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後,努力讓家變為能力提高的訓練場而非皮開肉綻的戰場!

雖然現在的農曆春節沒有兒時那麼熱鬧了,但比起一年中的其它節日,春節相對來說也是最讓人期待的了。無論是為了年終可以多掙點獎金而繼續拼殺在職場中的大人,還是整年都穿梭於學校和各大補習機構心心念念地幻想著哪天就能睡飽而被迫拼搏在考場上的孩子,春節的假期對誰來說都是一年辛苦之後最大的犒賞了。

相比大人們拿到獎金後的興奮和馬上到來的假期可以讓自己輕鬆一下,孩子們可就沒這麼興奮和輕鬆了,我們可以設想一個場景:當孩子考完試,拿著各科試卷回到家,他們會面臨什麼?接下來的假期他們又會面臨什麼?呃呃~~想想都可怕。

期末考後,努力讓家變為能力提高的訓練場而非皮開肉綻的戰場!

我們都知道一個事實:並不是大部分孩子都能考到比較滿意的成績,即使自己滿意父母也不滿意;即使比上次進步了很多,父母仍然要求考第一;即使考了班級第一父母又要求向學霸閨蜜看齊;即使考了全校第一則會被叨叨怎麼就沒考全區第一呢;即使考了全區第一,那你為什麼沒有考滿分呢?總之孩子的分數永遠夠不到父母稍稍抬高的腦袋,他們總能壓你一頭。於是我腦子裡經常會出現一個畫面:一個大人手裡用一根繩繫著塊超好吃的巧克力,然後慢慢移到孩子鼻子面前聞聞,正要咬呢,大人的手就抬高一點點,一直我來你往,總是不會心甘情願地讓孩子吃到,總能想出各種各樣的要求。總之不讓你即可滿足。

期末考後,努力讓家變為能力提高的訓練場而非皮開肉綻的戰場!

那到底對於不同情況的孩子考了各種狀況的分數後,回到家,父母正確的打開方式是什麼呢?你們家有沒有發生過以下幾種不正確的呢?是父親氣急敗壞地棍棒伺候嗎?是父母雙方一通數落比較嗎?還是母親焦慮地又寫出了一大堆假期補課的計劃,連上廁所的時間都被佔用了?還是不論孩子考得多差,爸媽都不嫌棄,因為能養活得起,不學習也行呢?

期末考後,努力讓家變為能力提高的訓練場而非皮開肉綻的戰場!

在很多父母腦子裡像走馬燈一樣過了一遍上述場景後,可能同時也幫父母釋放了些情緒,但我們需要整理好心情和思緒,讓自己靜下來,好好思考下,如果真的是為了孩子好,也想幫助他真的提高成績的話,具體要怎麼做?首先我們先分析下孩子們的心理狀態。

大部分孩子拿到成績單,第一反應通常是對之前自己心理預估成績對比之後的真實感受,或沒有達到預期而失望,或超出預期而興奮,或和預期差不多長吁一口氣,或與預期差了十萬八千害怕地不敢回家等等,但這個第一反應沒辦法被父母看到,大多數此刻他們都在學校。

期末考後,努力讓家變為能力提高的訓練場而非皮開肉綻的戰場!

當孩子們從知道成績那刻起一直到回到家的這段時間,我瞭解到的是大部分孩子腦子裡想的不是試卷中的錯誤本身,更多的是情緒上的擔心,害怕,焦慮,不安,同時又逼迫自己在想各種與父母周旋的對策,他們在想怎麼和父母說?怎麼向父母解釋這個分數?向父母保證點什麼之類的,這是習慣性地開啟了自我防禦機制,本能地自我保護。

這是大部分孩子成績出來後的心理狀態,比起卷子上的那個不滿意的分數,更讓我心疼的是他們居然會用過多的精力去考慮如何給父母交代,如何安撫住父母激動的情緒,如何填補父母的失望,如何讓自己不再陷入拳腳相加的暴揍中

期末考後,努力讓家變為能力提高的訓練場而非皮開肉綻的戰場!

而不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錯題和失誤的分析與解決上,孩子們的一切行為和情緒都在對外和保護自己的自尊心及身體安全,而對面的人確是自己一直依賴和信任的父母,這種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別人而自動忽略自己感受的做法在很多教育研究者眼裡會讓人非常心疼。因為這樣的孩子小小年紀就已經被迫忽略了自己的感受,被迫首先照顧別人的感受,他們已經開始逐漸失去自我,同時伴隨著害怕、擔心、焦慮等非常多對大腦發育造成嚴重影響的複雜情緒。

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會把那個最真實的自己丟掉而不自知,當有一天想要再找回自己時是多麼難;他們永遠都是先照顧周圍人的情緒和需要,自動忽略自己的情緒和需要,一輩子壓抑著自卑著委屈著成全別人犧牲自己;

期末考後,努力讓家變為能力提高的訓練場而非皮開肉綻的戰場!

