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走後的故宮:滿目瘡痍,皇家顏面盡失,圖12奴性十足


圖一 前門,又名正陽門。始建於明永樂年間。前門是皇宮內城的正南門,是當年皇帝到天壇和山川壇祭祀的必經之路。曾經的御道,成了今日繁華的前門大街。1900年城門被八國聯軍焚燬,圖中的是被毀的前門。

圖二 大清門。這個門其實應該是第一國門。為啥這樣說呢?因為這個門的名字並不固定,在明朝時叫大明門,在清朝叫大清門,到了民國,又改名中華門,只有皇帝和皇后才可以通過。不過,他和其他的城門不同,像崇文門啥的都是個城的複式結構,而大清門就純粹是個門,也因為這個原因,在54年擴建天安門廣場的時候,拆除了。

圖三 午門。過了大清門、天安門和端門後,就會看到午門。提起午門,我們可能會想到電視劇裡皇帝大手一揮“推出午門斬首”的情景。實際上這個場面根本就不會發生。因為午門算是皇帝自己的家門口,明清時皇帝會在午門舉行受俘儀式、頒佈詔書和接見藩邦使臣的大門,是很神聖的地方。


圖四 太和門,三大殿之一的太和殿的大門。太和門是紫禁城最大的宮門,早期是皇帝朝見外臣和宴會群臣的地方,後來可能皇帝覺得離住的地方有點遠,上朝的地方改到了乾清門。影視劇裡經常會看到太和門的情景。圖中的太和門外雜草叢生,一片蕭索,令人嘆息。

圖五 中和殿,三大殿之一。中和殿在明清時是皇帝出門祭祀休息和接見儀式執事的地方。其實說白了就是官員向皇帝彙報儀式的流程的地方,提前溝通好,以防到時候出洋相。

圖六 保和殿,三大殿之一。有人可能在書籍中會看到一個稱呼叫“保和殿大學士”。其實,這和保和殿的作用有關。在明清時,保和殿是皇帝舉行御試的地方,俗稱“殿試”,這個殿指的就是保和殿。這裡也是皇帝大宴群臣的地方。圖中看到院裡殘破不堪,一種物是人非之感油然而生。

圖七 乾清門。過了三大殿,就到了乾清門。乾清門是皇帝內宮正兒八經的大門了。進了乾清門就是進了皇帝的老家。上面說也說了,後期皇帝就是在這裡會見朝臣的,可見該宮門的重要性。

圖八 乾清宮。乾清門正對著的就是乾清宮了。此處是皇帝批閱奏摺辦公的地方,也就是我們今天意義上的帝王的辦公室。不過,這只是清朝前期,到雍正時,雍正跑到養心殿居住後,清朝的權力中心這才從乾清宮移到了養心殿。

圖九 乾清宮內。這一幕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好氣派的一個“正大光明”牌匾,也象徵了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力。

圖十 翊坤宮。估計看過《甄嬛傳》的人可能對華妃居住的翊坤宮有點印象。當然,這裡曾經有個更為出名的女人居住過,她就是慈禧。

圖十一 前門東和海岱西。這是前門東邊到海岱門往西皇城外的景象。高高的城牆和低矮的民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圖十二 大清門迎接鑾駕。圖中就是八國聯軍退走後,百官迎接西狩歸來的慈禧和光緒帝的場景。真的是莫名的覺得尷尬,慈禧做了那麼多錯誤的決定,使中國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恥辱,百官卻依舊對其畢恭畢敬,誠惶誠恐,真的是奴性十足啊,看到這裡你就會明白清朝為何會亡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