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員生存手冊(上)

文|劉春雄

業務員生存手冊(上)


1

生存定律

⦿定律 1:只要你有做營銷的強烈意志,即使你沒有任何營銷知識和技能,也能生存下去

《美軍生存手冊》開宗明義寫道:許多求生的案例表明,堅定、強烈的意志可以克服許多困難。有這樣一個案例:一個男子被困在沙漠裡 8 天,沒有水和食物,也沒有接受過任何生存技能的訓練,所以他沒有做對過一件事,可是他想活下去。靠著堅定的意志和信念,他活了下來。訓練、裝備,再加上求生意志,你就能征服遇到的一切障礙,就能生存。不管遇到什麼問題,“生存態度” 是極為重要的。對於各種問題和困難事先都要有所準備,不管是精神上的,還是實際上的,都可以為你以後採取 “習慣性行為” 準備。因為每當遇到緊急情況時,你是來不及學習甚至請教的。關於生存的知識和訓練會給你自信——生存態度,會讓你對任何突發事件有所準備,儘管你在當時可能沒有完全意識到。一個人若沒有積極的態度,在身處險境時很容易驚惶失措。


2

業績定律

⦿定律 2:普通業務員把客戶視為上帝,優秀業務員讓客戶把他當財神供起來

客戶之所以經銷或購買你的產品,是因為你能讓他的利益最大化。無論你如何小心伺候客戶,可能離客戶利益最大化的需求都相去甚遠。

要讓客戶明白:(1)讓你經銷我的產品,是給你賺錢的機會——我不是給你一個產品,而是送給你一個光明的未來;(2)我們要麼成為一個戰壕的戰友,要麼成為同行對手——你願意讓我成為你強勁的對手嗎?——如果你不經銷我的產品,你就會後悔。

如果你賣的是一枚雞蛋,那麼雞蛋不值多少錢。但是,如果你賣的是一個 “蛋生雞,雞生蛋” 的養殖事業,一枚雞蛋就值錢了——值錢的不是那枚雞蛋,而是你對雞蛋的獨特認知。

⦿定律 3:只要幫助客戶把產品賣出去了,你的產品也隨之賣出去了

業務員的任務不是解決你自己的問題,而是解決你的客戶的問題——因為客戶需要你,企業才需要你。

一名酒店老闆正為生意不好發愁,一名酒廠業務員恰好登門推銷,該老闆決定狠狠 “宰一刀” ,多收點進店費。哪知業務員根本不談推銷酒的事,話題一直圍繞著酒店的生意。老闆聽後大受啟發,立即擺酒席請教業務員。當然,產品進酒店的事不僅解決了,還因為酒店生意紅火擴大了產品銷量。

當業務員問我怎樣把產品賣給客戶時,我告訴他:“只要你幫助客戶把產品賣出去並賺了錢,你的產品就賣出去了。”當有人問我怎樣才能解決賒銷問題時,我同樣告訴他:“只要你幫助你的客戶解決了賒銷問題,客戶就會拿現金進你的貨。”

⦿定律 4:業績產生於機會,要做業績,先找機會

在眾所周知的領域拼個你死我活,固然也有業績,但代價太大,不值得。做業績,先要有足夠的洞察力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機會,這就是所謂的藍海。

做業績就像打仗攻城一樣,打開一個缺口,整座城池都是你的。而機會就是整座城池的缺口。

⦿定律 5:讓工作既能產生銷量,又能產生未來銷量,那麼你的業績才會讓人追不上

如果你腦子裡每天想的是如何完成當月的銷量任務,那麼你的工作可能是透支未來銷量,你只會走下坡路。

如果你做的是對銷量持續增長有貢獻的工作,每一項工作都能產生 “增量” ,每個月的銷量都會在上月銷量基礎上不斷遞增。

業務員生存手冊(上)


3

升職定律

⦿定律 6:選擇一個快速增長的公司,比選擇一個聲名顯赫的公司更重要

一個聲名顯赫的公司也許會按照 “職業生涯規劃” 按部就班地對你進行培訓,等到你歲月滄桑的時候也許能爬到一個不錯的位置。但在這樣的公司會有一個感覺:沒有任何人是不可或缺的,包括你自己。

