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開這二十年來所有的面紗……

歡迎前往關注。

有感於某位讀者的一番言論,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

我發現我寫故事,真的會讓某些人產生理解上的偏差。

這個偏差,實際上是對時代背景不熟悉造成的,因為讀者的年齡分佈的實在太廣泛了。有些人根本沒有經歷過某些時代。

比如,我們聊到過十幾年前,在新浪UC網絡直播間裡,來自華爾街的某位前交易員在做直播,指點大家投資。

於是就有網友反覆留言問,去哪個直播間能找到交易員。

我暈。

那只是巧合。08年金融危機,某些華爾街的交易員,分析師失業了,華人就回國發展,沒有名氣,就通過直播的方式積累第一批客戶。那就是個很特殊的時代背景下的特殊事件。

今天的直播間裡只有美女在求哥哥送花,只有帥哥在表演拍磚,哪會有交易員呢?

這說明每件事,它都有固定的歷史時期的。

比如我曾經聊過2002年以前,玩遊戲其實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因為你會認識很多有趣的人,經歷很多有趣的事。

那我們把時光推回到二十年前,二十年前,大陸地區,個人電腦剛剛興起。

你買一臺聯想的品牌機,8000多。你去攢機,也要4000多塊。

年輕人對錢沒有概念。用房價來做比方。當年大學校門口一平米學區房2000塊。

也就是一臺品牌臺式電腦,4平米,一臺攢機,2平米。今天校門口同一套房子一平米7萬塊。相當於當年的臺式機在14萬到28萬之間。當時城裡人一個月收入1000多塊,校門口保安月薪300。

而當時一臺IBM的筆記本,在1萬8千塊。摺合房子9平米,摺合今天的錢63萬。

那個時代不是每個大學生都有電腦的。我大一住8人寢室,有3臺電腦,3個人都出生在省會或者直轄市。

大二我搬去4人公寓,人人都有電腦。那是因為公寓的收費本來就比普通宿舍貴3倍。住公寓的電腦本身普及率就高。

直到我讀研都讀完了,個人電腦在大學生裡的普及率也沒到一半。這就是時代背景。

你想想看,如果個人電腦的普及率很低,那麼二十年前的網絡上都是啥人?

1999年,我們註冊OICQ,就是今天的QQ。當然,在那之前,我們已經用過ICQ,MSN。

當年的新浪聊天室裡的人,幾乎都是大學老師,你想找個非大學老師都很困難。

這是為啥?這是因為個人電腦不是很普及,它集中在大學校園裡。所以不是學生,就是老師。這就是環境造就用戶。

而到了2000年,2001年,你就會發現網絡上的人,形形色色,社會上各種人都擁了進去。

為啥呢?因為網吧的興起。

網吧導致網絡迅速普及,也導致了參與這個遊戲的人員的性質變了。

也就說,在2002年以前,玩電腦遊戲的都是什麼人?

首先是個有電腦的人。你用今天的話說,是個能夠掏出相當於今天14萬到63萬購買力的貨幣去玩遊戲的人。這說明他們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是具備了經濟基礎的。

其次,也恰好踏入了行業初期高速成長的節奏點。

那個時代張朝陽都還剛從美國回國不久,他通過搜狐剛賺到幾百萬美金,在北京一家麵館吃青菜面的時候,被記者採訪。還沒有成為後來的互聯網第一大佬。你想想,從他稱霸互聯網,到他落寞,BAT上位,這中間已經經過了多少年,經過了多少故事......

2000年附近你玩電腦遊戲,跟今天你玩人工智能,是一碼事。

在這樣一群早期玩家裡面,你認識了寫外掛賺到錢的,寫攻略賺到錢的,模仿國外遊戲開發遊戲賺到錢的,......。一點都不奇怪。

你99年多註冊幾個QQ靚號,拿到今天每個號都能賣很多錢。這是每個行業初興帶來的必然。

有印象的人都應該記得百度當年在美國上市,股票漲了很多很多倍。那就是一個互聯網在大陸初興的年代。我們校園裡也有大學生做了一個網站,轉手就賣了200萬,就發生在我們系裡。

你應該想象不到,我未滿18歲的時候做過婚介網站的副站長,因為整個網站就倆人,創始人和我。而這個網站是大陸婚介類網站裡最先發起的幾個先驅之一。

那個時代會編輯網頁的人都很少,創始人通過聊天室碰巧找到我,去替她編輯製作網頁。當年,為了替網站打人氣,我還隱藏了年齡,把自己的簡歷掛在徵婚網頁上,以至於訪問閱讀量高達1700多,同期別的真實在徵婚的客戶的閱讀訪問量,都在個位數。

這就是任何新興行業第一批玩家的優勢,很多年後你回頭去看,當年的小夥伴們都是創始人。

但是今天你再去看遊戲玩家的整體狀況,已經變味了。它普及的程度很高,不再是一個接觸新知識,接觸新行業的窗口。而變成了增加用戶粘度,收割用戶時間,刻意針對人性讓用戶沉迷的精神鴉片。

