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只有一雙手,是抱你,還是養你,該如何選擇?

爸爸只有一雙手,是抱你,還是養你,該如何選擇?

西瓜視頻播出的原創觀察答題秀綜藝節目《考不好沒關係》中,01號爸爸吳俊,動情地說了一段話:

“在這裡,我只想對我的孩子和我的家庭說一句話:當我搬起了磚,我就沒有辦法抱你,當我抱起你,我就沒有辦法養你。”

這位爸爸,白天在房地產公司上班,5點鐘下班,就馬上趕到自己開的零食店繼續工作,基本上沒有時間陪伴孩子。說這句話的時候,他的眼睛有些溼潤,而坐在觀察區的他五六歲的女兒,則流下了眼淚。

爸爸只有一雙手,是抱你,還是養你,該如何選擇?

爸爸只有一雙手,是抱你,還是養你,該如何選擇?

爸爸只有一雙手,是抱你,還是養你,該如何選擇?

這位年輕爸爸的嘆息,可能會引起很多不能充分陪伴孩子的爸爸的共鳴,甚至,這句化用自經典電影《剪刀手愛德華》著名臺詞的話,可能會作為“爸爸不在家”的詩意解釋而大受歡迎。

不過,我還是想問一個問題:

為什麼這位爸爸,還有許許多多的爸爸,會認為“抱你”和“養你”是無法兩全的難題?它們果真無法兩全嗎?

“養不起”是錯誤的生活方式帶來的偽問題

說起養育孩子,很多不敢生的年輕夫妻會說“養不起”,已經有了孩子的家庭會說“養不起”,不想生二胎的家庭也會說“養不起”。

我並不認為每對夫妻都需要生孩子,也不認為生了一個的,都需要再去生第二個,生不生,生幾個,都是個人的自由選擇。我想討論是,所謂“現在養孩子成本太高了,真是養不起”,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是一個真正存在的問題。

養育一個或者兩個孩子,讓他們衣食周全、得到父母充足的陪伴、身心健康地長大,到底需要多少錢?

我想,這個數字,應該在絕大多數有正常勞動能力的成人父母的負擔能力之內。

而且我認為,如果孩子真的衣食不周,做父母的,絕對有責任去拼命工作,哪怕去工地搬磚,去拾荒,去不分晝夜地打兩份工三份工,哪怕吃飯睡覺的時間之外,都要投入勞動,根本無暇陪伴孩子——但是,身為人父人母,為了給孩子基本的衣食保障,我們都必須得這麼做。

但對絕大多數認為“養不起”孩子的中國家庭來說,導致這個難題的,都不是絕對的貧困,他們所說的“養”,也不是保證孩子衣食周全的“養”。

他們認為,要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需要給孩子吃高價的進口奶粉,從幾個月起,就送去高價的早教班,之後再送去各種興趣班、課外輔導班,在學校教育之外,再用錢,給孩子鋪起一條完整的課外學習之路——

這種養,“成本”確實遠遠超過供給孩子充足的衣食,而且如果你想努力地去把孩子養到“最好”,還會絕望地發現,這是個無底洞。

但很多焦慮的中國父母,卻瘋了一般地投入這個競賽,因為“別人都在這麼做”、“社會大環境就是如此”、“我不這麼做不行”,而根本不去考慮,如果這需要以犧牲孩子本該享受到的正常家庭生活為代價,到底是否值得。

所以,我認為,衣食之外的所有“養不起”,都是偽命題。

那麼,為什麼相當比例的中國家庭,會認真地相信,這個問題真的存在,並且認為“抱你”和“養你”無法兩全?

