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美國的族群

美國之所以偉大,主要在於它尊重自由意志的包容性。作為全世界最大的移民國家,美國融合了來自全球各民族人口中最精華的那部分。這些族群遷徙到美國後發揮了本民族的獨特優勢,先驅者和他們的後代們為美國的建立和發展壯大不斷貢獻著聰明才智。今天小愛就想給去美國生孩子的孕媽媽們普及一下美國當今族群構成和分佈的一些常識,因為將來妳們的孩子勢必也要融入到他們當中去的。

目前美國的族群可分為四大類:白人、非裔、亞裔、拉美裔、印第安土著、大洋洲南島人六類。

白人:主要分佈於美國東中部和北部沿五大湖及加拿大邊境區域,屬於無可置疑的強勢種族

、WASP:白人盎格魯撒克遜裔新教徒,現泛指信奉新教的歐裔美國人;主要活躍於政界的傳統精英階層,共和黨的鐵桿支持者,價值觀代表了美國上流社會的通行觀念;不過隨著種族歧視逐漸被摒棄,該群體的膚色取向已淡化,黑人貴族當中有不少躋身統治階層的優秀人物(賴斯、奧巴馬、鮑威爾)也被視為WASP;

、猶太:號稱掌管著所有美國人的錢包,銀行保險信貸業、美聯儲歷任主席、首席經濟學家、經濟政策制定者及控制美國甚至全球經濟命脈的華爾街金融大財團大都有猶太背景,另外,猶太人和幕後操控國際政治走向的神秘組織共濟會、骷髏會等也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雖然人口數量上並不佔優勢,WASP和猶太人是美國無可置疑的兩大統治族群,分別掌管政治和經濟,也掌控了教育和學術機構。一切其它族群,皆仰其鼻息,不得不低頭。

、德裔:人口占比15.2%的第一大族群,就連現任總統特朗普都屬於該族群,在各行各業也湧現出一大批頂尖人才,特別是教育、科技、軍事界;啥都不說了,德意志威武!

、愛爾蘭裔:人口占比10.8%的第二大族群,數量為愛爾蘭本國人口的八倍,為躲避本國馬鈴薯瘟疫饑荒而來,一開始定位在底層,但經過數代人的努力崛起了諸如肯尼迪、布什、亞當斯、羅斯福等著名大家族,在各領域嶄露頭角;很多城市都是愛爾蘭裔的天下,如波士頓、芝加哥、布法羅、舊金山等;如今愛爾蘭裔仍為總統和地方選舉中要重點討好的主要票源,地位舉足輕重;

、英國裔:8.7%,基本上都是WASP,人數少但能量足;

、意大利裔:5.8%,比較會搞事,聯想起《教父》中的黑手黨家族,國民住宅(經濟適用房)和低保戶的申請主體,因為藝術天分足的緣故出了很多演藝界巨星;

、波蘭裔:3.2%,雖在西歐遭歧視但在美國混得還可以,循規蹈矩混體制的警察後備軍,提出“奶頭樂”理論的戰略家布熱津斯基先生也是波蘭裔;

、法國裔:3%,主要分佈在南部路易斯安娜故地,聚居於新奧爾良;

、蘇格蘭裔:1.7%,曾和英格蘭移民難分彼此,以混血形式融入到其它白人家族譜系中,雖然純種很少,但包括布什父子在內歷史上共有23位美國總統擁有部分蘇格蘭血統,包括特朗普。

非裔:祖上來源於撒哈拉以南的黑非洲居民,被船運販賣到美洲後在種植園做奴工,南北戰爭後得到全面解放。人口占比8.8%的第二大族群,主要分佈在美國東南部。雖然早期定位低端,但隨著一些黑人政商界家族的崛起,少部分黑人已躋身於精英階層參與國政治理。中低層黑人仍飽受歧視,也是犯罪率最高的族群,全美監獄在押服刑犯有一半都是黑人。在美國,三分之一的黑人不是在獄中、就是在緩刑或監外執行,要不就是正在等待審判,犯案比例遠高於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

亞裔:典型的從屬階層,總體收入最高但卻沒政治地位,生育率也不太樂觀;大約有一半(從菲裔的49%到華裔的51%)擁有學士及以上學位,學歷雖高但當高管的比例卻低於其他族裔,財富五百強公司中管理層的亞裔只有1%到2%。但美國的高科技產業非常需要他們當中的科研和專業技術人才,主要分佈於美國的西部特別是太平洋沿岸,聚居於洛杉磯。

、華裔:祖上大都為華工,曾積極資助甚至參與孫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為抗戰勝利也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很遺憾,雖然近二十年來源源不斷有來自大陸的新移民輸入,但目前主要還是以港臺華人後裔居多,咱們大陸的孕媽媽們要努力了!

、日裔:目前來說是亞裔中各方面地位最高的,畢竟日本是美國的跟班小弟,也是曾經的第二大經濟強國,日本人在美國財經及實業界還是很有聲望的!索尼董事長平井一夫也是在美國長大的;

、韓裔:洛杉磯有個韓國城很出名,話說他們特能打拼,各方面表現不亞於日裔和華裔;

、印裔:白皮膚的高種姓人群,大學及以上文憑佔70%,投身IT高科技行業,收入水平在全美各族群中首屈一指;

、越南裔:學歷層次偏低,多為難民後裔,開小店做生意發財的多,持槍率高,連黑人都惹不起;

、菲律賓裔:著名的菲傭你懂的,大都從事服務行業,但可別小看他們,收入僅次於印裔;

、阿拉伯裔:穆斯林居多,雖然僅佔人口1%,但對科學、藝術和其他領域的貢獻引人注目。

拉美裔:人口增速最快的從屬階層,非法移民的主力,總體社會地位最低;純種白人極少,大都為混血人種,主要分佈於美國西南部。由於生育率極高,若干年後有望取代白人成為最大族群。

印第安土著:被邊緣化的種族,生活在中、南部生存條件惡劣的少數保留地內,沒什麼存在感。

大洋洲南島人:人口數量比印第安土著還要少,零星分佈,也沒什麼存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