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百姓救命的藥賣到2萬一盒,沒有錢就只能等死嗎?

7月6日上映的《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爆了,被稱之為難得的國產好片,這部電影之所以這麼火爆,是因為他把現代醫藥的倫理衝突困境展露無遺,選取的藥物原型也是爭議最大的

癌症神藥格列衛

《我不是藥神》百姓救命的藥賣到2萬一盒,沒有錢就只能等死嗎?

我不是藥神

讓很多人"先笑後哭"、感動不已的《我不是藥神》故事從一位不速之客的意外到訪講起,神油店老闆程勇的平凡人生由此打破。主人公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一躍成為印度仿製藥"格列寧"的獨家代理商。收穫鉅額利潤的同時,一場關於救贖的拉鋸戰在波濤暗湧中慢慢展開……

《我不是藥神》百姓救命的藥賣到2萬一盒,沒有錢就只能等死嗎?

陸勇是一名白血病患者,也是一位企業家,許多白血病患者稱他為"藥神",因此他也被認為是《我不是藥神》的原型。2002年,陸勇被查出患有白血病,隨後開啟他漫漫尋藥之路。後來,陸勇改用廉價仿製藥,覺得效果不錯,便熱心地分享了相關經歷和檢查數據,並教病友如何自己去買藥。一直覺得自己在做好事的陸勇,2013年竟因涉嫌販賣"假藥",被警方帶走。之後千餘名白血病病友簽名為陸勇求情,最終有關部門"撤回起訴"。

《我不是藥神》百姓救命的藥賣到2萬一盒,沒有錢就只能等死嗎?

諾華格列衛2001年第一次引入中國至今,價格一直是23500元一盒,一盒為一個月服用劑量,一年耗資28萬元。諾華從未降過價,只是根據病人的經濟能力,在國家的施壓下,2006年在中國推行買三贈九等相關的優惠,但病人一年的經濟負擔仍然超過了7萬,掏空了很多中國老百姓的家底。印度大規模仿製外國藥品,有些藥物甚至美國剛上架幾個月,印度那邊的仿製藥就出爐,之所以如此規模化,是因為印度在1970年的《專利法》放棄了對藥品化合物的知識產權保護,否認外國藥企的專利權,允許本國企業生產仿製藥,所以印度成了世界藥廠。

《我不是藥神》百姓救命的藥賣到2萬一盒,沒有錢就只能等死嗎?

對於印度產格列衛而言,他在印度是合法且有效的真藥,但是到了中國,就是無法拿到行政批文的假藥,中國是保護國際藥企的專利權的,印度產格列衛明顯侵害了諾華公司的專利權,所以當然不會被允許進口。由於不允許侵犯諾華的專利權,中國的藥企也不敢去偷偷研發生產格列衛。

《我不是藥神》百姓救命的藥賣到2萬一盒,沒有錢就只能等死嗎?

然後,陸勇是一個旗幟性的人物,經過一年的爭論之後,警方決定對陸勇不起訴。這說明,官方其實對陸勇及背後的癌症患者是同情的,並想盡辦法在法律許可的框架內,給予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