有人認為,原因在社會,“你看,全社會都如此,我有什麼辦法”?但我認為,真正讓人父母陷入“養不起”泥潭的,不是社會,而是個人生活方式的選擇,或者說育兒理念和育兒方式的選擇。

寫這篇文章時,我剛剛看完一本書,叫《鄉下人的悲歌》,作者是出身美國白人工人階級家庭,最後從耶魯大學法學院畢業,成為精英律師的J.D.萬斯,這本書,記錄的是他的整個成長過程,他想借這本書搞明白的是,窮人的生活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他在書中講到兩個細節,讓人印象深刻。

一個細節是,他中學時,在社區雜貨店做兼職,當收銀員,他發現了一個讓人不解的問題,買嬰幼兒奶粉的,大多是窮人,“難道富人家就沒有嬰兒嗎?”許多年之後,他明白了,富人家當然也有嬰兒,但他們更傾向於母乳餵養自己的孩子。

另一個細節是,大學時,為了籌集學費,他去一家地磚公司打工,那兒待遇相當不錯,而且有醫療保險。他的工友中,有一個19歲的小夥子,小夥子還一位懷孕的女友,為了照顧他,公司經理特別為那位女友安排了接電話的工作。但是萬斯發現,那位小夥子經常遲到,工作時間每天要上三四次廁所,每次半小時以上,而他的女友則經常逃班。最後的結局是,兩個人一起被解僱。小夥子很憤怒:“你怎麼能這樣對我?你不知道我有一個懷孕的女友嗎?”

這讓萬斯明白了兩件事,一是,很多人對努力工作並不真的“感冒”,“他認為自己對自己的生活掌控很少,總是想要責怪自己之外的任何人”,二是,“人們口中談論的勤奮與實際情況之間存在著矛盾。米德爾頓(他長大的地方,一個衰落的老工業區)的孩子們正是經受著這種矛盾,並在這種矛盾中掙扎。”

很多認為自己養不起孩子的中國家庭,很多認為“抱你”和“養你”無法兩全的中國父親,其實也在矛盾中掙扎。

一方面,他們很可能並沒有像自己認為的那樣,真的在勤奮工作,並且通過終身學習讓自己具備更高的賺錢能力;另一方面,他們又很可能放棄了更經濟、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轉而用不當的、負擔起來又困難的方式去生活,而且付出了遠遠高於金錢的代價——他們錯失了守護孩子的童年。

在這上面,我贊同《考不好沒關係》“考官”撒貝寧的說法,他安慰那位爸爸說,總有辦法的,我們一定有更好的辦法,在為家庭打拼的同時,也能“守護住孩子的童年”。

愛德華式爸爸,是半成品爸爸

“當我搬起了磚,我就沒有辦法抱你,當我抱起你,我就沒有辦法養你”,這句話,脫胎於蒂姆·波頓執導、約翰尼·德普主演、1990年上映的奇幻愛情片《剪刀手愛德華》中的一句經典臺詞,面對心愛的姑娘,有人類的心智,卻殘留一雙剪刀手的半成品機器人愛德華說:

“如果我拿著刀,我就不能擁抱你。如果我放下刀,我就不能保護你。”

劇中愛德華付出了不求回報的愛,卻因為一雙擁抱和保護不能兩全的剪刀手,永遠隱藏進了不為人知的角落,在那裡修剪他的植物、冰雪、和愛情。愛德華的難題,是命運的難題,其中還隱藏著些許不被理解的委屈。

爸爸只有一雙手,是抱你,還是養你,該如何選擇?

儘管一個是愛情故事,一個是家庭故事,但我想那位爸爸這句關於“抱你”“養你”無法兩全的愛德華式表述,很可能特別容易引起中國爸爸的共鳴。

然而,“抱你”和“養你”無法兩全,同樣也是無解的命運難題嗎?