一個千瘡百孔的企業或許對你求賢若渴,或許你不可替代。但請注意:除非你能掌控這家公司,否則,你挽救不了這家公司的命運。

一個快速成長的企業能夠不斷產生新職位,一個新職位通常能帶動 3~5 個人連環升職,因為每個升職的人都會空出原來的職位。有些人升職快並非他更能幹,而是有更多的職位等著新人去填補。在快速成長的企業,升職就如同駕著順風船,你的速度既藉助了風力也藉助了水流,企業的高速發展必然帶動你高速進步。

無論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只要沒有增長,你的升職就只有下列途徑:第一,上司退休——如果上司比你還年輕,你就更倒黴;第二,等待上司犯錯誤——上司可能比你還小心翼翼;第三,等待上司高升——上司可能比你還犯愁。

⦿定律 7:跟著一個快速升職的上司,你也能快速升職

要學會選擇上司。上司升職了,你才有機會接班。更重要的是,一個快速升職的上司一定有絕招。跟著上司耳聞目睹,也許你也能學幾招升職 “秘笈” 。畢竟,最重要的培訓是上司對你的同化。

⦿定律 8:最好不要用業績來證明自己的能力,要用影響力

聰明人只用業績來驗證自己的能力,而不是證明自己的能力。因為把能力變成業績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過程中還有很多不受能力控制的因素存在。

聰明人靠影響力獲得上司認同。什麼是影響力?就是你還沒幹,上司就認為你行。有的人還沒開始幹就坐上了重要位置,有的人業績出眾還是得不到重用,不要怨天尤人,這就是職場規則。

⦿定律 9:選擇有增長潛力的市場,比選擇好市場更重要

與選擇企業、上司同等重要的是選擇目標市場。啟動一個差市場不是一時半會的功夫,更何況企業老闆都有 “馬太效應” 的思維,越是好市場越支持,越是差市場越不支持。做一個本來就不錯的好市場,業績也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結果,說不定還會在同事中間形成 “巴結領導” 的印象。

最佳目標市場應該是 “有基礎,沒銷量” 的潛力市場,這樣的市場稍作努力就能出銷量。在 “業績才是硬道理” 的結果導向之下,上司不一定有耐心等待你去打基礎,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別人的基礎上去做銷量。

⦿定律 10:如果你多次跳槽還沒有解決職業生涯的問題,不妨試試 “跳行”

一個朋友在方便麵行業幹了十年,跳槽無數次,總是沒有提升,職業生涯陷入瓶頸。我對他的建議是:別再跳槽了,趕快跳行吧。哪個行業與十年前的方便麵行業相似,你就往哪個行業跳。後來,我介紹他進入一個行業,他剛一入行就驚呼:“太好做了,簡直到處都是機會。”每次召開銷售會議,別人都是講困難,只有他講機會,老闆喜歡的就是講機會的人,很快就受到重用。

⦿定律 11:如果你只會抓老鼠,充其量只是一隻好貓;如果你善於總結抓老鼠的經驗,就可以成為貓的領導

有些業務員業績很好,但讓他們總結為什麼做得好,比讓他 “生孩子” 還難,這樣的業務員只是一個優秀業務員而已。所謂領導,就是一個 “經驗批發商” ,把優秀業務員的經驗總結出來,然後全面推廣變成大家的經驗。領導與業務員的差別在於:業務員會解決問題,領導則善於總結經驗;業務員善於解決個別問題,領導則善於解決普遍問題。

⦿定律 12:三年不升職,要麼換市場,要麼跳槽

一個人對一個市場的激情不會超過三年,超過三年時間就會產生 “審美疲勞” ——對問題視而不見,被問題所同化。同樣,當你自認為對市場最瞭解的時候,卻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你在三年內都沒有解決的問題,不要指望以後能夠解決。

⦿定律 13:領導思維比業績更重要

業績不是升職的唯一要素,甚至不是升職的必要要素。升職最關鍵的是要有上司思維或老闆思維。業務員思維是:老闆給我多少錢,我就幹多少活。老闆思維是:你幹多少活,我就給你多少錢。如果你是員工思維,你將永遠是一名員工;如果你是老闆思維,你終將成為一名老闆。

業務員生存手冊(上)


4

成功定律

⦿定律 14:成功的機會屬於那些擁有 “永遠的正向思維” 的人

所謂正向思維,就是當大家看到困難的時候,你一定要看到機會。抓住了機會,困難可能就消失了。因此,成功的機會總是屬於那些擁有 “永遠的正向思維” 的人。我曾經問很多人:“好市場問題多還是差市場問題多?”有些人回答:“好市場銷量大,當然問題多。”我的回答是:“差市場的問題經常被拿來小題大做,以證明市場差是有原因的。所以差市場不是問題本身多,而是提出的問題多。當你去做市場時,你是從抓機會入手,還是從解決問題入手?”

