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過孫子楊逍本可當“皇帝”,卻毀於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

楊過孫子楊逍本可當“皇帝”,卻毀於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

三生有畫,畫中有話嘆金庸(深度原創,請支持)~

楊逍這個人,在後陽頂天時代,絕對是一個非常有料,有故事的人。

我不喜歡謝遜,我喜歡楊逍,這點不含糊。

楊逍文武雙全,大才一個,曾經最接近權力巔峰的男人。一生兢兢業業,輔佐明教兩代教主,卻因一個男人斷了前程,一個女人毀了心知,最終落得一個年老德薄,身死教滅的下場。

1.


楊逍的身世,金庸老爺子,一直都沒有交代。從他玄幻詭譎的招數來看,有點近似於九陰真經了。

楊逍的祖上,還真和古墓派,有點淵源。

他姓楊,楊過的楊。又和陽頂天的陽同音。年紀輕輕,就能位居群臣之首,又被陽頂天內定為接班人,傳授乾坤大挪移,可見楊逍的身世,不簡單啊。

他是陽頂天的私生子,是楊過的孫子,也不是不可能。

他的武功,自然是高,估計除了張無忌這種一路機遇不斷的神童,已是頂級青年才俊了。

武功這種東西,不提。成事,大多數時候,武功只是個可有可無的東西,基本套餐而已。

我最喜的,還是他的靈動和機智。

峨嵋風陵師太的大弟子孤鴻子,滅絕的老情人,和他單挑。

孤鴻子聽說對手,毛都沒長全,但武功奇高,特意從掌門師妹滅絕那兒,借了一把削鐵如泥的倚天劍。

楊過孫子楊逍本可當“皇帝”,卻毀於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

他哪知道,楊逍真正厲害的,是腦仁,不是劍術。

果然,孤鴻子劍未出鞘,就被楊逍奪了祖傳寶劍,扔在了地上,踩了一腳,還被打了一個耳刮子。

孤鴻子慘敗啊!

老臉往哪擱啊?心中那個痛。半路就氣掛了。

孤鴻子出家人一個,竟然毫無胸襟。看來女人堆裡出來的男人,境界不過如此,被同化了啊。

2.


楊逍非常自負,特別不守規矩。

我又想到了黃老邪、楊過。東邪西狂後楊逍,都是一個貨色。

為什麼這樣講呢?

光明頂上,不缺女人啊。他楞是把自個兒,給熬成了剩男。不可理喻啊。

當你以為,他不食人間煙火喜歡自己擼的時候,在路上看到了一個小姑娘,清水出芙蓉,對了就是紀曉芙。

大叔楊逍就不淡定了。屁顛屁顛尾隨了三天三夜,最後還是霸王硬上弓,解決了。

匪夷所思,乾淨利落。

其實,曉芙妹子,在三天三夜的挑逗中,杏花已燦,只是不好意思破了那個局。

楊逍果斷的邁出了這一步。抱得美人歸了。

看人很準,判斷力更準。方式很粗暴,感覺是對的。

要麼不愛,要愛就註定要與眾不同,雷了凡夫俗子的雙眼。

我喜歡,有野性,有個性,有逼格啊。

尹志平同樣是大叔,上了一個如花的妹子,下文截然不同。

楊過孫子楊逍本可當“皇帝”,卻毀於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

為什麼呢?

尹志平錯了先機,缺了前奏,更缺了光明正大。鬼鬼祟祟,還讓龍女錯把一夜魚水之歡,誤會成了楊過。

這就是破,給別人做嫁衣了!

從此,龍女心中,不可能再有第二個了。

女人,大底上,不都是如此麼?第一個男人,總是倍加珍惜,除非是個渣男,毀了所有的愛。

3.


聊完出身,扯完感情,聊聊楊逍的政治生命。

楊逍的武功,不用講了,一人能夠獨抗三大散人+一個青翼蝠王,武功著實了得。

多虧了乾坤大挪移。

乾坤大挪移如同丐幫的打狗棒法,聖火令如打狗棒。歷來只能是下任教主候選人,才會傳的。

陽頂天悄悄的,把乾坤大挪移的第一二層心法,傳給了楊逍。這可是大事啊。

秘而不楊,說明此事重大,干係接班人培養的大事。

陽頂天也不過練到第三、四層,他卻傳給了楊逍2層心法。距離自己,是如此之近。

假如陽頂天不死,楊逍成為繼承人,是必然。否則,陽頂天費那麼大勁幹啥啊?

