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倫理學:正確的行為依賴於正確的思考

幾乎所有的希臘道德理論都具有秩序、和諧和調和的理想:人應當使自己服從理性的規則,控制自己,在所有事情上保持適度。

希臘倫理學:正確的行為依賴於正確的思考

唯物主義者和唯心主義者在理智的重要性上保持一致:正確的行為依賴於正確的思考。在過好的生活的行為類型上,諸多學派不管是否對立,他們意見統一:基本的美德—智慧、自制、勇敢和正義。他們一致堅持認為通過過一種有美德、明智、適度、勇敢和正義的生活,人就會獲得幸福、精神的安寧和心靈的平靜。他們的不同之處在於:享樂主義者為了幸福而要求人們具有美德,倫理的唯心主義者將秩序良好、完美的靈魂視為自身即是善的,即使沒有帶來幸福,也是某種值得實現的東西。

所有的派別都重視對同胞的善良、友誼、仁慈和手足情誼;伊壁鳩魯學派和斯多葛學派都將同情擴展到整個人類。伊壁鳩魯學派在理論上傾向於將社會行為建立在自我利益的基礎之上:除非同我們的同胞處於和平狀態,否則我們就不可能幸福。斯多葛學派認為對鄰人的愛自身就是善:我的同胞並不是實現我的幸福的手段,就我而言,我的自身就是目的。

希臘倫理學:正確的行為依賴於正確的思考

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都受到了民族偏見的影響,兩人在道德哲學上都為某種形式的奴隸制辯護,認為“異族人”是低等民族,奴隸制是自然和公正的制度。他們的理論中沒有普遍的手足之情和平等的理想。他們宣揚的正義和平等權利針對的是所有完全有資格和平等的國家公民,並且認為建立國家是為了和平而不是征服。但他們認為的公民只是自由和聰明的希臘人。

直到希臘喪失獨立,亞歷山大大帝進行野蠻人征服以後,斯多葛學派開始宣揚針對所有有理性的人的普遍的手足之情和平等權利的觀念。人類的團結成為一箇中心思想,所有的理性存在者都是同一個父親的孩子,都是世界公民,具有同樣的權利和同樣的義務,服從同樣的法則、同樣的真理和同樣的理性。人的價值不是依賴於他的財富、地位和階層,而是依賴於他的道德價值和善的意志。

“美德不鄙視任何人,不管他是希臘人還是異族人,男人還是女人,富人還是窮人,自由人還是奴隸,聰明人還是愚昧者,健康者還是病人。”

品格是人的最重要的財富,沒有人能夠給予,也沒有人能夠取走。

希臘倫理學:正確的行為依賴於正確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