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家電銷量出現下滑,什麼原因?

日本的企業經濟競爭力不強,是日本衰退的主要原因,這不是印鈔可以解決的!曾幾何時,佔據中國絕大部分市場的日本電器,幾乎銷聲匿跡了,從電腦、電視、洗衣機、冰箱到現在的手機等等。日本的汽車業也危機重重,很快也會沉淪的,安全性能在中國口碑不佳之外,中日關係緊張也是原因。

國產家電銷量出現下滑,什麼原因?

松下夏普鉅虧,東芝索尼財報數字欠佳,日本家電企業全面衰退時代是否已經到來?面對危機,眾多以家電著名的日本綜合電器企業目前的共同選擇是,走出家電,向醫療、新能源和社會基礎設施等方面轉型。它們能否成功轉型,走出危機,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從前在我們身邊到處可見的日本電器,人們把這些電器看作是高科技,高質量的化身。然而,隨著中國國產電器的崛起,日本電器在中國的市場被一點一點的蠶食,現在,你再去商場看看,數碼城看看,已經很難看到日本電器了。

日本電器的衰落,有著自身發展的原因,更有著產業升級的因素。當我們看到日本電器的衰退的時候,我們有沒有居安思危?我們有沒有問過自己,現在市場上幾乎全部都是國產電器品牌,可是,會不會有一天也出現衰退呢?

國產家電銷量出現下滑,什麼原因?

其實,這種問題已經出現了。從2018年開始,國內的電視機,洗衣機等家用電器出現了銷量下滑的情況。2018年3季度,中國家電市場同比下降了5.6%,而這個指標,在2018年的上半年,還是在9.7%的增長,2017年更是實現了11.9%的增長,在這個數據的背後,是中國家電銷量的整體萎縮。

市場規模的下滑,直接給國內知名電器生產企業帶來了利潤上的下降。海信電器的淨利潤同比下滑了9成,長虹、康佳的利潤下滑也非常明顯。其實,你細想,中國電器企業的支柱主要還是國內的市場,這幾十年經濟騰飛,老百姓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可是,電視、冰箱、洗衣機、空調這些相對較大的家用電器,早已普及到了每一個家庭。這些屬於是耐用型電器,你不可能經常更換,一個電視機再怎麼說也得用五六年吧。所以,這也說明了,國內市場不可能開拓出新的空間。該有的都有了,接下來就是等著誰家換新的了。

至於這些家電企業,他們也想要多元化發展,比如,格力生產了手機,還涉及了電動汽車,可是,手機怎麼樣?很少見有人用吧?電動汽車聽說也遇到了困境。還有TCL不也做手機了嗎?可後果呢?你跟華為和小米沒得競爭。

國產家電銷量出現下滑,什麼原因?

從前,中國的家電行業是解決有沒有的問題,現在,家電早已經普及了,消費者對家電的要求越來越苛刻。接下來的國內市場主要是以升級換代為主,如何在穩固住國內市場的同時再開發出新的市場,恐怕是擺在中國家電企業面前的重大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