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中年人,沒有夢想

90後中年人,沒有夢想

其實,我不太願意將90後和80後、70後,甚至00後作深度的對比,在每一個社會階段,都有良種馬和千里駒,當然免不了蠅營狗苟與邪惡小人。當你手捧保溫杯,不堪熬夜的時候,事實告訴你,90後已人到中年。

聯合國對於“青年”的定義為15-24週歲,掐指一算,1994年出生的人已經開始步入中年。人到中年是一個聽起來就扎心的詞語,他和肥胖、疾病、壓力捆綁在一起,令人焦頭爛額、神魂顛倒。

前一陣子,和同學李大毛聊天:喂,兄弟最近幹啥呢?李大毛在微信上慢吞吞地回覆:老子加了一個月班了,草!我問他朋友圈怎麼不見更新了,玩佛系青年呢?李大毛悻悻地說,老子再加班估計就直接昇仙了。我說啥意思,他說掛了。

90後中年人,沒有夢想

90後其實是有夢想的。她們的夢想是科學家、醫生或教師。這幾乎是官方標準答案,你能想象一個個擤著鼻涕,穿著大褲衩的小破孩能吐出什麼其他名詞嗎?上小學二年級那年,我的班主任李老師讓我們談談自己的夢想,那時教室內外牆上貼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名言警句。

李老師是一位中年婦女,臉若銀盆,怒目金剛。教室裡“科學家”“醫生”“教師”的稱呼震如天響。認知單薄,記憶潦草,那是我們能想到的大多數職業了,而且據說高大上。

我為了標新立異,站起來大喊“農民”,當然這也是實話。終於在教室裡傳出了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尖笑:“唉,羞羞羞,把臉摳……”我低著頭聽到了人潮的奚落。“沒出息!丟人,”李老師一個粉筆頭劃過漂亮的弧線彈在我的鼻尖,“下課!”

朋友說,沒有實現的夢想越有奮鬥的價值。我已經超越夢想了,應該高興吧。

90後中年人,沒有夢想

90後們又是沒有夢想的。那年電影《老男孩》風靡一時,歌詞中年說:當初的願望實現了嗎,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嗎?這是一個扎心的問句,似乎沒有人願意回答:什麼夢想不夢想,傻逼呀!掙錢才是最大的政治正確和夢想。

這句話足夠在理,擊退一切來犯之敵。朋友呂二狗30結婚,按照聯合國的標準已經是老年人了,他說自從買了房之後整個人都精神多了!我說難道是惡棍思春啦?他說房貸催人老,養娃催人早。呂二狗戲謔:自從結婚買房生娃,整個人都歡快多啦,腿也不疼了,走路都像公雞打鳴,倍兒歡實!

但是一次牙疼,差點閃了呂二狗的老腰,躺在病床上,他說他想到了死亡,我虎軀一震,脊背涼涼,這是一個聽起來遙遠的詞,卻清晰地觸手可及。90後中年老人,越過童年,直奔老年,歲月忽閃,淡明淡暗。

90後中年人,沒有夢想

每一個90後中年老人都在加速實現自己的夢想,他們是糾結的綜合體,不知道想要什麼卻又想要些什麼,安於現狀卻又不甘於現狀,他們中的大多數是:生而不羈的靈魂,註定以夢為馬,夢想還在實現途中。

一次下班坐地鐵,包過安檢口,安檢員叫住了我:“保溫杯!”正值夏日,拿著保溫杯和周圍的畫面確實難以匹配,我拿出杯子檢查。安檢員是個漂亮妹子,明眸皓齒,衝著我邪魅一笑,我羞怯難耐,這樣的畫風簡直不要太搞怪。

前些年吐槽黑豹樂隊鼓手趙明義的博文火了,說一箇中年謝頂的攝影師朋友,年輕時候玩過搖滾,前段時間去給黑豹樂隊拍照,回來甚是感慨,不可想象啊!不可想象啊!當年鐵漢一般的男人如今端著保溫杯向我走來!昔日的搖滾青年如今也走向了保健之路,人到中年保溫杯,枸杞難阻歲月催。

現在中年危機滾雪球般快速跌落,壓垮了90後中年老人身上。現在不熬夜是自我選擇,不喝酒是飯局標配,不抽菸是生活必須,除非必不可以,酒還是滾多遠就多遠。

90後中年人,沒有夢想

以前是你媽回家喊你傳秋褲了,現在不用喊早早地就自覺穿上了,恨不得套上大棉襖。不作自己,這是90後的自覺選擇,28歲那年我捧起保溫杯,感覺抓住了中年人的尾巴。

其實90後中年老人,活得未必都很喪,他們中的大多數知事明理,樂善好施,有責任擔當也有家國情懷,最近篇文章說,“垮掉”的90後,可能是中國心智最健全的一代人。

嗯,說的沒錯,被誇的感覺真好。他們中大多數人懂得獨立思考,懂得平等寬容,但是除了那些隔壁家的孩子和礦主家的孩子,因為他們總是在你失落或者高興的時候,被用來360度無縫隙打擊你。

其實不論他們是否實現了夢想,都不重要,因為在他們眼裡有激動時的熱淚,歡快時的興奮,迷茫時的豁達,委屈時的堅毅。他們是西去的獵手,刺破長風烈浪。

“大聖,此去欲何?”

“踏南天,碎凌霄。”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