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面試熱點大新聞!“中國式陪寫”, 家庭作業變“家長作業”!

家長為了讓孩子成績好,暑假上學各種補課培優班齊上。現在家長在孩子做作業時都會督促,孩子的作業家長看的著急,這到底是“學生作業”還是“家長作業”呢?“中國式陪寫”現在成為了孩子教育問題的常態。

國考面試熱點大新聞!“中國式陪寫”, 家庭作業變“家長作業”!

【熱點概述】

國考面試熱點大新聞!“中國式陪寫”, 家庭作業變“家長作業”!

【模擬命題】

請你談談對“中國式陪寫”的看法。

【參考答案】

教育是一項工程,是教會孩子用磚瓦建造一座自己的人生大廈,我們理解家長寄予孩子的高期望,也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中國式陪寫作業”一旦成為折磨家長與孩子雙方的酷刑,無疑是得不償失。

“中國式陪寫作業”現象的嚴重,一方面會損害孩子的身心健康。面對父母的暴躁情緒,孩子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對學習的注意力會逐漸轉移到與父母的對抗上,甚至產生對父母的依賴,剝奪孩子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容易喪失獨立思考能力,很難再學會獨立面對以後的錯誤與挫折,容易喪偏離學習軌道,嚴重影響孩子的全面成長;另一方面也會給家長造成較大負擔。不僅會使家長喪失個人時間,還會給家長造成較大心理負擔,甚至出現精神焦慮損害身體健康;進而會使親自關係出現問題,影響家庭和諧;也會使家長對老師產生質疑,損害學校形象。

對孩子的教育需要家校合作共育,我們理解一些老師佈置家庭作業,要求家長“改作業+簽字”還是懷著讓家長多陪伴孩子、瞭解孩子學習情況的初衷,一線老師面臨大班額、教學任務重的問題突出。但是跳過學生直接給家長佈置作業,孩子做完作業,家長還要負責改好改對,簽字確認再交上去,不然孩子就會遭到批評和老師輿論引導的排擠,無疑也是工作懈怠,失責的表現。同時,中國式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教育觀念依然強烈,很多父母把對自己的期望或者未完成的理想轉移到孩子身上,再加上當下日益嚴重的社會競爭,無疑會導致父母在教育孩子中的高度焦慮。

推進教育的家校合作共育,變“中國式陪寫”為“中國式陪伴”還需從以下幾點出發:

第一,教育部分需進一步釐清家校責任、優化小學教育,出臺規定明文禁止“老師佈置家長作業”,明確老師及家長在教育中需履行的義務。

第二,老師應提升責任意識,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式,適當精減作業量或改變作業的形式,加強與家長的交流和溝通,探討出雙方都滿意的教學方案。

第三,家長轉變教育觀念,將對成績、獎狀、榮譽的關注變成個性和品格培養,將參與、管理孩子學習變成陪伴孩子成長。

這就是小編收集的一個熱點話題,希望這個話題成為一個面試題,押題成功!祝大家成公上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