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河南大饥荒,多少河南人经历了生死离别,我们不得而知


从通许、伊川、偃师、汝阳、密县、郑州、尉氏、许昌、睢县、西华、桐柏、南阳、唐河到新蔡,广大的尚未沦陷于日寇之手的国统区,干旱、绝收,正如可怕的瘟疫一般,蔓延了自古以来便是多灾多难的河南大地。

河南灾民正在刮树皮吃。对此《偃师县志》记载:“民国三十一年春夏,大旱,二麦歉收。7月,蝗灾、风灾,粮食收获仅一至二成,人多以树皮、草根、观音土、雁屎充饥。灾民19万,外逃及死者难以数计。这次灾荒为60年间所罕见。”

过了1942年这场大饥荒的河南偃师老人韩雷松回忆说,大人们告诉他,大雁的粪便是可以吃的,因为大雁吃的是粮食,拉的屎,里面有不少还没消化完的粮食籽,这种说法,在1942年的河南非常流行,无数已然饿得两眼发昏的人们,已经顾不得脏和臭,只要有,就敢吃。


历朝历代,都有水灾和旱灾,但为何唯独1942年这次,却显得尤为惨烈?

河南大饥荒,从河南到陕西、甘肃,逃难的河南人经历了多少生离死别和人吃人的事件,我们不得而知。



但愿我们的民族,永远不要再陷入,如白修德所说的“野兽般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