把時光往後推。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華爾街的白人交易員都找不到工作,華人交易員回國混是個正確的選擇。

這是歷史機緣。在那個歷史機緣下,網絡直播沒有興起,它還只是個交流工具,就像視頻會議系統的作用,根本沒啥人接觸。人家通過直播只是來推廣自己,來培訓教育。

因為當時,通過網絡投資本身就是很難想象的。

你自己想想,06年的時候,淘寶有幾個用戶?我就是06年的淘寶用戶,淘寶上有多少買家,我這個骨灰級用戶,看也看出來了。

到了08年,淘寶都才剛剛有人願意接納而已,那種情況下,哪來的互聯網金融呢?

所以,在那個時代裡,敢上網投資,本身就意味著跨越時代。

至於量化交易,程序化交易,同樣,在那個時代,美國也只是剛剛起步,你會發現你交流的玩家,都是來自澳洲,來自英國,來自美國,而彼此的起跑線,並無不同。

就像你在20年前,通過網絡認識的女孩,都是來自瑞典,來自日本,來自韓國,一個道理。

有人看我們前面幾期抨擊了鼓吹比特幣的徐小平,其實我只是針對他發微博那具體的一件事,並沒有針對人也沒有針對別人的整個行業。

其實在2012年的時候,我出差北京,和一位北京某國企的架構師聊天,他曾經在國企裡面管過機房,這哥們和我曾經就職過的國企的那個管理機房的哥們有一拼。

在什麼地方有一拼呢?在比特幣上。

他們都曾經利用職權,在管理的機房的所有機器裡面,遍佈了挖礦比特幣的進程。

你要知道,那是一省的機房啊,那是直轄市的機房啊,那得有多少機器,多少個幣......

比特幣在當時,即使買,一枚也只要150元。去年年底,到過10萬,即使跌到現在,也在2萬4以上。

何況,他們連這150也沒付過,連電費也沒付過。這是人家藉助工作權限達到的財務自由。

當然,這是不對的,我們要批評。那個時代的企業根本就不知道還有這種挖礦進程,就沒有相關的制度去限制,於是讓他們鑽了歷史的空子。

很多事情的起始,都是這樣無厘頭。你回到今天去看歷史,歷史裡充滿了神話。

還是同一年,同一個城市,我和我們的戰略合作伙伴,做雲遊戲的小夥伴,一起在北京吃飯。他,飯桌上告訴我要把公司轉型,去做區塊鏈。

他,就是今天中國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理事長、達沃斯區塊鏈代表團團長。

事實上,即使你回退到起點,回退到他轉型之前,他做雲遊戲,同樣也是國內第一家,是這個領域裡第一個玩家。

這就是每個行業的發展歷史。

同一個遊戲,第一批玩家,和最後一批玩家的感受,是不一樣的。

任何事,不光取決於事情本身,很大程度上也看你究竟是什麼年代做這件事的。

如果你把一個行業初興時的經驗,拿到一個行業尾期去看,都是不成立的。

這就是為啥今天你去玩遊戲,網絡金融,發現和我描述的昔日的歷史完全不一樣,一個牛人都沒見著。

這很正常。

因為,時代變了。

就像我小時候曾經嘲笑我媽,她讀的那什麼學校,既不是985,也不是211,在那個沒有網絡的時代,我聽都沒聽過。

但後來有了網絡,我去查了查,那沒名氣的學校居然還是個一本院校,然後又查了查她當年的錄取率,再查了查我當年的錄取率。發現錄取率上升了5倍。

這話什麼意思呢?一本錄取率通常都在15%左右,她那個年代的錄取率比我那個年代小了5倍。15%除以5就只剩3%了。

3%在我讀大學的年代,可以上211了。

假如你再放大到如今這個年代。如今的錄取率比我媽那個年代擴招了20倍。

15%除以20,可以上TOP10的學校了,比985還高些。

呵呵。

這就是時代的力量,這就是擴招的力量,如今一個考上TOP 10名校的學生,回到我媽那個時代,只能去一個沒名氣的學校讀書。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笑話前人,得先回退到當時的年代,換算下。

我有很多同學後來做了教授,他們有時候抱怨教授待遇頗低,民國時林徽因如何如何,梁思成如何如何。

我就跟他們說,您得換算下。

民國時大部分人是文盲,全國才有幾個教授,他們在全國人裡面排第幾?如今有多少教授,您又排第幾?

如果按照排名穿越回民國,那您就不是教授,您只是個鄉下的小學教員。

呵呵。

所以我們說,這個世界始終在變。

唯一不變的,是變化。

今日記憶承載3文章鏈接:

知否,知否,告訴你什麼樣的韭菜可以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