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利多銷?這地GDP表現驚豔 土地流拍量全國第一

去年秋天,萬科季度例會會場四處懸掛著“活下去”的標語,房地產企業融資難的現狀,被赤裸裸地擺在了檯面上——行業領軍的萬科都在喊“活下去”,其他人怎麼辦?

很長一段時間,依靠著“拿地—預售—回款—再拿地”的模式,房地產成了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

可到了2018年,因為資金壓力,很多房地產企業在拿地上就卡住了步伐。結果,就連深圳的“豪宅地”也無人問津,北京土拍的流拍率甚至達到了10%。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發現,整個2018年,全國有1495宗土地流拍,比2017年增加了17.34%。

可是,土地流拍最多的城市,並不是北上廣深,而是西南地區一個三線城市——遵義。

遵義土地流拍數量全國第一

根據Wind數據統計,1495宗流拍的土地中,96個“一二三線”城市佔了1075宗。

薄利多銷?這地GDP表現驚豔 土地流拍量全國第一

2018年全國土地流標區域密度圖(數據來源:wind、高德地圖;每經記者張弩製圖)

其中,三線城市的土地流拍數量佔絕大多數,達到了741宗,流標率高達8.2%。也就是說,全國每10宗土地流標,就有5宗出現在三線城市。

薄利多銷?這地GDP表現驚豔 土地流拍量全國第一

96個“一二三線”城市土地拍賣情況(數據來源:Wind;每經記者張弩製圖)

三線城市中,貴州、山東、江蘇、福建四個區域的土地流標數量最大。

薄利多銷?這地GDP表現驚豔 土地流拍量全國第一

但再細分之後發現,所有三線城市流拍的741宗土地,貴州遵義貢獻了其中的17.13%,即127宗,這一數量在全國也是第一。

薄利多銷?這地GDP表現驚豔 土地流拍量全國第一

2018年全國土地流拍密度分佈(注:深紅色位置即是遵義)

薄利多銷?這地GDP表現驚豔 土地流拍量全國第一

數據來源:Wind(每經記者張弩製圖)

如此大規模的土地流拍,2018年遵義樓市到底發生了什麼?

"

經濟增速放緩,能否保住兩位數?

遵義是貴州省第二大城市,在2012年底到2017年底的5年中,遵義市GDP從1343.93億元增長到了2748.59億元,整整翻了一倍,這樣的經濟增速在全國也是名列前茅的。

薄利多銷?這地GDP表現驚豔 土地流拍量全國第一

數據來源:遵義市年度統計公報(每經記者張弩製圖)

那麼在這五年中,房地產投資做了多少貢獻呢?

2013年的時候,遵義的房地產開發投資迎來爆發式增長,當年這一板塊的增速高達85.8%,2014年增長32.5%,但在隨後的兩年,增速只有個位數。到了2017年,遵義房地產開發投資竟然出現了負增長,為-1.9%。

薄利多銷?這地GDP表現驚豔 土地流拍量全國第一

薄利多銷?這地GDP表現驚豔 土地流拍量全國第一

數據來源:2017年遵義市國民經濟及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不過,《2017年遵義市國民經濟及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給出了詳細解釋,這是由於辦公樓和商業營業用房投資大幅下滑導致的,而商品住宅的銷售面積還是處於21.9%的高速增長。因此,整個2017年,遵義的房價上漲得很快。

薄利多銷?這地GDP表現驚豔 土地流拍量全國第一

與很多地方過分依賴房地產相比,遵義在房地產投資下滑的情況下,整體經濟還能保持12%左右的增速,也說明其產業結構比較合理。

一份《2018年上半年城市GDP百強榜》顯示,遵義以11.2%的實際增速領跑全國,第二名則是省會貴陽。

可是,潛在的壓力在2018年第三季度終於顯現。根據遵義市統計局發佈的《全市前三季度經濟運行總體趨穩》報告:

" "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市地區生產總值(GDP)2237.3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0.1%,增速高於全國(6.7%)3.4個百分點,高於全省(9.0%)1.1個百分點。增速排全省第5位。

"

從2017年全年的12.1%,到2018年前三季度的10.1%,如果這一趨勢延續到第四季度,則意味著一年之內遵義的經濟增速將減少兩個百分點,甚至面臨著兩位數增長被打破的壓力。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2018年前三季度,遵義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了22.8%,比2015和2016年的增速還要高。

但是,2018年樓市降溫明顯,1-11月,遵義的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長僅有10.9%。

薄利多銷?這地GDP表現驚豔 土地流拍量全國第一

再回頭看看2018年遵義的土拍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2018年遵義土地供應數量突然增多,是2017的2倍多,是2015年的3倍。去年11月29日,遵義市國土資源局還一口氣拿出了35宗地塊。

雖然流拍數量多,但算下來,成交的數量也接近2017年的兩倍。

薄利多銷?這地GDP表現驚豔 土地流拍量全國第一

"

有茅臺還不夠嗎?

地不好賣,但還是使勁地賣。實際上,遵義是全國的一個縮影。儘管出現了近1500宗土地流拍,但2018年的地方賣地收入依然創下新高。

國家財政部數據顯示,2018年前11個月,全國土地出讓收入53362億元,同比增長28.9%,即便不算上12月,已經超過了2017年全國的土地出讓收入52059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此前,新城控股高級副總裁歐陽捷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地方政府太“貪心”是土地市場流拍增多的最根本原因。市場正在改變,但政府依舊老模式賣地,寧可流拍,也要不斷提高拍賣底價。

安居客首席分析師張波此前也告訴記者,大部分開發商融資難是個不爭的事實,房企在地塊的選擇上不會再“頭腦發熱”。

2018年7月底,新華社報道稱,有些地方用一線城市或某些地域更高房價進行比對,認為本地房價屬於價值窪地,比價心理助長調控“鬆口氣、歇歇腳”“讓房價再飛一會兒”的心態。

新華社報道指出,地方政府要從根本上調整經濟發展思路,放棄對土地財政的“飲鴆止渴”。

對於遵義的經濟來說,可以依託的產業並不算少,有茅臺酒,有紅色旅遊,而且“老乾媽”陶華碧也是遵義市湄潭縣人,老乾媽在遵義也有分公司。去年10月31日,總投資24.37億元的遵義茅臺機場正式首航,對當地旅遊業和酒業也是利好。

薄利多銷?這地GDP表現驚豔 土地流拍量全國第一

但是,也有人認為,遵義太過依賴茅臺了。據《貴州日報》報道,2017年,茅臺集團實現增加值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44%,對遵義市工業經濟貢獻率達47%以上,對遵義市地區生產總值貢獻率達22%以上;上繳稅金256億元,佔遵義市稅收總額的47.3%。

可是,2018年11月遵義市統計局的月度報告中,有一句話令人警醒:“消費品市場不容樂觀。”

薄利多銷?這地GDP表現驚豔 土地流拍量全國第一

報告指出,汽車、白酒兩大行業繼續放緩。汽車類零售額11月當月下降71.6%,累計下降5.0%;白酒類當月下降11.3%,累計增長0.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