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群即可獲紅利?原來是“坑”

進群即可獲紅利?原來是“坑”

30歲的周小宇是黑龍江大慶人,多年來一直無固定職業。2016年底,一次偶然機會,他加入一個據稱相互微信轉賬就可獲得高額利息回報的微信群。一段時間內,周小宇沉迷於這個微信群,通過群友間的相互轉賬盈了利。其實這種玩法就是不斷拆東牆補西牆,用新拉進群的會員資金來給老會員貼息。玩著玩著,周小宇突然產生一個念頭,決定另起爐灶,單獨建立微信群,自己當群主,通過收取排單費和群友轉賬資金賺錢。

經過一番周密策劃,周小宇購買了多部手機和筆記本電腦,在家中組織親朋好友建立了名為“鼎好”誠信互助匹配微信1群、3群、6群等微信群(下稱“互助群”)。在一切就緒之後,周小宇指派韓某、馮某(另案處理)等人為群主,指派姚某、韓某(另案處理)為客服,開始往群裡不斷地添加好友。同時,周小宇在互助群下又設立了10餘個報單中心。

“周小宇虛構在互助群內通過轉賬即能獲取高額利潤的方式騙取被害人進群轉賬。進群轉賬必須遵守群內的遊戲規則。首先要繳納排單費(相當於報名費)購買單號,這樣才有資格進行‘打米(充值)’和‘收米(獲利)’。”據同案嫌疑人韓某供述,每個單號20元,每個微信號一次最多購買6個單號。韓某將50%的排單費交給“鼎好”互助群的客服後,客服把單號發回給韓某,韓某再把發回來的單號轉發給群裡的會員。會員會根據排單號上“打米”和“收米”標識進行交易(即通過排單費獲得的單號互相轉賬)。按照規則,匹配上的人先給對方打錢。每個單號打出400元,若群主發的匹配圖單號顯示收錢欄目,就會有人給這個單號打500元。比如,小A、小B、小C三人同時報了名,進行了1、2、3……等順序號的排單。這時客服在後臺就會任意選擇小A與小C一組,小C是受益者,那麼小A就要打給小C500元,這中間小C就掙了差價100元。這樣,購買的一個單號打錢和收錢的過程就結束了。其他各群的玩法和規則都是一樣的,群內人員按照匹配圖互相轉賬。而實際上,群內成員所謂的“高額回報”,就是新進人員的報單費用和群內人員的資金轉換。

周小宇在自己最初加入的群內,短時間內靠著“吃定”後面不斷新進入會員的“打米”錢非法獲並且及時退出而得了回報。但當他自立門戶後,卻無法保證不斷有新會員進群的狀態,無法保持一直有新入資金的流入,最終導致老會員交納排單費也不能獲得匹配圖,打出去400元卻無法收回500元,群內人員通過轉賬就能獲得高額回報的噱頭也就無法實現。2017年5月24日,各互助群因資金鍊條難以維繫,於是,他裹挾著老會員的“打米”錢和“排單”費解散了微信群,逃之夭夭。此時,群內的被害人意識到上當了,向公安機關報案。

2018年3月16日,公安機關在山東省龍口市將周小宇抓獲。經查,在2016年12月初至2017年5月24日,五個月的時間裡,周小宇通過互助群詐騙被害人共計116萬餘元。

2018年11月9日,被告人周小宇因虛構高額利息回報,騙取財物,數額特別巨大,黑龍江省大慶市紅崗區檢察院依法對其以涉嫌詐騙罪提起公訴。

“在本起案件中,周小宇僅通過賺取排單費就騙取被害人人民幣百餘萬元,被害人遍佈全國各地,多達幾百人,很多人都是被‘進群即可賺取高額回報’所吸引,到頭來,都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檢察官提醒大家,天上不會掉餡餅,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隨意輕信高額回報。那種貪圖小利,一時頭腦發熱的投資,最終會遭受財產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