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開幕倒計時三週年,場館工程建設全面推進

記者| 羅盈盈

2月4日這一天,註定將被記入中國冬季運動的史冊。2022年的這一天,冬奧會將正式在北京開幕。而2019年2月4日,正是開幕倒計時三週年的日子。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同時舉辦夏季和冬季奧運會的“雙奧之城”,北京正在緊密籌備中。

開幕倒計時三週年之際,1月3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時強調,中方高度重視籌辦北京冬奧會,目前各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力求為世界呈現一屆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冬奧會。

隨後,2月1日,習近平還來到位於石景山首鋼園區的北京冬奧會組委會視察,瞭解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籌辦工作、場館和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等情況。

國際奧委會考察團赴張家口賽區和延慶賽區實地考察後,巴赫表示給北京冬奧會籌辦工作打出滿分,“我完全相信中國將舉辦一屆精彩的冬奧會。”

從2013年11月正式提出申奧至今,北京和張家口得到國際奧委會的高度認可,申奧之路較為順利。

2015年7月,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128次全體會議上,隨著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打開寫有“Beijing 2022”信封,北京和張家口正式獲得2022年第24屆冬奧會的舉辦權。

中國成功申辦2022年冬奧會的同時,創下兩項世界紀錄——北京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既舉辦夏季奧運會,又舉辦冬季奧運會的城市;中國還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舉辦過夏季奧運會、冬季奧運會、殘奧會以及青年奧運會的國家,被稱為“奧運全滿貫”國家。

北京冬奧組委從2016年7月面向全球徵集會徽設計方案,共收到4506件作品。直至2017年12月,北京冬奧組委正式發佈冬奧會會徽“冬夢”和冬殘奧會會徽“飛躍”,設計創意新穎、寓意豐富、傳播力強,彰顯中國的時代風貌和文化魅力。

2018年2月,平昌2018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閉幕式上,北京接過國際奧委會會旗和國際殘奧委會會旗,標誌著冬奧正式進入“北京週期”。

在全球目光的聚焦下,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籌辦階段由“基礎規劃”進入“專項計劃”,場館建設由“規劃建設”轉入“全面建設”,籌辦工作由“學習積累”進入“創新實踐”。

2018年,北京財政局拿出3億元加大對冰雪運動資金扶持力度,《北京2022年冬奧會場館及配套基礎設施總體建設計劃》發佈。北京冬奧會涉及北京、延慶、張家口等三個賽區,26個競賽和非競賽場館,場館和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已全面啟動。

據《北京2022年冬奧會場館及配套基礎設施總體建設計劃》,北京2022年冬奧會場館及配套基礎設施共列入52個建設項目。截至2018年底,總體開工率達到81%。

與此同時,在13個新建場館中,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均已開工建設。

此外,北京冬奧會計劃改造8個2008年奧運場館。其中,國家游泳中心、國家體育館、首都體育館、首都滑冰館、首體綜合館等5個場館,已經全面開始改造。

隨著三週年倒計時的到來,從建設者到運動健兒,從組織管理者到參與冰雪運動的大眾,2019年將成為冬奧會籌辦關鍵的一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