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慧泉:不要聽段子決策、不要看抒情散文決策、不要僅聽經濟學家決策


在轉型升級過程中,其實結構性的機會到處都有,關鍵看怎麼理解。所以,不要聽段子決策、不要看抒情散文決策、不要光聽經濟學家決策。經濟學家的分析基於邏輯可能是成立的,但是企業家還是要做“草根”分析。

演講: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 曹慧泉

整理:本刊記者 辛國奇

曹慧泉:不要聽段子決策、不要看抒情散文決策、不要僅聽經濟學家決策

習總書記在2018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我們觀察經濟,要從長期大勢看當前趨勢。

傑克·韋爾奇先生曾經說過一句話:我們往往容易高估短期變化,又往往容易低估長期變化——這會導致我們在做判斷的時候,有時候更多聚焦於短期,而忽略了長期趨勢。所以,一定要把長期和短期結合起來看問題。

1

從需求側、供給側看企業發展策略:鉅變下的堅守

黨的十九大時,黨中央對社會主要矛盾做了一個全新的判斷:當前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我們的企業家,是不是都真正理解到了這個變化背後的意味?“有沒有”和“好不好”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原來更多的是要發展生產力來解決“有無”的問題,是在關注“量”,現在來說更多地關注“質”。

目前企業發展的大背景是什麼?

從需求側角度來看,第一,國內市場需求還有很大的空間,2018年,中美國內市場旗鼓相當,中國社會零售總額約為5.95萬億美元,美國約6萬億美元,而按照各自的增速來看,2019年中國社會零售總額完全可以超過美國。

曹慧泉:不要聽段子決策、不要看抒情散文決策、不要僅聽經濟學家決策

市場需求就決定了全世界都對美國市場趨之若鶩,都希望進入這個市場。那麼,現在中國也到了成為全球最大市場的臨界點上。

第二,目前中國中等收入階層人數大約在3億-4.5億之間,這一數據超過了美國總人口。應該說無論是人均收入,還是我們中等收入階層總量,都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這就意味著消費升級與消費結構變化,根據媒體報道,中國2017年恩格爾係數已低於30%,屬於富裕國家消費結構,人們在新的消費形式、生活質量、個性化消費方面會有更多的需求。

從供給側角度來看,一方面,人口紅利、土地資源、環境約束等幾大要素均已發生變化。中小企業在過去兩年感受最深的,可能就是在環境方面的壓力和約束越來越大,越來越明顯。資金、社保、法規、安全等方面的變化,也都帶來很多新的問題,也就是說要素供給變化很大,所以傳統產業紛紛發生蛻變。

因此,傳統產業實際上面臨著巨大的改變。這就要求傳統產業必須升級,生產方式必須改變——由簡單機械作業逐步要上升到智能製造,整個生產流程都要智能化。

曹慧泉:不要聽段子決策、不要看抒情散文決策、不要僅聽經濟學家決策

從另一個角度看,研發投入方面,中國跟美國之間大致還差了將近1000億美元,但由於兩國人力成本和科研投入方面結構性的差異,我們在研發方面產生的效果,某種意義上講,可能跟美國已經很接近了。2017年,中國申請專利數在142萬件,而美國還不到100萬件。

與此同時,供給側的另一邊是新興產業的高速成長,說一組湖南的詳實數據:移動互聯網2018年產業收入1060億元,工業機器人增長1.3倍,新能源電動汽車增長86%,3D打印增長52%,航空產業增長30%,電子信息產業增長20.8%。由此可見,新舊動能之間的轉換是非常劇烈的。

過去兩年,湖南省評選了480家專精特新企業,它們的平均研發投入達到了營收的4.57%,獲得的發明專利數有1890件。這些中小企業的發展表明,只要抓住市場脈搏,滿足了細分市場的需要,就會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其實,只要在專業、細分市場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在精細化管理下依靠創新來培育自己的競爭優勢,真正去把握市場需求,滿足消費者的升級需求、個性化需求,機會肯定非常多。中小企業不要追求規模,不要去做全能冠軍,做單項冠軍,甚至在一個不為人知的領域去做隱形冠軍就挺好。

2018年,《中外管理》推出了首屆“中國造·隱形冠軍”評選,今年第二屆準備放在長沙來舉辦,屆時優秀的隱形冠軍企業還會給大家更多的啟示。

曹慧泉:不要聽段子決策、不要看抒情散文決策、不要僅聽經濟學家決策

2

建議:看數據決策,也要相信經驗和直覺

中美貿易戰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特別影響企業家對前景的判斷。網上也有很多情緒化、出於各種目的的說法。我們應冷靜下來看幾組數據。

中國對美出口產品在美國市場上所佔份額超過75%的,已經佔了一大半,有的佔比甚至達到了95%甚至99%,這就意味著某些產品,美國在短期找不到替代品,這將直接影響美國民眾的消費生活成本。這也說明了中國全產業鏈、全產業門類的競爭優勢。實際上美方也做了很多功課,並沒有一股腦地“打下來”,說明他們也意識到這樣“開戰”是不可持續的。

在當前背景下,中美貿易戰給我們帶來較大的衝擊,但歸根結底發展還是硬道理,還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還是要在創新領域裡持續投入。

同時,給企業家幾點建議:看數據決策,也要相信自己的經驗和直覺,不要聽段子決策、不要看抒情散文決策、不要光聽經濟學家決策。

有些“媒體經濟學家”,發表觀點有時純粹是情緒發洩,完全沒有數據參考。所以希望企業家要看數據決策,也要相信自己的經驗和直覺。

曹慧泉:不要聽段子決策、不要看抒情散文決策、不要僅聽經濟學家決策

經濟學家的分析基於邏輯可能是成立的,但是企業家還是要做“草根”分析,去做理性判斷,根據市場走勢去做調研。在轉型升級過程中,其實結構性的機會到處都有。面對新的挑戰,面對新的形勢,企業要探索一條自己的路,如果還想停留在依靠出口就能過的很好的階段,恐怕不現實,要從原來更多面向國外市場,轉移到深耕國內市場。

中小企業應該做好自己的事,最終決戰在市場、決勝在現場,尤其要注意激勵機制和研發體系的設計。

大家可以仔細研究一下華為的股權激勵,雖然華為不是上市公司,但激勵機制設計得非常好。湖南一位非常優秀的企業家在公司內部也搞了股權激勵,最初公司有3000多人,900多人有股權,現在企業成長了,公司人數到了5萬人,這900人都財務自由了,反而沒有了那麼強的內生動力,但新人卻沒有足夠的股權去激勵。所以激勵機制一定要向華為學習。

研發體系方面,華為引進了美國的集成產品開發體系,把金字塔形的企業內部組織,變成了一個市場導向的項目組織。所以把企業內部很多牆徹底打開,讓公司真正快速地對市場進行反應,至關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