大多數就是一家人自己註冊個個體戶搞搞,年份好的時候,賺個幾百萬,年份不好的時候還要賠錢。根本沒有足夠的實力去挑戰國際巨頭。

而中國數以百萬計的茶企,99%都是小作坊。

02

1. 建立一個品牌,來創造溢價。2. 重新定義喝法。3. 要創建一個強力的渠道。4. 創建一個標準。

這四點其實是快速消費品的玩法。只有精通快速消費品的人才有可能在茶葉領域逆襲。

立頓這幾年在中國的銷量其實沒有很大提升。主要原因是:袋泡茶已經不酷了。已經不是區分圈層的產品了。口味上來說,只能說是普通,比喝白開水強。

我們沒有可能走立頓的成功之路顛覆立頓,因為他已經佔盡了他的賽道上的所有的優勢和資源。我們要另闢蹊徑。

被看輕的小罐茶(二)

這就是我所理解的小罐茶的起點。以快速消費品玩家的所有頂級標準來定義產品。本質上和立頓、雀巢是一樣的。只是實現路徑根據時代改變了。

三年前,我剛看到小罐茶這個牌子的時候,眼前一亮。但是我很懷疑他能不能做出來。原因就像今天很多人噴的一樣:那麼貴,有人買嗎?

後來的答案是:有。我覺得因為貴而噴,是不理智的。GUCCI的包包,BURBERRY的風衣哪個便宜了?存在即合理。

小罐茶在電商上的客單價是1200元,幾乎是行業平均值的十倍。主要用戶其實不是土老闆,年齡段分佈在18-35歲。(不相信的話,在噴之前,可以去買電商數據軟件扒一下數據)線下偏老一點,20-40歲,這是和大多數網文說的完全不一樣的。

無論是雀巢旗下的Nespresso重新定義了咖啡,還是日本的Hacci將蜂蜜及其周邊產品賣到了貴婦圈風靡,都是因為抓住了消費者切實存在的需求,抓住了品類的空檔,抓住了品類中價格段的空缺,價格意味著圈層。

03

其實,對小罐茶的詬病,很多是來自於對他掌門人過去操盤項目的公式化概括。一句話以蔽之,就是他就是來撈快錢的。

事實上,已經賺到一大筆錢的人,對再賺一筆錢的興趣並不一定很大。每個人的閾值都會提高。直到我發現小罐茶在黃山的大動作,我才看到了他真正的野心。

一個想賺快錢的人,是不會投資15個億去造一個茶葉工廠的。一個敢砸15億去造工廠的人,是有150億,1500億的野心的。

我們都被他的營銷假象騙了。他選擇這根賽道是因為他發現這裡有他能夠降維打擊的空間,是能夠實現一個更巨大的野心的戰場。

因為,茶葉是少數還沒有完成代際升級的品類。這裡不是小罐茶,也會有別人來引領一次代際升級。

其實,中國需要更多小罐茶,或者任何一種能夠提供優質工業化解決方案的茶葉企業。那麼市場自然充分競爭中,大量問題都會自己解決。同時,中國茶葉市場才能從農業世代演進到工業時代。

04

茶葉品牌化比較好理解。但品牌化為什麼大家都做不好,是因為他還沒有實現工業化。注意,工業化不代表不好,手工不代表好。比如非工業化生產的牛奶都有大量細菌。

什麼是茶葉工業化?

所謂茶業工業化是:中國茶葉從傳統的農產品的生產加工方式向現代化工業製造、智能製造轉型的革新。長期以來人們都是以農產品視角看待中國茶葉,從育種栽培、茶園管理,到茶葉初制和精製,再到分裝、倉儲及物流都是相對傳統,把這個整個流程都工業化,是代際升級的必經之路。

比如採摘。

中國大概有4500萬畝茶園,每年的採摘季節,超過上千萬農村勞動力大軍上山採茶,目前採茶工人年齡普遍較大,大部分在50歲以上,而年輕人不願意從事採茶工作,這將導致在未來20年可能出現無人採茶的狀況,同時人工採摘隨意性強,容易產生不同等級的原料混採,茶葉外觀不勻整、不美觀,導致茶葉加工品質不穩定。

另一方面,中國的茶園全部處於中南部山區,地形複雜,採茶作業環境較差,手工採茶勞動強度大、效率低,而茶葉工業4.0就是通過AI智能技術,研發智能採茶機器人,希望這些機器人可以精準識別單芽、一芽一葉等各等級茶葉鮮葉,精確採摘芽葉並進行收集分類。

再比如罐裝。

好茶是活的,是新鮮的。但是空氣、光線、水分、外力、手觸都會悄無聲息地破壞這種活性。更別說大多數中國茶葉作坊都是1688上批發地,衛生程度自行想象。

而茶行業地首個鋁罐在線充氮封裝工藝,從罐裝到充氮封膜,再到再次稱重、視覺檢查以剔除不符合國標的產品,直到塑封,整個過程全部由智能化、全自動機械手臂完成,徹底隔絕了來自空氣、陽光、水分、外力和手觸對茶葉的品質影響。

光這一條線就花了2年多,600萬。

還有現代化的供應鏈。這是衡量一個產業鏈條是否已經進化成熟的重要指標。

我調研了一下小罐茶的供應鏈。

給蘋果生產鋁製品的的長盈;得過紅點獎的裕同、世博會官方印刷商當那利;服務蒙牛、伊利、光明等國內知名乳品商的全為;還有眾誠、高陶、富雲帝、梅特勒、石田等等,全都是一流供應商企業。

能否實現產業鏈協同,是一個實體企業有沒有邁入新時代的標誌。小罐茶,不只是做茶,而是在重構茶產業鏈。

05

在我們的《在這裡改變偏見》欄目,我們分析過拼多多,分析過瑞幸咖啡。後臺也有人罵我,但是我是無動於衷的。

因為我相信:如果一個事情存在,而你覺得很不合理。那麼問題主要是出在你自己身上。

有時候,我們看不懂為什麼拼多多上超便宜的產品有人買,本質上和你看不懂為什麼這麼貴的茶葉也有人買是一模一樣的。很多人覺得拼多多是騙窮人,又覺得小罐茶是騙智商稅。本質上和你喜歡買MUJI,都一樣。

這還不是重點,重點是,我認為小罐茶想做的真正的事情是成為茶葉的領導品牌,並定義及引領它的工業化標準。

經小罐茶的點燃,茶行業的升級變革已經開始,這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未來會有更多的小罐茶們誕生,小罐茶只是其中一個路徑。這也是中國經濟發展迄今,大量行業應該去做的事情。

小罐茶對於茶行業最大的價值在於,它做到了市場端的品牌化,加工端的工業化,上游端的生態化,帶動整個行業升級。這不只是做茶,而是在做茶產業。

如果只是從營銷文案角度來解讀,我覺得這是把小罐茶看輕了。小罐茶的成功,核心在於其底層產業架構的重構,營銷只是浮於表面的皮毛小技,真正聰明的人不會,也不應該被這種東西遮住雙眼,更不應該陷入情緒化的批判。

當然,這一場風波也告訴我們:中國企業要走下去,必須得更穩健,不能過度依賴廣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