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认证新闻汇」出具虚假检验检测结论将列入黑名单

一政策动态

1、司法部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出具虚假检验检测结论将列入黑名单

日前,司法部发布《司法部关于加强和规范公证当事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针对公证当事人和其他机构或者人员,共列举了8种应当将其列入黑名单情形。其中规定:提供鉴定、检验检测、翻译等服务的专业机构或者专业人员,在其出具的鉴定意见、检验检测结论、翻译材料中,为公证当事人虚构、隐瞒事实或者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的,将被列入黑名单。

2、国内首个“CNAS服务平台”在沪揭牌运行

2018年11月7日,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上海服务平台在沪揭牌,并落户浦东张江科学城。国际认可论坛(IAF)主席、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秘书长肖建华,上海市质量技监局局长黄小路为“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上海服务平台”揭牌。

3、对检验检测、CCC认证、认证机构数量和收费标准新要求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聚焦企业关切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对以下事项作出要求:在2018年底前再推动取消部分行政许可事项;组织落实货车年审、年检和尾气排放检验“三检合一”等政策,2018年底前公布货车“三检合一”检验检测机构名单;市场监管总局要在2018年底前再取消10%以上实行强制性认证的产品种类或改为以自我声明方式实施;增加认证机构数量,引导和督促认证机构降低收费标准。

4、市场监管总局:进一步加强儿童用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将进一步加强儿童用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通知明确,将从以下九方面加强监管:强化生产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严格标准要求;严格市场准入;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加大执法稽查力度;加强缺陷产品召回监管;加强采购管理;发挥社会监督共治作用;强化督促检查。

5、CCAA发布《认证机构和认证人员失信管理规范》

11月12日,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发布《认证机构和认证人员失信管理规范》,对失信行为做出了定义,对失信行为的信息公开、认证人员失信名录信息内容、惩戒措施等方面做出了规定,《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认证机构和认证人员失信信息将向社会公开。

6、国家标准委下达182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

近日,国家标准委发布通知,为加强消费品领域标准体系建设,推进消费品质量和标准提升,下达《纺织品 短链氯化石蜡的测定》 等182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

二企业惩处

1、河南三家检测公司涉嫌垄断被罚超百万

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于2017年10月9日对濮阳市通达建设工程检测服务有限公司、河南建元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河南盛大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涉嫌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行为进行立案调查,于2018年10月22日对涉案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根据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三家企业合计罚没超百万元。

具体为:没收通达公司违法所得160199.18元,处以2016年度经营额7%的罚款计414245.16元;没收建元公司违法所得131145.79元,处以2016年度经营额6%的罚款计218998.02元;没收盛大公司违法所得59032.24元,处以2016年度经营额6%的罚款计74752.86元。

2、北京中鼎恒昌认证有限公司被CNAS注销认可资格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发布通知,自2018年11月9日起注销北京中鼎恒昌认证有限公司(认可注册号CNASC171-M)QMS领域、EMS领域和OHSMS领域的认可资格。

3、国家摩托车及配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摩托车轮胎强制性产品认证指定检测业务被注销

认监委发布注销国家摩托车及配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承担的摩托车轮胎(CNCA-C12-01:机动车辆轮胎)强制性产品认证指定检测业务。

信息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与认证等

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


“找我测”,您的身边的检测助手!

「检测认证新闻汇」出具虚假检验检测结论将列入黑名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