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乱象

并非原创,是多方拼凑,也并非权威,可能存在错误。

以编造内容、采用惊悚标题、抄袭、低俗、色情等方式,吸引阅读量、转发量,追求10万+的自媒体等现象被称为自媒体乱象。

自媒体乱象内容包括,乱象一:色情低俗;乱象二:标题党;乱象三:谣言;乱象四:黑公关;乱象五:花钱买阅读量;乱象六:伪原创。

自媒体乱象一:低俗色情

色情、低俗、暴力等有害信息就像是一大毒瘤,存在于网络的各种平台中。这样的内容不仅在冲击社会伦理道德底线,也在持续突破法律底线,甚至不断危害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自媒体乱象二:标题党

标题党是互联网上利用各种颇具创意的标题吸引网友眼球,以达到各种目的一小部分网站管理者和网民的总称。其主要行为有以下几点。标题党标题夸张,多运用惊呆、绝望、服了等震惊类词语;标题党滥用悬念,如滥用转折、滥用省略号、无根据排行、故意指代模糊等;标题党使用冲突、挑衅语言,如慎入、不看后悔、丑哭了等;标题党标题、封面与正文内容不相关。除此之外,标题党常常进行道德绑架,借以获得浏览量。如“是中国人就给我传,有多少群就传多少群,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些文不仅浪费了网友的时间,欺骗了网友的感情。还可能会使网友因为受过欺骗,而错过真正有价值的信息,造成"狼来了"的悲剧。

自媒体乱象三:谣言

谣言,指的是没有相应事实基础,却被捏造出来并通过一定手段推动传播的言论。由于消息令人匪夷所思,常常被不明真相网民的大量转发。

“转疯了”的鼓动、“集赞送礼”的利诱、“不转不是中国人”的怂恿,让“朋友圈”里的谣言病毒式传播、裹挟式转发,影响更为深广,危害也就更大。“求助陷阱”让爱心很受伤,“伪科学”给生活造成误导,含沙射影的政治谣言更是离心离德。当谣言不断刷着存在感,代价却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被消解,社会心态被扭曲,最终从个体到社会都要为之埋单。如果任由谣言泛滥,“朋友圈”搞得乌烟瘴气,微信难免会成为“危信”。

自媒体乱象之四:黑公关

黑公关指一些自媒体,包括这些有一定社会关注度的大V,利用自己在网络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偿发布某些企业的公关稿件或者有的自媒体甚至被雇佣有偿发布攻击抹黑特定企业的稿件的一类现象。黑公关本着"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理念,在网站和当事企业、个人之间充当着"掮客"角色。

2010年蒙牛伊利黑公关事件,首次将"黑公关"推到风口浪尖,从而让这个一向隐藏的黑色利益链条浮出水面。导演陆川遭遇网络水军打低分案。2010年3月10日,一篇名为《姐妹们小心了,揭露新东方老师的真面目》的新东方被黑案。也都是黑公关案件,对这些政府应该加大打压力度。

自媒体乱象之五:花钱购买阅读量

现在社会下大家完全已经养成一种聚量成真的快速思维方法。阅读量潜意识意味着人们对事情的关注度,以及权威性。微信公众号是微信里隐形潜意识的“权威代表”,既然是某行业垂直分类下的“代表权威”。那就必须要有“证明”。所以,阅读量就是最好的证明,因为粉丝你是看不到的。你能感受到的权威证明就是阅读量。

想要阅读量看起来漂亮,可以花钱购买。只要肯花钱,10万+爆款文章轻松搞定。同样要删除文章,既相关企业单位部门要求删除对自身形象有抹黑意识的文章,也要真金白银。这往往使受众了解的信息失真。

伪原创是指把一篇原创的文章进行再加工,使其让搜索引擎认为是一篇原创文章,从而提高网站权重。“洗稿”就是伪原创速成法。“洗稿”就是把别人的原创文章拿来,改头换面,包装成自己写的文章而不被别人发现,冒充原创。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四新说:“大量的自媒体侵权行为,它是发生在个人之间的,个人要去维权的话,他通常都会面临着维权成本高,维权的证据难以取证,所以也造成了很多侵权人,利用自媒体这个平台,肆意侵权这种现象的发生。”

伪原创毕竟是一种夺取并篡改别人劳动果实的行为,伪原创运营制度不是长久之计。应该鼓励创作者加强创新精神,杜绝投机取巧的作为。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对自媒体乱象的治理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自媒体须自律。某种程度上,自媒体乱象也是当下这一领域急功近利、缺乏规制的一个缩影。自媒体该拿稳拿好手中的麦克风,守好道德的红线、守住法律的底线,尽到应有的社会职责。

其次,除了加大对现有问题的整治,还要立足常态、着眼长效,进一步建章立制、完善规范。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出台规定,加大底线约束力度,提高自媒体违法成本,对造谣者、不法经营者等予以严惩;同时设立自媒体禁入“黑名单”制度,进行信用评估和登记,严格行业准入门槛。

除此之外,治理自媒体乱象,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渠道畅通、操作便利、人人参与的监督机制,促进社会共治自媒体违规行为的浓厚氛围。对群众举报,要明确时限进行查证和反馈,鼓励更多群众参与监督。

最后达到多方共治、形成合力,治理自媒体乱象,让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