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土家族奇特過年習俗:給果樹割開口子餵飯吃,有科學道理


農曆新年作為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在各地都有不同的習俗,雖然形式上各有不同,但大部分都是祈盼來年風調雨順、家人健康等。但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芭蕉侗族鄉每年過年都有一個奇特的習俗,就是把果樹用刀子割開一個口子,給果樹餵飯,不過看似荒謬的背後卻是當地勞動人民總結出的經驗,還有著一定的科學道理。

你沒有看錯,當地人就是用平時砍柴的刀子在樹上先是劃開一個大口子,然後再把盤子裡的米飯“喂”到割開的口子裡。長得好好的果樹,割開一個大口子不說還要給它喂年飯,真的對果樹好嗎?

當地的專家表示,立春前後,如果給果樹開口子,可以讓果樹來年多結果子,並且還不容易脫落,結出的果子還會更甜。圖為當地農民正在給果樹餵飯。

雖然看起來很荒謬,但實際上是當地勞動人民長期總結出來的經驗,久而久之這種土辦法就演變成了習俗,並保留了下來。

背後的科學道理其實也很簡單,就像一般果樹種植要給果樹修枝一樣,在樹上割口子也是為了把樹幹上多餘的汁液和營養放出來,好讓果樹能結更多更好的果子。

很多習俗也許用科學不能解釋清楚,但有些的確是流傳了很多年,看似荒誕、奇葩的習俗,背後還有著科學道理。不過把果樹割開口子可以理解,為什麼給樹餵飯就不得而知了,樹是肯定不會把這些米飯吃掉再消化吸收的,最大的可能也許是為了美觀或者有其它美好的寓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