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檢察”如何全面協調充分發展?這次會議指明方向

四大检察”如何全面协调充分发展?这次会议指明方向

新時代,滿足人民群眾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新需求,檢察機關該如何作為?“四大檢察”如何實現全面協調充分發展?1月17日召開的全國檢察長會議指明瞭方向。

1

做優刑事檢察工作

突出專業化

四大检察”如何全面协调充分发展?这次会议指明方向

在檢察機關法律監督格局中,刑事檢察一直處於重要地位。新時代,如何向“更加好”努力?內設機構調整後,刑事檢察突出的就是專業化。

捕訴一體,捕與不捕是基礎,優質高效訴出是目標。一類刑事檢察業務,由一個機構、一個辦案組、一個主辦檢察官辦到底;同一案件的批捕、起訴,由同一名檢察官負責到底。最高檢將按照這樣的機制去部署、督導工作,一些省、市、縣檢察院的機構還要作適應性調整,組建起上下相對應的辦案機制。通過完善辦案機制,把捕訴一體在辦案質量和效率方面的優勢發揮出來,決定捕與不捕的時候就考慮訴,捕訴有機銜接。對於不捕不訴的複議,內部要有制約,由部內另一辦案組和檢察官負責,原則上都要由檢察長最終審批。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2018年刑事訴訟法修改的重點。要特別注重保障認罪認罰的自願性,保障當事人包括被害人的合法權益。如何讓量刑建議更加精準、符合案件實際和法律規定,對檢察機關是個考驗。檢察機關、檢察官要對法院以往判決的類似案件作個分析,從中掌握量刑的規律。個案辦理還要主動與審判長溝通,促進法律規定有效落實,助力人民群眾在新時代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

做強民事檢察工作

在“深”字上做文章

四大检察”如何全面协调充分发展?这次会议指明方向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審議最高檢民事訴訟和執行活動法律監督工作情況報告時指出,民事檢察工作力度還要加大,程序監督事項主要集中在超期辦案、送達瑕疵等一般性違法上,對深層次違法問題監督不夠。全國檢察機關要認真對照整改,既要全面履行民事監督職責,更要在“深”字上做文章。

最高檢要認真研究、總結、發佈指導性案例。針對民事再審檢察建議採納與否的問題,如果是檢察機關監督的質量問題,那就努力去提高。如果法院有錯不糾,那就跟進監督,上級院依法提出抗訴。要加大懲治虛假訴訟力度,總結虛假訴訟的特點和規律,主動與有關部門協作配合,探索建立聯合防範、發現和制裁機制。

各級檢察院都要用好“外腦”,充分發揮專家學者、律師、退休法官,有法律背景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作用,藉助他們的實踐經驗、專業知識、法律和政治智慧,促進提升檢察監督水平。

3

做實行政檢察工作

做到精準

四大检察”如何全面协调充分发展?这次会议指明方向

隨著全面依法治國深入推進,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需求已在行政案件中得到越來越多的體現。

現階段,行政檢察要圍繞行政訴訟監督展開,監督要做到精準,抓好典型性、引領性案件的監督,做一件成一件、成一件影響一片。要結合辦理的案件,認真分析行政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提出意見建議,促進依法行政。

要深入研究行政檢察的內涵與外延、職權配置與運行規律。行政檢察“一手託兩家”,既維護司法公正,又監督和促進依法行政,這是雙重責任!抗訴與否,如何提出檢察建議,考量的是檢察機關維護司法公正和政府公信的能力水平。要多與審判機關、行政機關溝通,爭取雙贏多贏共贏的效果。

4

做好公益訴訟檢察工作

加大力度

四大检察”如何全面协调充分发展?这次会议指明方向

2018年是檢察公益訴訟制度確立後的開局之年,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11.3萬多件,立案空白、訴前程序空白都已消滅。

當前,公益訴訟檢察工作仍然要加大力度,要探索檢察建議的落實有什麼標準?沒有完全落實怎麼解決?落實後的成效如何評估?能夠通過一個建議解決的,就不要同時或者先後以多個建議去解決。要從一開始就把可能出現的問題預防住,把規矩立起來。最高檢和省級院要認真總結,發現規律和問題,與法院和有關行政執法部門進一步加強銜接,完善頂層設計。

這項工作也有一個調結構的問題。2018年提起公益訴訟的案件中,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佔76.7%,行政公益訴訟佔18.2%,民事公益訴訟佔5.1%。從當下看,政府及其部門行政執法不到位導致的公共利益得不到有效維護、保障的問題更為突出,檢察監督、公益訴訟的重點應當在這個領域更加著力。各省級院要認真分析本地案件結構,有針對性加強指導,助推迎難而上,把擔當精神落到實處。

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確定的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的案件範圍,都有一個“等”字。各地可以結合實際,穩妥、積極去嘗試“等”外。穩妥,就是要層報省級院同意,省級院必要時可以向最高檢請示。積極,就是要努力去嘗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