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鍵盤俠是不是俠

這還是奇葩說的一個辯題,在八眼君看來作為正方,這樣的辯題基本上躺贏的題型。

深度:鍵盤俠是不是俠


這其實沒有太多可爭辯的題。最簡單的策略就是從社會既定的默認事實和俠的本質特性出發。

首先,社會為什麼對那些在網上聲討他人的人稱之為鍵盤俠而不是其他的稱謂呢?

其次,什麼是俠?在節目中,陳銘倒是理順了辯論的邏輯,問題是他給出俠的特性給錯了,如同解題一樣,一開始初始條件就錯了,後面的結果基本不用看了,肯定是錯的。當然他是處於反方的角度,也許是其辯論的策略也不可知。但問題是,把那些導師都給帶偏了。最後導師的結辯時,竟然牽連到責任。這就太偏離俠的特性了。

事實上這次的辯論從開始起就偏離了主題。

俠有承擔什麼責任?古今中外的俠的一基本特徵就是不需要承擔責任,爽完了,就拍拍屁股就走人了。無論是中國的歷史記載的俠,還是傳統武俠小說中的俠,還是好萊塢裡的什麼蜘蛛俠,蝙蝠俠等等都是如此。而韓非子《五蠹》中儒以文犯禁,俠以武犯禁的基點就是他們都是不負責任的,只圖自己的一時痛快,而不管其後的問題如何解決。與俠談責任,那還是人們心有所向的俠麼?李白的《俠客行》中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就是其痛快淋漓,什麼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分明就是痛快完了跑路去了好不好。

深度:鍵盤俠是不是俠


再看在劉歡所唱的《好漢歌》第一句就是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就出手。這句其實就是俠的特徵,首先是看見不平事,然後就出手。即俠其實是對不平敢於打抱不平的行為人的總稱。跟能力有關係也沒關係,記得小時候聽單田芳評書《三俠武義》時,其中單老師就解釋過為什麼大俠武功反而不是太高的原因,大俠並是因為武功很高才被稱為大俠的,而是他做點好事,正好又有點武功,那就是大俠了。大俠不一定武功很高的。

深度:鍵盤俠是不是俠


成為俠肯定是有點能力的,並且要有衝上去的勇氣的,但是這二點不是俠的最核心特徵,打抱不平才是第一要素。

而鍵盤俠的首要特徵是什麼?就是打抱不平,只是這個打抱不平也是分層次和高低的。這取決於打抱不平的出發點,是基於個人還是基於他人。也就是金庸所說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那麼俠之小者呢?為己為私。

而今天鍵盤俠被詬病的所在就在於,只在網絡上出手,和那些只敢在背後議論的人是差不多的。但是還是有本質區別的,這個區別在於鍵盤俠是出手了,且是針對明確的事件本身。而且是可以直達到當事者的。可能還有一些也付出了行動的。

在背後議論和網絡出手。其實都是社會文明化的推動力,當然這個過程是泥沙俱下的,但經過時間洗練沖刷,最後沉澱下來形成社會有效的秩序體系。所有打抱不平的起點都是因為不平,道德與法律的起點也是於此。網絡暴力與網絡正義在很多時候只是一線之隔。

區分出合理的打抱不平與個體情緒的噴洩才是當下社會需要做的課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