⦿定律 15:如果你是個幸運的“倒黴蛋”,那麼你可能“被迫成功”

生物學家的研究已經證明:動物在遇到危險時,才能作出超出極限的發揮。生物學家的結論是:成功屬於 “倒黴蛋” 。如果你總是遭遇 “不幸” ,比如總是分到最差的市場,享受的政策總是最差,那麼,你在危急時刻超出正常能力的表現,可能使你不得不成功。因此,面對不幸,不要總是抱怨,而要說:“讓我遇到不幸,真是太幸運了。”

⦿定律 16:有效工作比勤奮工作更重要

聰明的業務員每天這樣問自己:“我今天的工作對銷量持續增長有貢獻嗎?”如果勤奮工作不能對銷量持續增長作貢獻,又有何用?很多人的勤奮只是因為做了太多無效的事。

人可以分為兩類:一類創造價值,另一類製造成本。勤奮工作也許只會製造成本,有效工作才會創造價值。對那些總是風塵僕僕地跑市場的業務員,只是“對中國交通事業作出了貢獻”,對企業卻是在製造成本。

⦿定律 17:擁有“常理”而不只是“常識”,才能讓你脫穎而出

常識是 “公共知識” ,“1+1=2” 就是常識。常識只是讓你成為正常人,不會產生競爭力。產品賣不動怎麼辦?降價、做廣告,只要是一個正常人都會這麼想,因為這是常識。如果營銷就是這麼簡單,營銷還是一門學問嗎?

常識會讓你走進 “合成謬誤” 的陷阱。最典型的合成謬誤就是 “豐收悖論” :一個農民豐收了,收入會增加,當所有農民都豐收時,價格會下降,收入可能反而下降。合成謬誤反映在營銷上就是:率先做鋪貨的人成功了,大家都跟進時只是找齊了;率先做終端的人成功了,大家跟風時只是增加了成本而已。你要成功,總得知道一點別人不知道的東西吧。

有效的營銷辦法往往是 “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這要靠 “常理” 的推導。比如,一般人認為 “消費者要買便宜的東西” ,這是常識,而常理卻是 “消費者要買佔便宜的東西” 。

⦿定律 18:如果你不能獨立完成任務,一定要學會搬救兵

搬救兵不丟人,完不成任務才丟人。《西遊記》中的妖怪,沒幾個是孫悟空打死的,每當孫悟空打不過妖怪時,他就騰雲駕霧搬救兵去了。當員工,要學孫悟空搬救兵的本事;當領導,要學觀世音在關鍵時刻出手當救兵。

誰是你的救兵?你的上司、同事,也可以是你的朋友、恩師。什麼時候搬救兵?一定要到最關鍵的時候。

⦿定律 19:如果你受過很多培訓仍然進步緩慢,不妨試試培訓別人

接受培訓固然能讓你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但培訓別人才能讓你成為巨人。接受培訓是效率最低的學習方式之一,而培訓別人才是效率最高的學習方式。

要讓別人聽明白,你必須比別人更明白。給聽眾一瓢,自己必須有一桶。為了在講臺上不出醜,你必須拼命查資料。還沒開講,你已經超越聽眾了。如果你想當領導,一定要先學會培訓別人。對於領導而言,培訓無處不在:開會是培訓,安排工作是培訓,檢查工作是培訓,總結是培訓。

⦿定律 20:每隔三年,全面升級知識結構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當一種做法被總結成經驗,那麼它已經或正在過時。看一看幾年前營銷界的風雲人物,還有幾個在風頭浪尖上?

隨時準備 “清零” ,快速更新自己的知識系統,是在營銷界 “永葆青春” 的不二法門。

⦿定律 21:職業生涯戰略,就是要做未來不後悔的事

戰略不是不關心現在,而是讓現實的事具有未來意義。如果你不知道現在應該做什麼,不妨採用倒推法,按照你對未來的期望,倒推現在應該做什麼。

業務員生存手冊(上)


5

職場定律

⦿定律 22:永遠不要說自己老東家和老上司的壞話,哪怕他們真的一無是處

人們不關心你與老東家和老上司的恩怨,但會關心你對待老東家和老上司的態度。如果你不斷說老東家和老上司的壞話,人們可能會想:“他們怎麼會瞎了眼找上你。”如果你對所有服務過的企業和上司都不滿意,人們可能還會想:“你怎麼這麼有眼無珠,總是找不到好企業?”