但楊逍太年輕了。

年輕氣盛就算了,關鍵是,不能和大家聊到一塊兒去。

楊逍喜歡一個人,坐在雪山前,一壺濁酒,慢慢喝個半天。

哪裡人少,哪裡去,因為他想念一個人。那個人,清水出芙蓉。

他哪有那閒工夫,一幫老爺們聚在一起,噴著唾沫星子,大呼小叫,言不由衷的瞎咧咧。

這是他人生的調性。遨遊太虛,情所往之。

楊過孫子楊逍本可當“皇帝”,卻毀於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

他滿腹經綸,妙計無雙,肝膽相照,別的扯淡。

他的冷,在別人的眼裡,就是缺乏人情味,故意擺姿態。光明左使啊,高高在上。其實只有範遙兄弟知道,哥哥心裡苦。

公關形象沒做好,人心不聚,難以服眾啊。

何況還有牛逼哄哄的四大法王,掌握了雄兵的掌旗使,閒雲野鶴的大散人一籮筐。他們不是虎視眈眈,就是另有他選。

楊逍,只有一個範遙。

這是楊逍一生的夢魘。不管他想,還是沒想,這都是橫在了權力巔峰前的魔障。

陽頂天也看到了,所以臨死的時候,讓更得人心的謝遜,暫管教務。

4.


陽頂天的意思,是讓大家尋找聖火令,然後才定教主。其實這就是一個緩兵之計。

聖火令失去了幾十年了,傻子都知道,找到的希望很渺茫啊。

謝遜雖然比較能團結人心,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服,譬如白眉鷹王,就肯定不服。

那麼,未來唯一能俘獲人心的,還是要靠乾坤大挪移這個東西。

而當時之世,只有楊逍一人有。可是楊逍大功未成,只好繼續等。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啊。成昆搗蛋,謝遜發狂,全亂了套。

不得不說,楊逍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楊過孫子楊逍本可當“皇帝”,卻毀於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

在亂哄哄的大背景下,走的走,自立門戶的自立門戶,楊逍居然穩坐光明頂了。

明教雖然今不如昔,總壇卻聖火不滅。

楊逍自創風火雷電四門,若不是六大派聯手來攻,足以固守慢慢發展。

明教是教,不是派。明教注重的是教眾的數量,不是武功的高低。所以,楊逍能不能天下第一,不重要。重要的是,明教能夠團結勞苦大眾,有朝一日,驅除韃虜。

別忘了哦。明教的宗旨,是反元復漢的。

楊逍大才。明教這隻潛力股,觸底反彈,似有中興之狀。這就是能耐啊。

5.


如此青年才俊,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陽頂天剛吊起了他的人生,卻中途把他丟下,自生自滅了。

當然,還有一個女人。

紀曉芙的離去,讓楊逍變得更加的孤獨,冷漠,離群。

當此局面,有才、有頭腦、有能力、有手段的楊逍,本可接管明教,大展宏圖,卻輸在了做人上。

年輕時的傲,是一種血性,但年紀越大,越發的冷漠,就是孤僻了。他,越發的難以獲得兄弟們的認可。

楊過孫子楊逍本可當“皇帝”,卻毀於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

做事先做人,楊逍理解的很不到位啊。

反觀張無忌,那個人心聚攏,就跟割韭菜一樣,到哪哪清,,最後把男女老少爺們大姑才子佳人,全給打包了。

張無忌是人情收割機。

不要以為,張無忌最厲害的是武功。這個武功,在江湖上混,並不是最重要的。否則坐上梁山泊頭把交椅的,就不是及時雨宋江了。

6.


張無忌,大仁大義加絕世武功橫空問世,楊逍很知趣,立刻擁立了張無忌當教主。武功,做人,他不服不行啊。楊逍自己都感動了。

自己勞苦一生,其實不就是相信,自己比那幫不靠譜的兄弟們,更能讓明教發揚光大嗎?

他哪有什麼私心?無兒無女(後來才知),當了教主,又有什麼用?

張無忌沒有夢想,。

他的夢想,都是父兄們給的。他沒手段,沒政治智慧,沒指揮的才華,就是一腦殘。但是這無礙於,他的仁者之心聚攏天下各路勢力,匯聚成汪洋大海。

武林人士,因為張無忌的仁義,結成聯盟,一起組團反元。明教再次中興,迎來巔峰。

楊過孫子楊逍本可當“皇帝”,卻毀於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

張無忌人情做的太好了。

同樣,他混江湖的優點,卻是政治上弱點,成為朱元璋徹底擊垮張無忌的利器。老朱略施小計,就讓這個政治上的矮人,反元鬥爭名義上的領袖,心灰意冷,掛冠而去。

由於張無忌政治軍事上的無能,明教權力下放,各旗做大,尾大不掉。

此時的明教,早已由純粹的宗教團體,變成了各路軍閥鬆散的政治軍事聯盟。張無忌這個花瓶一去,瞬間點爆了火藥。

此時年老的楊逍,終於合理合法的接位,成為教主,將來可是皇帝。但是,最好的時光,不是在那偏於一隅的孤山上,就是奉獻給了張無忌的鞍前馬後。

張無忌一去,誰又還會記得,這個蕭何呢?勢大難治啊。

徐壽輝、朱元璋等大打出手,刀刀砍向了曾經的兄弟,明教分崩離析。朱元璋更是心狠手辣,直接將明教打入禁區,格殺勿論。

楊逍一生,都在為明教的發揚光大而奮鬥,結果明教中興,起於他手,消亡竟然也是在他手。

欲哭無淚啊!

滔滔長江水,淘盡多少英雄。楊逍啊楊逍,五行缺了個啥,一事無成?

~~三生有畫,畫中有話嘆武俠,歡迎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