在很多中國爸爸看來,可能是。因為在中國傳統的家庭觀念中,“養家”一向是父親的責任,無數中國父親都在無比勤奮地忠實履行這個責任,並且認為是因為負有這個莊嚴沉重的責任,才無法充分顧及家庭生活,無法陪伴孩子的童年。

這恐怕也是很多參加這檔以爸爸為主角的原創綜藝節目的爸爸,還有無數為了工作無法經常陪伴孩子的中國爸爸為自己缺席孩子的成長給出的理由。

但是,在同一期節目中,我們看到了完全不同的另一種可能。

在01號爸爸吳俊之前出場的15號爸爸楊可書,在廣西百色的一個瑤族村寨希望小學做鄉村教師,他幫助學校募集資金,建起了新式的教學樓,開設了初中班,從那所學校畢業的學生,已經有二十多位上了大學。說起這些,他驕傲且自豪。

但這不是重點,重要的是,他是一位倍感幸福的父親。他說,我沒有存款,但也是很幸福,因為有“兩個孩子”、有“美麗善良的太太”、“友好的家庭”、“尊敬我的學生”。他說這些的時候,滿臉幸福,臺下,他的妻子和兩個女兒開心地笑著——看到她們的笑容,你只會想到一個詞,笑靨如花。

爸爸只有一雙手,是抱你,還是養你,該如何選擇?

爸爸只有一雙手,是抱你,還是養你,該如何選擇?

這位並不富有的爸爸,在短短的一兩分鐘裡,特別生動地展示了中國父親的另一種完美的可能:做著自己熱愛的工作,有一個美滿的家庭,又有成就,又幸福。

這讓我想到一種可能:愛德華式的嘆息中,隱含著一個“半成品父親”的隱喻。

沒錯,愛德華是個半成品,他的難題,來自那雙殘留的剪刀手,而“養你”“抱你”無法兩全的父親,從做父親的意義上來說,其實也是這樣的“半成品”,他們無法完整地扮演一個父親的角色——既承擔父親的養家責任,也承擔父親的親情和親密關係功能。

為什麼有人能成為“完整的父親”,有人只能無奈地做“半成品父親”?我認為,這不是社會的難題,而是個人成長的難題。

一個人如何看待父親的角色和責任,如何定義自己想要的生活,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如何扮演父親這個角色、履行父親的職責。如果他認為無法兩全,只能說明,作為父親,他還不足夠成熟和勝任。

如何成為完整的父親?

那麼,如何避免養家和陪伴無法兩全,只能說對不起的困境,如何成為既能“養你”又能“抱你”的父親呢?

我想,兩難的愛德華式爸爸們,可能可以通過三個步驟做出改變:

第一,重新定義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想,如果不是對家庭和孩子完全沒有愛意,沒有一位父親會同意,無法陪伴孩子的生活,是理想的生活。同樣,也沒有一位父親,會發自內心地熱愛不停地賺錢,只為把孩子送去各種各樣的培訓班、補習班的育兒生活方式。

當發現自己陷入“爸爸只有一雙手”的難題,而孩子因為這個難題非常受傷的時候,也許正是尋求改變的最佳時機。

改變的第一步,就是鄭重地重新思考,你所說的“養得起”,要以犧牲對孩子的陪伴、犧牲孩子有父母陪伴的正常的、幸福的童年生活為代價,這個代價,是否太大,又是否值得?然後,重新定義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我看來,新的定義應該是——真正有品質的家庭生活。

有愛,有陪伴,有親密關係,有一家人好好說話,有一家人一起吃飯,孩子有安全感,父母有幸福感,孩子沒有父親不在場的缺失,父親沒有錯過孩子成長的遺憾,妻子沒有“守寡式育兒”的嘆息。

而且我堅定地認為,父母為孩子建設出這樣的家庭生活,比只管賺錢,然後花錢去為孩子堆砌所謂“不輸在起跑線上”的成長道路,會對孩子有益得多。

我想如果你能特別認真地對比一下《考不好沒關係》現場,那些不同生活狀態下的父親們的表情,還有他們的孩子各自的表情,你也會發自內心地認同這一點。

說實話,“抱你”“養你”無法兩全這樣理所當然的敷衍讓人憤怒,孩子們的淚水,讓人心疼。

第二,做“適度在場”的父親。

當然,我並不是要建議父親們放棄工作,迴歸家庭。這並不現實,

但在“不在場的父親”和“永遠在場的父親”之間,我們其實有一箇中間的選擇,就是做個“適度在場”的父親——保持正常的工作時間,正常上班、下班,回到家,扮演一個真正的父親角色,和孩子說說話,陪孩子玩玩,和妻子聊聊天,一家認認真真地每天生活在一起。

