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在黑板出題,學生思考再三寫下答案,爸爸看到拍手,媽媽攥拳

每一個做了爸爸媽媽的都想成為自己孩子心目中那個最好的爸爸媽媽,雖然爸爸媽媽每個人都在照料,教育孩子方面付出了非常多的精力跟時間,做出了很多犧牲,但對於孩子來說,在孩子的心目中也有自己的小主見,對於爸爸媽媽在自己心中的位置也有了自己的答案跟想法。不過每個孩子對此的理解都不太相同,如果真要讓孩子說出爸爸媽媽在自己看來是什麼樣的人,有些爸爸媽媽聽到肯定會有些小失落,因為不一定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老師在講臺的黑板上給學生們出了一道題,爸爸是什麼樣的人,媽媽是什麼樣的人,讓大家思考一下再給出答案,之後就請一位學生到黑板前寫出自己的答案。

老師在黑板出題,學生思考再三寫下答案,爸爸看到拍手,媽媽攥拳

這名女學生應該是還沒完全想好好,來到黑板上想了半天,可能這個問題她從沒有認真思考過,自己的爸爸媽媽到底是什麼人,自己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想法,女學生不由得有些撓頭。

老師在黑板出題,學生思考再三寫下答案,爸爸看到拍手,媽媽攥拳

她在黑板前站了好一會,思考再三,這名學生開始寫自己想了半天已經想好成形的答案,這次寫得一點都不猶豫,一筆一劃得寫得很果斷,很快。

老師在黑板出題,學生思考再三寫下答案,爸爸看到拍手,媽媽攥拳

心中有了答案,寫出來就是一蹴而就的事了,沒一會女學生就寫完了,寫完後,她又再次檢查了一下,看樣子自己比較滿意,隨後就走下講臺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就見這名女學生寫的答案是爸爸是大人,媽媽是小人,看到寫出的這個答案,老師很是無語,而下面同學們則鬨笑聲一片。

老師在黑板出題,學生思考再三寫下答案,爸爸看到拍手,媽媽攥拳

老師出題的初衷肯定不是想要這樣的答案,這名學生的寫出的答案確實讓人意外,也讓人感覺特別好笑,看來在孩子心裡對自己的媽媽意見很大啊,不然怎麼會想了這麼久想出的答案會是這樣的呢。

老師把答案拍了照片傳給了學生的爸爸媽媽看,他們看到後明顯兩個截然不同的反應,爸爸看到忍不住連連拍手哈哈大笑,感覺特別有趣,這個閨女沒白疼,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在媽媽之上,而媽媽則是攥緊拳頭,努力平撫自己的情緒,由此看來平時是媽媽管孩子的時間比較大,也比較嚴格所以孩子對媽媽有些意見,看來媽媽還是要再改變一下自己管教孩子的方式方法才可以了,不然孩子不領情,自己還比較累,何必呢?大家說是這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