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大湖青海湖,曾经不断缩小,最近却在扩大

青海湖既是我国第一大咸水湖,又我国第一大内陆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接下来进入科普时间,来看看青海湖近几十年来,其嬗变的面积大小。

青海湖身份信息

青海湖因地层断陷而形成,西北高东南低,湖中有海心山和三块石两个湖心岛,湖区东面自北向南分布着尕海、沙岛湖、海晏湾和耳海4个子湖。青海湖平均海拔为3200 m,湖面略呈“凸”形,东西长约109 km,南北宽约39.8 km,湖水呈弱碱性,pH值为9.23,含盐量为14.134 g/L。

我国第一大湖青海湖,曾经不断缩小,最近却在扩大

青海湖卫星照片

嬗变的面积大小

根据青海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公报,青海湖水位在3193.5m时,湖区水域面积为4294 km2,平均水深18.3 m,最大水深26.6 m。然而青海湖的面积不断变化,下图为1974-2016年青海湖面积变化情况。

从1974年4477km2缩减到2004年的4223km2,相比缩小了254km2,约为1974年的5.7%。

而后面积又开始了恢复,2016年达到4367km2,比2004年增加144km2。

我国第一大湖青海湖,曾经不断缩小,最近却在扩大

青海湖1974-2016年面积变化情况

青海湖面积变化的原因

为什么青海的面积如此嬗变呢?与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青海湖湖水多以降水补给为主,位于青藏高原上,在中纬度西风带内,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冬寒夏凉,多年平均气温-0.7℃, 呈南高北低的分布趋势;湖区降水多年平均值为319~395 mm, 雨量偏少,降水量由湖心向湖周山区递增;多年平均蒸发量约800~1100 mm。

我国第一大湖青海湖,曾经不断缩小,最近却在扩大

青海湖的沙岛

20世纪后半期,暖干是青海湖流域气候的主流,青海湖水位下降,面积呈缩减趋势。

进入21世纪后,2005-2015年年均降水量比1974-2004年增加了44.1 mm. 2000-2009年期间的年均降水量为395.9 mm. 2010-2015年,年均降水量持续增加,平均值为423.2 mm. 2012年7月累计降水量比多年同期均值增加50 %左右,直接导致同年8月青海湖面积明显扩张.2005-2015年的年均蒸发量比1987-2004年减少了158.5 mm

可见,降水量和蒸发量主导着青海湖的面积变化。


科普时间到这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喜欢就点个赞,鼓励一下作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