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球竞技+萌娃养成,《大冰小将》找到了体育综艺表达的合理配比

冰球竞技+萌娃养成,《大冰小将》找到了体育综艺表达的合理配比

2015年,国际奥委会在吉隆坡宣布北京联合张家口获得了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举办权,借此契机,国家推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政策,确立了“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

冰球竞技+萌娃养成,《大冰小将》找到了体育综艺表达的合理配比

早前天津卫视的《冰雪奇迹》、黑龙江卫视的《冰雪星动力》以及北京卫视的《跨界冰雪王》等,都在不同程度探索了冰雪类节目的可能性,但收视的普遍遇冷也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冷眼君认为,国人对冰雪运动的关注确实在持续升温,但与游泳、乒乓球、篮球等大众项目相比,目前依然是一项小众运动。虽然冰雪运动本身极具观赏性,竞技的速度感与惊险刺激元素都很适合影像化传播,但由于受到地域和气候限制,冰雪题材真人秀的拍摄难度较大,且为避免背景视效过于单一,节目组也要具备较强的策划能力。

1月12日,由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联合浙江卫视、北文传媒出品制作的国内首档少儿燃动冰雪成长类节目《大冰小将》上线,目前播出两期。

冰球竞技+萌娃养成,《大冰小将》找到了体育综艺表达的合理配比

节目以预热冬奥会为契机,以冰球运动为切口,邀请易烊千玺担任“金牌经理人”,雷佳音担任“全能领队” ,通过60天集训,带领14位冰球小将向最强少年梦之队的目标发起冲击。

冰球竞技+萌娃养成,《大冰小将》找到了体育综艺表达的合理配比

总体来说,这是一个依托冰球而展开的热血成长故事,将体育竞技与萌娃养成相结合,做到了体育元素和真人秀剧情的合理配比。

冰球竞技+萌娃养成,《大冰小将》找到了体育综艺表达的合理配比

以冰球小将群像归正何为少年

以热血成长诠释冰雪体育精神

体育综艺最不好把握的就是娱乐性与专业性的配比问题,两者如何平衡,如何将竞技内容调控在一个适当的表达范围内,需要创作者反复思考。冷眼君认为,《大冰小将》从两个方面实现了体育专业性与综艺娱乐性的平衡,找到了冰雪类节目的差异化表达。

首先是人物设置方面,节目里职能分工明确且嘉宾选择得当。易烊千玺担任经理人,他是冰雪运动的推广大使,形象正面,在青少年群体里能够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虽然他本身不善言辞,但十分细腻,也参与过育儿类节目,在照顾儿童方面是有经验的,镜头也多次捕捉到他的细心与妥帖。

冰球竞技+萌娃养成,《大冰小将》找到了体育综艺表达的合理配比

冰球竞技+萌娃养成,《大冰小将》找到了体育综艺表达的合理配比

雷佳音担任领队角色,综艺感较好,节目中状态十分松弛,能够带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而且能够起到调节气氛的功能。

冰球竞技+萌娃养成,《大冰小将》找到了体育综艺表达的合理配比

14位冰球小将从500位选手征选而来,来自全国各地,群像立体。前两期节目也通过放大和重点刻画,成功塑造了几位个性鲜明的萌娃形象。比如形象反差最大的,在冰球场上霸气十足但私下里性格腼腆的潘思言;自带“相声体质”的片秋然;谦虚又懂得照顾人的王浩宇;“团宠”担当李成言等。

冰球竞技+萌娃养成,《大冰小将》找到了体育综艺表达的合理配比

冰球竞技+萌娃养成,《大冰小将》找到了体育综艺表达的合理配比

其次在逻辑架构方面,节目组将两条故事线,“大冰小将”球队竞技线与萌娃热血成长线并行展开。首期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成员召集、首发能力测试和突击比赛,第二期则进行了队长资格赛的选拔。可以说,团队在情节策划上是有设计感和思考力的。