他們永遠害怕在任何群體中被拋棄,極其缺乏安全感,活得低微而壓抑;他們永遠看著對方的臉色行事,不敢掙本是自己的更不敢搶被別人搶奪的,時時刻刻都是活得戰戰兢兢,焦慮萬分,心裡難以踏實,因為難以感受到自己,所以更難活得真正的快樂和幸福,更嚴重的是孩子的這種思維方式和情緒處理模式會對當前發育中的大腦造成損傷,大腦裡無法分泌更多有益的生長激素,無法讓積極的大腦突觸產生鏈接,無法分泌積極快樂的因子,也就無法讓大腦更有效地運轉,但這些都是能讓孩子們學習有可能變好的生理基礎。

期末考後,努力讓家變為能力提高的訓練場而非皮開肉綻的戰場!

如果父母知道了孩子之後的人生狀態以及對孩子成長本身造成的傷害,您還會一意孤行重複上面那些不正確的打開方式嗎?事實上很多父母根本難以想象自己孩子按現在的狀態持續成長十幾年後到底會過著怎樣一種生活,有些父母是想不到,有些則是不敢想,其實經常幻想下用現在的家庭教育方式教出來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子通常能讓教育者好好反思一下,驚嚇一下,害怕一下,甚至是涼氣倒吸一下,畢竟提早十幾年意識到並作改變和十幾年後真實發生相比能讓父母們少些內疚和自責。而現實中又會有多少父母會考慮這些呢?

期末考後,努力讓家變為能力提高的訓練場而非皮開肉綻的戰場!

具體做法的步驟:1、看到孩子回到家,先仔細觀察孩子的表情、行為、態度和平日有無異常,是躲閃立刻回到自己房間關上門,還是不敢和父母對視,還是會主動和父母說自己的成績;2、如果是前兩種有些迴避和躲閃行為,父母先按日常該做飯做飯,該看電視看電視,讓孩子先自己靜幾天,同時也儘可能邀請孩子和父母一起出去採辦年貨,為接下來的正式談話創造寬鬆條件,靜幾天是為了讓孩子自己也有機會和時間獨立思考和分析下試卷本身,畢竟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自己要負責;3、三五天後,挑一個家裡沒人比較安靜,陽光不錯的時間段,平時和孩子關係不錯的父母一方(這裡舉例用媽媽)邀請孩子和自己進行一次平等的溝通,當然此刻孩子的狀態也是放鬆的才好;

期末考後,努力讓家變為能力提高的訓練場而非皮開肉綻的戰場!

4、談話步驟:首先媽媽要主動表達對孩子感受的關注,比如:“成績也出來幾天了,媽媽也一直沒有問你考的怎麼樣,其實是想讓你有個思考分析的過程,那天你一進門媽媽看到你的臉色不大好,猜想著可能分數離你的預期有點差距吧,那你是不是感到有點失落,懊惱呢?”孩子聽完媽媽這樣說,他會感受到媽媽極大地照顧了自己的感受,也給予了自己一定的空間讓自己冷靜,這一步非常關鍵,所以一般情況下孩子會非常願意與媽媽聊關於這次考試他的經歷和想法,最起碼媽媽能聽到真話。而對於青春期前後的孩子能瞭解到真話也是非常不易的,其次聽完孩子的想法後,媽媽才能根據孩子的真實情況來和孩子具體討論解決學科上的問題,

期末考後,努力讓家變為能力提高的訓練場而非皮開肉綻的戰場!

關於這點另外我們再詳細聊,今天最想幫父母解決的就是孩子和父母雙方的前期情緒衝突問題,那通常對於很多家庭來說,這一步往往又是最難做到的。

但是隻有當父母和孩子雙方都先解決掉自己的情緒爆點之後,接下來的談話和學業方法上的提供,孩子才能接收到,也才有效果,所以各位爸爸媽媽們我們先把第一步做好吧。因為我們的目標是給予孩子成長中的幫助和支持,而並不是宣洩自己的情緒,畢竟宣洩完也未必能很好地解決問題或幫到孩子。所以家要成為孩子成長的訓練場,而不能成為懲罰孩子的庭審場或雙方暴力相對的戰場。家的功能是合作與支持。

期末考後,努力讓家變為能力提高的訓練場而非皮開肉綻的戰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