當然,對從事不同工作的爸爸來說,“正常的工作時間”可能有很大差異,有人工作之外時間較多,有人工作之外時間較短,但其實“在場”並不是純粹的時間問題,而是品質問題。

有人結束一天的工作,會全心全意地投入父親和丈夫的角色,建設和妻子、孩子的健康關係,關注一家人相處的質量,有人即便是人在“場”,也是“心不在焉”的狀態。後一種在場,其實和不在場並沒有差別。

我有一位朋友,已經是上市公司的董事長,他就曾經有一段工作壓力相當大、相當辛苦的時間,用他自己的話說,早晨孩子還沒醒,他就出門了,晚上孩子都睡了,他才到家。但是他的妻子和孩子,並未覺得家裡有一位消失的丈夫和父親,因為在工作之外的有限時間,他會真正“用心”地投入家庭生活,和妻兒溝通,一起享受家庭生活的樂趣,這樣的“在場”,時間雖短,品質卻極高。

第三,終身學習和成長。

如果我們在三十歲左右做爸爸,是不是生活從此“就這樣了”?對有些人來說,是;但對有些人來說,不是。

前面講到的那本《鄉下人的悲歌》中,作者J.D.萬斯還試圖弄明白一個問題:為什麼同樣出身於相對貧困的白人工人階級家庭,他的舅舅和阿姨,卻過上了富裕、自由、幸福的中產生活,而他的媽媽,卻成了統計學上的那個“失敗者”,婚姻失敗、耽於藥物濫用,一生一事無成?還有很多很多同樣境遇的人,有人的生活狀態不斷上升,有人卻一跌再跌?

他儘量用社會學的視角,去冷靜觀察,卻得到了一個讓人沮喪的結論:那些loser,很早就放棄了自己。

當然,他們有很多理由,諸如沒有良好的家庭環境,沒有成功的父母,沒有受過足夠好的教育,沒有遇到特別好的機會,等等等等。但萬斯用他自己的經歷,證明了另外一種可能:個體的發展,取決於自己的選擇以及你為這種選擇付出了多少努力。

如果你和《考不好沒關係》中這位01號爸爸一樣,困於“抱你”和“養你”無法兩全的難題,我推薦你看兩本書,一本是《鄉下人的悲歌》,一本是美國著名社會學家安妮特·拉魯的家庭社會學名著《不平等的童年:階級、種族和家庭生活》。這兩本,都是社會學著作,冷峻,但真實,也許可以幫助你看清楚,你無法擺脫的困境,到底是什麼。


這篇文章,我討論的主要是父親的困境和角色,其實我也想對和孩子一樣,被父親的不在場深深困擾的妻子和媽媽們說一句話:

養不起的問題,很多時候不是父親能力的問題,而是一個家庭生活方式選擇的問題,其中妻子的態度和選擇,也有著重要的影響。甚至可以說,是夫妻兩個人,共同造就了父親不在場的現實。

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抱怨“喪偶式育兒”的難題,而是思考如何更好地扮演妻子和母親的角色,和丈夫共同建設你理想中的家庭生活,既是為自己,也是為孩子。

最後,請原諒文章中可能的尖銳,我無意批評任何一位勤奮工作的父親,但希望可以通過不同角度的分析,提供一些或許有益的幫助。


真心爸媽(徐智明、高志宏):一對真實的爸爸媽媽,本科均畢業於北京大學,真心媽媽為中國傳媒大學博士。育有兩子,一個生於2002年,一個生於2006年。已出版育兒書《育兒基本:找到好方法,輕鬆做爸媽》及《育兒基本2:與孩子合作》。

我們在這個專欄中所分享的,都是自己親身經驗、思考所得,所有文章均為原創,歡迎轉發分享、評論、討論、提問。(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點擊下方鏈接,觀看《考不好 沒關係?》正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