冰球竞技+萌娃养成,《大冰小将》找到了体育综艺表达的合理配比

比如首期刚刚组队,14位小将就要面临突击赛的比拼,对手是飞熊红队。其实两队实力差距悬殊,但这场比拼是为了让小将们消除自身可能携带的优越感,以初心重新出发。

冰球竞技+萌娃养成,《大冰小将》找到了体育综艺表达的合理配比

冷眼君想说,看见节目里在冰面上摔倒之后又迅速爬起来的一个个小身影,明知道体能与技术都不如对方却不放弃的样子,还有充斥在屏幕外的小朋友们急促的喘息声,真的挺燃的。

冰球竞技+萌娃养成,《大冰小将》找到了体育综艺表达的合理配比

冰球竞技+萌娃养成,《大冰小将》找到了体育综艺表达的合理配比

总体来看,节目从情节编排到剪辑节奏都十分紧凑,不仅有冰球运动的赛事科普,还有充满对抗与反转的球场竞技,更有冰球小将们的热血成长。节目从“大冰小将”队的组建、训练、生活等各角度,展现了中国少年的精神面貌,队伍背后的成长故事、人物走向、情感衍化等构成了这档体育真人秀的重要看点。

冰球竞技+萌娃养成,《大冰小将》找到了体育综艺表达的合理配比

实现了体育类节目的细分与创新

2016年时值里约奥运会、欧洲杯、美洲杯等全球赛事,创作者看到了此类题材的市场潜力和可塑性,体育类节目呈现井喷状态。比如跳水题材有《中国星跳跃》、《星跳水立方》;足球题材有《绿茵继承者》、《中国足球梦》;篮球题材有《星球者联盟》;拳击题材有《勇敢的心》等。

但部分节目走进了一个创作误区,就是总是试图让明星通过一季节目的训练,达到或接近于专业运动员的水平。但其实每项体育运动的专业门槛都很高,加上一些出演嘉宾都是零基础,会产生违背运动规律的感觉。

而《大冰小将》转换了思路,节目以冰球为项目切口,与过往冰雪类节目以滑雪、滑冰为核心不同,在题材选择上是具有突破性的,实现了冰雪类节目的创作细分。

冰球竞技+萌娃养成,《大冰小将》找到了体育综艺表达的合理配比

据了解,冰球是冬奥会唯一的集体球类项目,被称作是“纪律性最强的集体运动”,比赛中展现的竞技性与对抗性不仅具有观赏价值,团队在过程中展现的向心力与拼搏精神也是触发真人秀故事的潜在素材。因此节目在视角选择上,是定位精准的。

同时节目让明星担任经理人与领队角色引流,让14位素人萌娃参与冰球竞技。这些冰球小将们本身都有冰球训练基础,通过节目组一系列有逻辑性、趣味性的赛事策划,实现冰球队的组建与比拼,这是一个热血的成长故事,在逻辑动机上具有合理性。

冰球竞技+萌娃养成,《大冰小将》找到了体育综艺表达的合理配比

应该说,以往的少儿养成类节目总是聚焦在“萌娃”话题上,镜头总是捕捉他们如何可爱,如何逗趣,如何童言无忌。但《大冰小将》除此之外还展现了冰球少年们对冰球的热爱,在球场上超出年龄的韧劲和勇敢,这份对所爱之事的坚持,其实是会让成年人都为之动容。

冰球竞技+萌娃养成,《大冰小将》找到了体育综艺表达的合理配比

冰球竞技+萌娃养成,《大冰小将》找到了体育综艺表达的合理配比

冷眼君认为,在国家大力推广冰雪运动的大背景下,《大冰小将》从冰球的小众视角切入,以体育竞技与萌娃成长双向结构内容,展现了10后中国少年的成长图鉴,实现了体育类节目的细分与创新。应该说,冰雪运动的特殊性会让节目拍摄面临不小的困难,比如户外极寒的天气,摄像设备的耗电情况与对焦问题等,加上14位总会让人出其不意的萌娃,节目的突发状况一定很多,为节目组的坚持手动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