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上崗就失業!頻出龍頭企業強制解約校招生,他們的未來誰買單

近日,國內一醫療器械生產巨頭邁瑞醫療,因強制解約254人引起了眾多網友與在校求職大學生的強烈譴責。對此,邁瑞醫療針對此事也做出了官方回應,稱“公司秋招簽約2019屆高校畢業生485人,解約254人,保留231人。至於解約的原因,公司考慮新員工尤其是因屆畢業生短期內無法勝任和匹配業需求,2019年邁瑞醫療保持優質經營的責任比往年更為重大,為保證公司持續穩健的發展,不得不做出解約部分學生的決定,為此公司也深表遺憾。”

未上崗就失業!頻出龍頭企業強制解約校招生,他們的未來誰買單

據悉,本次校園秋招從2018年9月份開始,成功簽約的應屆畢業生基本經過了兩個月的面試,在11月前就將三方協議寄給了公司並停止了其他的秋招意向。然而這批被解約的學生還未上崗,在12月底就接到了被解約的通知,並承諾支付5000元的賠償金。諮詢律師得知,邁瑞醫療這一做法雖然於情不妥,但也完全符合勞動法的約定與規範,只是耽誤了這些被解約學生的秋招時機。因此,才遭到了大批學生與網友的譴責,稱邁瑞醫療有失龍頭企業應有的形象。

未上崗就失業!頻出龍頭企業強制解約校招生,他們的未來誰買單

龍頭企業違約已非偶然,個別企業已劣跡斑斑

很多大學畢業生在校招期間都希望能夠進入門頭較高、規模較大的企業,所以例如三大運營商、各地銀行、國企、央企等成為他們首選的就業目標,但是並不是校招期間拿到了OFFER就可以高枕無憂,據小編不完全統計,近幾年一些大的企業都有存在著強制性解約學招生的情況,只是影響有大有小。

1.2016年招商銀行上海分行:在2016上半年實習期間採取末位淘汰制,應屆畢業生已經拿到畢業證的時候事實違約的,末位淘汰制個人實際評分未知,勸退解約人數約100人,未有任何賠償。最終讓學生們同時錯過了秋招和秋招,拿到畢業證,要以應屆畢業生身份參加社會招聘。

2.2017年酷派在臨近畢業前夕違約強制解約學生約300人,違約也是反映了資金鍊無力,之後果不其然,符合酷派大規模裁員和重整的市場預期。酷派似乎是真的有心無力,也向別的企業推薦已簽約學生,有的同學藉助酷派推薦找到“下家”。

3.2017年中建四局說降薪實違約:降低實習工資減少轉正名額勸退約700人實習生,最後中建四局就700校招員工簽約後被降薪致歉並承諾絕不再犯。

4.2019年招行深圳分行秋招違約:深圳分行分三批進行校園招聘,第一批校招截止11月23日錄用674人,第二批12月21日招聘人數不詳,原本HR承諾的與上家毀約並與招行簽訂招行深分的條件,最後以截止寄送三方協議過期為由拒絕了第一批和第二批預簽約的應屆生,此事目前還在發酵期,招行深圳分行對此也未做答覆。

其實每個大型企業每年都會揹負校招的指標已提高高校就業率,但是每年人才選拔都會高於崗位需求,所以就會有許多管培生,用於填補崗位確實部門。但是對於應屆生招聘國家對企業會有一定的補貼,國企的實習期一般都為一年,一年後具備了工作經驗就很難跳槽。但是大批的校招生中水平參差,為了減少企業負擔就導致了這些情況的發生。

未上崗就失業!頻出龍頭企業強制解約校招生,他們的未來誰買單

所以小編覺得一方面企業能夠針對應屆生有更透明的實習轉正機制,並制定相對全面的淘汰處置方法,另一方面被解約的並不是全部學生,也保留了部分相對適合崗位需求的學生,所以提升自己自身的競爭力也是校招生本身需要做的,如何真的相互不合適也不用耿耿於懷,畢竟在職業道路選擇上相互匹配合適才更加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