人性的弱點就是 “高估自己,低估別人” ,這是煩惱的根源。同時,人們還容易 “低估自己服務的企業” ,因為你更容易看到企業的陰暗面,而只看到其他企業的光明面。

⦿定律 23:永遠只給上司提供選擇題而不是問答題

上司之所以需要你,不是為了讓你給他出難題,而是為了讓你幫助解決難題。所以,千萬不要給上司提 “怎麼辦” 之類的問答題,即使要徵詢上司的意見,也要多提選擇題,表明你已經有選擇方案而不是一無所知。

⦿定律 24:最好不要發牢騷,即使提意見也要保持 “建設性心態”

很多企業的銷售會都變成了業務員的牢騷會,常見的牢騷不外乎:“對手的質量比我們好,對手的價錢比我們低,對手的政策比我們優惠,對手的廣告力度比我們大。”遇到這種牢騷,如果上司說“業務員的職責就是通過你的努力彌補產品的缺陷”,這已經夠寬容了。不客氣的話,他會這樣回答你:“如果產品、價格、廣告、政策都比對手好,還要你們幹什麼?”

牢騷是一種不健康心態,或者叫消極心態。上司通常喜歡以建設性心態面對問題的人,建設性心態就是“正視現實,立足於解決問題”。所以,遇到問題要多提建議,少發牢騷。

⦿定律 25:學會管理上司和總部職能部門

沒有老闆和上司的支持,你將一無所成。每個人的權限都是有限的,只有老闆的權限是無限的。很多業務員覺得老闆最 “摳門” ,其實老闆不怕花錢,而是怕花出去的錢收不回來,投入沒有產出。所以,向老闆和上司申請政策時要說:“該做的都做了,只要政策到位,市場立即啟動。”老闆看到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政策立即就給了。

每次召開銷售會議,職能部門總是眾矢之的。業務員的批評似乎情有可原:“老子在前方打仗,你們在後方享福也就罷了,還不斷使絆子。”其實,越是這樣,職能部門越是不會支持。

⦿定律 26:要綜合評價自己的收入,並不斷創造收入增長空間

GE 前總裁曾經說過,一個人的工作有兩項收入:一項是現在的收入,另一項是未來的收入。現在的收入是薪水,未來的收入是掙錢的本事。未來的收入比現實的收入更重要。

在基層崗位,收入的增長有極限,但當職務不斷提升時,收入的增長就沒有極限。從這個意義上講,收入的增長比收入本身更重要。

忠告:作為一名業務員,如果你不夠專業,應該足夠聰明;如果你不夠聰明,應該足夠謙虛;如果你不夠謙虛,應該足夠勤奮;如果連勤奮也不夠,就不要幹營銷。

賽尚品牌創意機構(簡稱賽尚)成立於中國品牌快速崛起的2007年。公司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中國的品牌崛起,特別專注於食品領域的品牌創意、設計、策劃。近年來成功服務消時樂,從品牌命名策劃、創意設計傳播等助力消時樂一年實現0-3億快速增長,被中國食品成長之星授予“年度傑出營銷案例”獎。賽尚也一躍成為全國知名品牌創意、策劃機構。

賽尚品牌創意機構不同於傳統智業公司和單純的品牌設計公司。賽尚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從消費洞察、場景創建、品牌創意(基於逆向創意,轉化公共認知為品牌認知) 、品牌命名(可註冊、可傳播) 、品牌設計(堅持原創:品牌形象識別系統、包裝設計、瓶型設計、空間設計、互聯網傳播設計) 、互動傳播(基於互聯網的傳播、互動、UGC等的設計、策劃內容生產、傳播造勢為品牌賦能) 、場景化落地(產品如何連接消費者,實現無人化推廣) 、精準招商、新營銷導入(打造樣板市場,終端快速爆量、實現規模化複製) 、戰略產品孵化(助力有思想企業家、有潛力品牌、產品早日躍升一線) 。

賽尚服務客戶均為一線和快速增長準一線品牌。賽尚品牌創意機構成立十年來,服務消時樂、統一企業、中沃實業、樂天、福森源、北大荒集團、完達山等,取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