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一個普通的豫南農村依舊猶如荒村,絲毫沒有過年的味道


2019年大年三十,豫南的一個普通農村,本應該熱鬧起來的村落依舊冷冷清清

村口池塘已經乾涸了好幾年,在村子的村民陸續搬離後,這口曾經在年關為村民養活大量年魚的池塘也失去往日的生機。雜草叢生,幾隻覓食的散養土雞低頭覓食

從村口望去,整個村落都被枯草爛葉覆蓋,毫無生機。幾年前的大年三十,這裡是進村的必經之路,人聲鼎沸,好不熱鬧。

村口的一戶人家大門緊鎖,從門縫中可以看見院子裡已經滿是雜草,沒有搬走或者用不到的物件已經腐蝕破舊。

好多年沒人住的紅磚瓦房,院牆已經倒塌,這座紅磚瓦房曾經是村子裡最好的一座紅磚瓦房。

院牆倒塌的無人居住的紅磚瓦房,早幾年的大年三十,這裡是三世同堂的熱鬧幸福的庭院,如今冷清破敗的令人生寒。

很多人都在鎮子上或者城市裡定居,就算是過年也不再回到村莊過年。城市化的發展造就了這樣的近乎荒村的村落。這一戶人家已經趕回來給老家的老房子貼上了對聯。

村子裡唯獨剩下的兩戶人家之一,有人住的地方門前還算乾淨。這戶人家也只有一個老父親在家,兒子早已在大城市定居,過年也不回,固執的老父親選擇一個人在村子獨自過年

曾經熱鬧繁華的村子加工房,稻穀脫皮,小麥成粉。現在米麵都可以直接在商店中夠買,曾經必不可少的加工房已經沒落,再也沒有了當年的熱鬧繁華。

村部小學的操場也已經承包給了木材商人,小學也已經沒有了生源

本以為過年會熱鬧起來的村子,沒想到在大年三十這一天依舊是冷清如荒村一般。發展是必然的,發展也帶來了一個又一個荒村和無法回去的故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