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太平洋證券基金:聚焦亞洲股市 把握多元投資機會

自2015年底,首批內地與香港互認基金正式註冊以來,時間已過去一年。目前兩地獲批發售的產品達到42只,其中包括36只南下基金、6只北上基金。國家外匯管理局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底,北上基金累計匯出金額達到102.2億元。

在6只北上基金中,由上投摩根基金代理發售的摩根太平洋證券基金是唯一一隻投向亞太地區股票市場的基金。據瞭解,摩根太平洋證券基金著眼亞太股票市場,採用自下而上的積極選股方法,力爭把握亞太市場豐富且多元的股票投資機遇。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摩根太平洋證券基金PRC人民幣對沖份額(累計)自2016年3月8日內地銷售份額上線以來獲取了13.5%的投資收益。

“去年亞太地區股票的總體表現不錯,而摩根太平洋證券基金將資產大部分投資於日本、澳大利亞、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摩根資產新興市場及亞太股票組別副總裁卞策表示。在他看來,該基金去年獲取超額收益的關鍵在於突出的選股能力:“摩根資產在當地有足夠的資源和研究團隊,可以尋找到優質個股進行投資。比如去年我們投資的很多本地消費概念股票,都有不錯的表現。”

目前,亞洲新興市場股市逐漸成為全球投資人共同關注的新藍海。對此,摩根資產亞洲首席市場策略師許長泰指出,從過去幾年的表現來看,亞洲經濟體的波動確實比較大。對於韓國、新加坡、泰國等出口大國而言,環球貿易週期處於相對疲弱階段時,出口的表現會不太理想。但現在出口有所回暖,內需消費也成為新的亮點。伴隨中國、印度,甚至整個東亞、東南亞地區中產階層的崛起,娛樂、旅遊等服務業,以及電子商務都在快速增長。所以儘管經濟週期存在風險,但亞洲市場仍然存在很多結構性機會。

摩根資產常務董事羅思凱表示,亞洲股票現在的估值非常便宜,平均市盈率只有13倍左右。在過去的六、七年中,這些上市企業的收益情況並不理想,但在通脹預期升溫環境下,除了價值增長,還有盈利改善。結合這兩點,羅思凱認為亞洲股票市場的風險回報比將非常具有吸引力。

談及港股的投資策略,羅思凱坦言,目前港股市場仍面臨壓力,主要是因為我國香港的利率與美國同步,一旦美國升息,中國香港的利率水平也會隨之上升,一些香港本地的房地產股將在利率上升的市場環境中,受到不利的影響。不過,這些不利影響已經反映在股票的價格中。相反,包括銀行和保險公司在內的金融類股票,則會受益於利率的上升。所以儘管環境較為嚴峻,還是可以從中尋找到一些具有價格優勢的個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