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S自曝對不起二女兒,是因為……

小時候,我們總覺得被大人誇讚“乖巧又懂事”一定是好孩子。

長大後,才幡然醒悟,如果任性也可以贏得父母的關注和愛,何必小小年紀就學得那麼懂事?

最近,在綜藝《真相吧!花花萬物》中,小S自曝是個偏心的媽媽,沒有平衡好對三個女兒的愛,讓二女兒變成被忽視卻“最懂事”的孩子。

大女兒出生的時候,因為是頭胎,照著書精心養育;到二女兒出生時,完全變得大條,成為放養模式;三女兒的到來,成功吸引了關注,再次喚醒了她的母愛。

提到二女兒被忽視的原因,也是十分令人心寒。小S說:“我二女兒生出來就是一塊肉在那裡,不需要理她啊!”

小S自曝對不起二女兒,是因為……

因此,兒女養成了敏感、害羞、懂事的性格。一邊照顧著年幼的妹妹,一邊還謙讓年長的姐姐。

她一直出色地完成著小S交給她的任務:每晚睡前,都會按照小S的要求,給她倒兩杯溫偏熱的水,而且水溫剛剛好,放在床頭。

小S自曝對不起二女兒,是因為……

二女兒去參加兒童烹飪課,不光表現出色,還會記得帶回家一半的雞排給小S吃,十分貼心。

小S自曝對不起二女兒,是因為……

小S也曾反省自己對二女兒的冷落,錄視頻向她表達歉意。視頻中,小S拿著二女兒送她的手工賀卡,感動到流淚。

孩子在賀卡里寫道:“不管你老還是你年輕,你都很美,等你老了我會照顧你。”

三個孩子之間,媽媽很難做到最好,對此她深感愧疚。

小S自曝對不起二女兒,是因為……

孩子對父母的愛,往往都是無條件的,而父母總是喜歡給自己的愛加上籌碼。

為了獲得父母的關注和關愛,換來更多的稱讚和誇獎,孩子不得不滿足父母的各種要求,強迫自己成為父母所期待的樣子,放下自己的天真,變得“乖巧懂事”。

然而,懂事並不意味著委曲求全

懂事是既可以接受規則,遵守紀律,照顧周圍人的感受,同時也可以得體地表達自己恰當的需求和感受。

委曲求全是讓孩子在較小的年紀,過早地用成人世界的標準衡量和要求自己,為了得到認可,忽視表達自己的合理感受和需要,“催熟”自己活成了“小大人”。

韓劇《請回答1988》裡的德善,同樣是家裡排行老二,長期失寵的女兒。

生日跟姐姐很接近,多年來,父母一直委屈她,跟姐姐合併同一天過生日。

當兄妹三人都想吃煎蛋,而家裡只有兩個雞蛋時,母親把雞蛋給姐姐和弟弟吃,而只讓德善吃醃豆子。

小S自曝對不起二女兒,是因為……

一天,壓抑的她終於爆發了,哭著跑出家門。為什麼多年來,父母看不到她的妥協犧牲,而把她的懂事看成理所應當?她再也不想做懂事的女兒了。

“姐姐受寵,因為她是天之驕子,弟弟受寵,因為他是小孩,而夾在中間的我,難道就不值得被愛了嗎?”

小S自曝對不起二女兒,是因為……

太懂事的孩子,往往常被父母慣性忽視,又是十分缺愛的那個。

當別的孩子撒嬌耍潑,哭鬧著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時,“懂事”的孩子往往早已喪失了這種權利;

小小年紀,就在努力學著不表露自己的情緒,覺得只有自己變得乖一點,父母才會多愛Ta;

開始習慣性地討好大人,習慣性地接受“被安排”,被動選擇不拒絕別人,習慣性地逆來順受。

電影《奇蹟男孩》,女孩維婭的弟弟奧吉是一個先天面部畸形的小男孩,出生後一共做了27場手術,才勉強擁有呼吸、聽力、視力,但沒辦法擁有正常人的面容。

小S自曝對不起二女兒,是因為……

4歲前維婭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然而弟弟出生後,維婭變得異常堅強獨立。

她從來不需要父母給她講故事,也不需要父母督促她的學習,爸爸媽媽都說她是世界上最貼心的女兒,其實,她早早懂事地明白:這個家再也不能出事了。

小S自曝對不起二女兒,是因為……

維婭處處讓著弟弟,也非常地愛他。長期被忽視,她也是多麼渴望被父母關注。

“永遠圍著兒子轉,而不是女兒,我多麼希望她們也可以看看我,哪怕只有一次。”

過分懂事的孩子,童年被忽視,長大成人後,往往不知不覺形成“討好型人格”

《歡樂頌》的樊勝美,父親癱瘓,哥哥是個拖油瓶,辛辛苦苦打拼,家庭重擔壓在她一人肩上。母親每個月寧可問她要錢,也不願賣掉房子,更不會考慮她的感受。被重男輕女的家庭剝削得痛不欲生,卻始終不敢拋下家人不管。

小S自曝對不起二女兒,是因為……

《芳華》裡“活雷鋒”式的好人劉峰,終其一生,逃不出“討好型性格”的禁錮。

戰友結婚,為了給他省錢,自己買材料親手做了兩個沙發;抗洪搶險立功換來寶貴的軍事學院進修機會,因為有人更需要,他把名額拱手相讓……

小S自曝對不起二女兒,是因為……

抱了自己喜歡的女孩,受到誣陷,被髮配戰場。還是因為照顧戰友,最後自己落了身體殘疾。

他一生任勞任怨,低自尊地委屈自己成全別人,懂事地活在了“好人”模式裡。

習慣性地“懂事”,其實是討好型人格在作祟,討好實則來源於一個人的低自尊。

我們內心深處對自己的品質和價值不認可,認為自己不足夠好,不配得美好的人和事。

這種性格左右著思維與行動,潛意識裡制約我們的成功,降低對快樂的體驗,更容易抑鬱焦慮,如同畫地為牢。

培養孩子的獨立品質,擁抱真實的自我,遠比“懂事”重要!

家庭教育的可悲是讓孩子過早帶上太多不屬於童年世界的東西。父母的最大的失職是讓孩子成為了自己想要的樣式,而不是成為他自己。

無條件地愛你的孩子吧!而不是因為他“懂事”。

本文圖片皆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